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北師大語文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北師大語" />

北師大語文教案

時間:2021-12-11 13:04:22 教案

北師大語文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北師大語文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北師大語文教案

北師大語文教案1

  一、教材分析

  《信》是北師大版語文第六冊“書信”單元的一篇主體課文。這是一首兒童詩,作者通過替不同的對象寫信,表達了自己美好的心愿,同時也說明了信是連接人與人心靈的紐帶。詩的語言簡練優(yōu)美,是進行語言文字訓練的很好范本。

  二、學生分析

  本班學生語言和思維發(fā)展比較好,有良好的預習習慣,掌握一些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從學生的預習看,對于小詩的學習,孩子們知道應該從詩歌的韻律(押韻)、結(jié)構(gòu)(幾小節(jié),每小節(jié)的內(nèi)容)上去學習。而且也能夠根據(jù)詩的基本情感,進行有感情的朗讀練習。本文語言簡練,內(nèi)容比較淺顯,格式簡單,很受學生喜愛。

  三、教學目標:

  1.學會認讀生字詞“雛鳥、姹紫嫣紅”,理解詞義。

  2.理解詩意,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練習仿照課文編詩歌。

  4.幫助學生了解“書信”常識,使學生知道信是人真情實感的表露,是連接人與人心靈的紐帶,激發(fā)學生的寫信熱情。

  教學重點:

  1、學會認讀生字詞“雛鳥、姹紫嫣紅”,理解詞語的意思。

  2、理解詩意,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課前準備:

  1.學生預習,自學生字。

  2.課件。

  教學過程:

  (一)引入:

  板書課題:信

  看到這個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ㄕn堂預設(shè):給誰寫信?是誰寫的?寫了什么?為什么寫?)

  【針對課題引導學生質(zhì)疑,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習慣】

 ?。ǘW文:

  1.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走進課文去看一看。

 ?、?打開課本p112,自己讀全詩,注意把音讀準。

  ② 分小節(jié)指名讀,正音。

 ?、?擊掌識字(雛鳥、姹紫嫣紅、代替、航海、風平浪靜)。

  課堂預設(shè):

  雛鳥和姹紫嫣紅兩個詞語要引導學生去理解

  課堂生成舉例:

  師:“雛鳥”什么意思?

  生1:雛鳥就是幼小的鳥。

  師:你怎么知道的?

  生:書上說替“雛鳥給媽媽寫”,所以我想雛鳥就是小鳥。

  師:你能夠聯(lián)系上下文去理解詞語的意思,會學習。

  生2:我們每天做操,廣播操的名字叫做《雛鷹起飛》,雛鷹就是小鷹,所以我知道雛鳥就是小鳥。

  師:你是聯(lián)系實際生活去理解這個詞語的意思的。

  生3:(班里平時能力很弱的孩子,手里拿著預習本,照著讀到)雛鳥就是幼小的鳥。

 ?。ㄆ鋵嵲谂@個孩子的預習本時,我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他寫出的準確答案,也知道他是在媽媽的提示下查詞典,查到的。)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3半天沒反應過來,有可能是一時間沒有理解我問的意思吧。旁邊的同學著急了,說道:老師,我知道他是查詞典查的,我也是查的,跟他的答案一樣。

  師:瞧你們多會學習呀,懂得借助工具書,去理解詞語的意思呢!

  【理解詞語的過程,更多的是通過學生不同方法的理解,要滲透給學生理解詞語的方法。這些方法的習得遠遠比理解這個詞語本身,要更有價值?!?/p>

  課后反思改進:(對于“姹紫嫣紅”和“風平浪靜”的理解,可以更有語文味,與課文聯(lián)系更緊,這樣單位時間內(nèi)的效率會更高)

  *“姹紫嫣紅”:(課件出示精美的鮮花圖片)師:這樣的情景就叫“姹紫嫣紅”,你還懂得什么詞意思也一樣?邊讀邊想象畫面之美?!緩木W(wǎng)上下載精美的圖片,意在讓學生直觀地感受詞義。進行換詞訓練,可以積累一些近義詞,豐富詞匯?!?/p>

北師大語文教案2

  教學目標:

  1、練習寫字,比較字形相近的字,并能口頭組詞;

  2、學習靈活運用詞語,并能給詞語分類;

  3、練習補充句子;

  4、閱讀練習,使學生養(yǎng)成勤動腦、勤動手的好習慣,培養(yǎng)熱愛科學的精神。

  5、收集圖片并介紹,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審美情趣。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準備:

  學生收集自己喜歡的圖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描一描,寫一寫。

  1、 指導學生讀題,弄清要求。

  2、 出示“找”字,練習書空。(注意“找”字后寫“點”。)

  3、 觀察“找”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描一描。

  4、 學生練習寫“找”字。

  二、 比一比,再組詞。

  1、指導學生讀題,弄清要求。

  2、出示“渴”和“喝”,比一比,它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3、抽學生口頭組詞。

  4、學生分小組自己學習“烏”和“鳥”、“外”和“處”。

  5、學生在全班交流。

  三、 選詞填空。

  1、 指導學生讀題,弄清要求。

  2、 比較“怎么”和“什么”的意思。

  3、 出示句子,填空,再讀一讀句子。觀察每個句子的后面都用的是什么標點符號?再讀一讀句子。

  第二課時

  一、 照樣子,說一說。

  1、 指導學生讀題,弄清要求。

  2、 讀例句,說說誰在干什么?

  3、 指導完成補充句子,再讀一讀句子。

  4、 分小組將自己補充的句子讀給同學聽聽。

  二、 讀一讀,做一做,說一說。

  1、 指導學生讀題,弄清要求。

  2、 老師范讀課文,學生認真聽。

  3、 學生自己讀短文,標出自然段。遇到不認識的字,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解決。

  4、 同桌互相讀讀課文,正音。

  5、 全班齊讀課文,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6、 做一做:自己試著做一個太陽鐘,并向同學們介紹是怎么做的。

  第三課時

  一、 將下列詞語分分組。

  1、指導學生讀題,弄清要求。

  2、讀讀有哪些詞語,想想它們指的是什么?

  3、 它們哪些詞語是一類的?找出來填在括號里。再讀一讀。

  二、 找一張你喜歡的圖片,想同學們介紹一下圖片的內(nèi)容。

  1、 看圖,聽聽冬冬和丁丁的介紹。

  2、 拿出自己準備的圖片,向同桌的同學介紹圖片的內(nèi)容,你為什么這它?

  3、 抽生全班交流。

  4、 送給大家一把金鑰匙:收集圖片不但有趣,還能增長許多課外知識呢!

  三、 老師總結(jié),完成作業(yè)。

北師大語文教案3

  教學目標

  1、學習本文從“形象、意境、藝術(shù)特色”等方面來賞析詩歌。

  2、詩文賞析學會運用敘述與議論相結(jié)合的表達方式。

  3、通過閱讀與品味深入領(lǐng)會文本,初步掌握詩歌賞析文的一般寫法,在語言學習和鑒賞能力獲得同步發(fā)展。

  說明:

  詩歌通常是言有盡而意無窮的,對詩歌的鑒賞實際就是從文本出發(fā)去探求隱藏在文本背后的詩意的過程。本文賞析先從解讀詩歌的常識開始,利用想象再現(xiàn)詩人描繪的畫面,感受詩中的形象,把畫面中詩人沒有直接寫到的部分補充出來。再利用背景資料,進而理解詩歌的內(nèi)容,把握詩歌的意境,領(lǐng)會畫面背后深遠的意蘊。重點是學習第四節(jié)細致地賞析方法,這是作者賞析文字中最見功夫的部分。教材的示范,旨在通過閱讀探討、思考對話等過程與方法指導學生把握內(nèi)容,初步掌握詩歌賞析文的一般寫法。

  針對本詩歌的藝術(shù)特色,作者抓住詩中的意象和文字,進行對比、聯(lián)想,點染、放大,運用電影術(shù)語進行細致入微的賞析,在閱讀中需要用心體會的。

  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找文中關(guān)鍵句理清作者賞析詩歌的基本思路。

  2、難點:深入文本,在對具體段落、詞句的品讀中,體會作者抓住詩中的意象和文字,運用電影術(shù)語,通過對比、聯(lián)想,點染、放大等方法作細致入微的賞析。

  說明:

  本文篇幅較長,針對九年級的認知水平,教學過程中帶領(lǐng)學生解讀文本、抓關(guān)鍵句從整體上感知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賞析的,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還是不難的,教學中需要給學生閱讀思考活動的時空、同時讓他們在對具體文字段落的品味感悟中加深理解,體會作者評析的深刻之處。

  本文難就難在作者細致的評析詩人藝術(shù)匠心上:抓住詩中的意象和文字,運用電影術(shù)語進行對比、聯(lián)想,點染、放大等方法作細致入微的賞析,這種專業(yè)的評析距離學生較遠。希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緊扣文本讀懂內(nèi)容并進而學得其法。

  思路點撥

  通過預習柳宗元的簡介,可以更好的理解文中背景資料的作用。通過抓關(guān)鍵句,理清文本的行文思路。通過圈劃、交流和歸納,初步掌握詩歌賞析文的一般寫法;然后指導學生仿寫,學習并運用敘述與議論相結(jié)合的表達方式,提高鑒賞能力。

  練習舉隅

  1、對作者信息的質(zhì)疑:吳小如確切是“當代文學評論家”?(著名文史學者)

  2、作者說這樣一個“幽靜寒冷的境地”,是柳宗元“創(chuàng)造出來的一個幻想境界”。并且說這也“反映了詩人思想感情上比較嚴重的局限”。這樣一個“寒江獨釣”的情境真是幻像嗎?“嚴重的局限”是指什么?(這兩個問題可以見仁見智,不必設(shè)置“標準答案”。最好能夠激發(fā)學生獨立思考,甚至對作者的某些觀點提出質(zhì)疑和商榷都是值得肯定的。)

  3、文中的哪些分析和想象給你一種“茅塞頓開”的印象?

  4、在分析“獨釣寒江雪”一句時,作者的筆觸很細膩,你還能提供更好的理解嗎?

 ?。ā蔼氠灪笨梢哉f是全詩的“詩眼”,是詩人畫龍點睛的神來之筆。我們首先會產(chǎn)生一個疑問:難道“雪”是可“釣”的嗎?按說這并不符合生活常識,但卻符合詩歌語言的“反常性”,甚至成就了這首詩的靈性和美感。試想,這么一個漁翁坐在一片白茫茫的雪的世界里,當然是為了釣魚——釣魚是他的生活必需,但是,為什么在詩人的眼里卻成了“獨釣寒江雪”呢?我們只能說,此時此刻,這個漁翁已經(jīng)不是事實存在的那個漁翁,而成了詩人心目中、理想中的一個“意象”,一個“符號”。這個符號,已經(jīng)傾注了詩人此時此刻的主觀情感,所以,在詩人看來,漁翁所釣之魚是不存在的,讓他牽腸掛肚的,是這滿山滿江滿眼滿心的大雪。雪是潔白的,掩蓋了這個世界的所有蕪穢和黑暗,而這個漁翁在此孤獨垂釣,不正應了屈原所說的“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的絕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孤絕、高潔的理想人格嗎?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論詞,標舉“境界說”,并且指出:有有我之境,有無我之境。如果說這首詩的前三句都是“無我之境”,那么“獨釣寒江雪”一句,就注入了詩人的主觀情感,所以,本來與己無關(guān)的漁翁也“著我之色彩”,這是地道的“有我之境”。當我們讀到這一句時,現(xiàn)實世界便被理想世界所取代,那個“雪”字彌合了詩人、漁翁、讀者之間的距離,使我們在一剎那間,蕩滌了世俗的一切雜念,進入到了一種超越功利的審美境界。)

  《江雪》課堂實錄

  一、寒江獨釣圖

  師:“蓑笠翁”(板書)怎么念?什么意思?

  生:蓑是蓑衣、笠是斗笠?!八蝮椅獭本褪桥?、戴著笠的老漁翁。

  師:蓑衣斗笠有什么用呢?

  生:是用來遮雨遮雪的。

  師:見過蓑笠嗎?

  生:(齊)沒有。

  師:蓑衣斗笠在現(xiàn)代生活中已經(jīng)消失了,但在詩歌中它作為一種古老的文化與生活方式卻給我們獨特的感受?,F(xiàn)在,我們一起來欣賞那位披著蓑、戴著笠的老漁翁。漁翁在哪里?請結(jié)合詩中語句加以解說。

  生1:在船上。

  生2:在孤單的船上(孤舟)。

  生3:在江面上,從?!昂比齻€字中看出的。

  生4:在烏飛不到的地方,在人的腳印消失的地方。

  生5:不是鳥飛不到,而是雪太大,小鳥都躲在巢里不出來了;“萬徑人蹤滅”也是說雪太大了大家都不出來,因此,雪地里就沒有了腳印。(學生紛紛表示贊同)

  師:不錯。那么這么冷的天,連鳥兒都不出來,這個老翁跑出來干什么呀?

  生1:釣魚。

  生2:能釣到嗎?

  生1: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生笑)

  生3:釣雪。因為詩歌的原句就這樣寫——“獨釣寒江雪”。

  生4:不對!這句話應該是說“在大雪紛飛的寒冷的江上獨自釣魚”。

  師:不管釣什么,我們可以肯定的是老翁在?!搬灐保ò鍟?,而且是——

  生:“獨”釣(齊聲)。

  師:大家對這個“獨”字怎么理解?

  生1:應該是孤獨,因為沒有人釣,只有他一個人在釣。

  生2:不僅孤獨,還有一股傲氣與清高。這么大冷天,誰都不愿意釣,但他卻獨自來釣。

  生3:應該是特立獨行,因為他一個人來釣很獨特,他是故意要來釣的。

  生4:我覺得應該是孤苦,因為沒有人會無緣無故在這樣的天氣來釣魚。他可能是為了生計而釣,或者是為了逃離別人而來到這個安靜的地方。

  生5:我覺得是孤芳自賞,因為讀詩歌時,沒覺得釣魚翁很苦或孤獨,也看不出他是否特意來釣,而是覺得他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雖然無人理解,但他自己卻好像很愿意在那里釣,而且好像不需要別人理解,他自己能理解自己就行了,而且很自在的樣子。

  師:是的,大家理解得都很有道理。老師也有剛才這位同學的感受,詩歌中的老翁也許由于什么原因,他覺得別人理解不了他,就干脆不要別人來理解了。

  師:古人說,好詩經(jīng)常有個特點:“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备鶕?jù)剛才大家的賞析,哪位同學描繪一下自己在讀這首詩時看到了一個怎樣的畫面?

  生1:座座山峰,看不見飛鳥的形影;條條小路,也都沒有人們的足跡。整個大地覆蓋著茫茫白雪,一個穿著蓑衣、戴著笠的老漁翁,乘著一葉孤舟,在寒江上獨自垂釣。這是一幅多么生動的寒江獨釣圖??!

  生2:千山萬嶺不見飛鳥的蹤影,千路萬徑不見行人的足跡。一葉孤舟上,一位身披蓑衣頭戴斗笠的漁翁,默默地在漫天風雪中垂釣。

  生3:我看到的是寂寞江雪圖。連綿的群山連個鳥也沒有,千萬條的路沒人走,江面上有一葉孤舟,有一個披蓑衣戴笠帽的老頭,獨自在釣魚,此刻天寒得很,江面的雪花在飄落。

  生4:我看到的是一幅孤芳自賞圖。漫天大雪覆蓋了千山萬徑,天地之間迷蒙一片,鳥不飛,人不行。在這寧靜幽獨的環(huán)境里,穿蓑戴笠的漁翁獨坐舟中,垂著魚竿悠閑地釣魚,忘記了塵世中的一切憂傷和悲痛。

  二、詩人心境圖

  師:假如把同學們剛才所說的文字畫成一幅畫,畫面的中心應該畫什么?

  生:(雜聲)蓑笠翁。垂釣者。

  師:蓑笠翁到底是指誰呢?在文字的背后總是隱藏著一個人。

  生:這首詩歌是作者被貶到永州時寫的,所以可能指作者自己。

  師:讓我們了解一下作者吧。(教師發(fā)放作者生平資料)從柳宗元的生平中,我們是否會讀到更多的東西甲結(jié)合資料與詩歌,說說?!傍B飛絕”“人蹤滅”這樣的環(huán)境,僅僅是指自然環(huán)境嗎?

  生1:有可能指政治環(huán)境。仕途的落寞與改革之路的絕滅。

  生2:還可以指身世環(huán)境。文中說是作者身世坎坷、命運多舛、晚年生活凄慘的人生之路。

  生3:也可以是社會環(huán)境。當時社會混亂,朝廷腐敗,他不但不被別人理解,還遭到誹謗。

  師:好!有這么多的理解。請問:你站在作者的角度,結(jié)合詩歌說說作者為什么要寫一個在天寒地凍的環(huán)境中垂釣的漁翁呢?他要表達些什么呢?

  生1:作者有一種冷眼看世事的清高和孤獨。這是由于作者仕途的失敗與寂寞造成的,但他又不想與腐朽的政治同流合污。所以他很孤單,他要保持人生的理想,決不向現(xiàn)實低頭。

  生2:結(jié)合材料可知,作者與外面世界隔絕的自我孤閉,是由他的仕途很不順利造成的。

  生3:詩歌寫出了老漁翁不怕天冷,不怕雪大,忘掉一切,悠閑專心地垂釣。從材料中,可看出作者即使沒有任何人理解自己,即使現(xiàn)實社會實現(xiàn)不了自己的理想,他也要在孤獨中堅持自己的信仰。一個寒冷寂靜的環(huán)境,形體雖孤獨,性格卻顯得清高孤傲。他在孤芳自賞。

  生4:這里作者的孤苦是他壯志難酬的苦悶。因為政治斗爭太黑暗,改革失敗后他既逃避又抗爭,有一種很復雜的心態(tài),他沒有像陶淵明一樣完全脫離社會。

  師:很好。背景的無限廣闊,環(huán)境中了無的生命氣息,白茫茫雪的世界,作者在纖塵不染的世界里孤芳自賞??陀^世界的寒冷更襯托出了精神世界的孤傲。除了孤獨,作者還有一種心情是——寒(板書)——這僅僅是自然環(huán)境之寒冷嗎?

  生1:也是社會環(huán)境、政治改革的失敗令他心灰意冷。

  生2:他命運多舛,身世凄冷。

  生3:他的人生抱負與志向不被人理解,是一種徹骨的寒心之冷。

  三、寄語柳宗元

  師:最后讓我們對柳宗元或者對自己說幾句話吧,或勸慰或自嘲或激勵,或知音般的噓寒問暖,都行。

  生1:柳宗元,從《江雪》中,我讀出了你有大江東去浪淘盡般的人生幻滅感,讀出了你有西北望千山可憐無數(shù)山的無奈。

  生2:柳宗元,從《江雪》中,我讀出了你有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潔與孤傲,讀出了在“高處不勝寒”的江面上你有壯志難酬的苦悶。我也知道了怎樣不讓自己在困難面前趴下。

  生3:柳宗元,從《江雪》中,我還讀出了你有屈原般世人皆醉我獨醒的孤憤。你在不被人理解中獨釣,你在絕望中垂釣希望。因此我知道了如何珍惜自己所處的幸運時代。

  師:(結(jié)語)也許我們從《江雪》中可以讀出更多的東西,也許我們永遠也不能完全讀懂柳宗元的《江雪》,還是讓我們隨著閱歷的豐富永遠走在理解這首詩歌的路途中吧!

  《江雪》詩歌鑒賞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這是一首押仄韻的五言絕句,是柳宗元的代表作之一。大約作于他謫居永州(今湖南零陵)期間。

  柳宗元被貶到永州之后,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和壓抑,于是,他就借描寫山水景物,借歌詠隱居在山水之間的漁翁,來寄托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發(fā)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悶苦惱。因此,柳宗元筆下的山水詩有個顯著的特點,那

  就是把客觀境界寫得比較幽僻,而詩人的主觀的心情則顯得比較寂寞,甚至有時不免過于孤獨,過于冷清,不帶一點人間煙火氣。這顯然同他一生的遭遇和他整個的思想感情的發(fā)展變化是分不開的。

  這首《江雪》正是這樣。詩人只用了二十個字,就把我們帶到一個幽靜寒冷的境地。呈現(xiàn)在讀者眼前的,是這樣一幅圖畫:在下著大雪的江面上,一葉小舟,一個老漁翁,獨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釣。詩人向讀者展示的,是這樣一些內(nèi)容:天地之間是如此純潔而寂靜,一塵不染,萬籟無聲;漁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漁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其實,這正是柳宗元由于憎恨當時那個一天天在走下坡路的唐代社會而創(chuàng)造出來的一個幻想境界,比起陶淵明《桃花源記》里的人物,恐怕還要顯得虛無縹緲,遠離塵世。詩人所要具體描寫的本極簡單,不過是一條小船,一個穿蓑衣戴笠帽的老漁翁,在大雪的江面上釣魚,如此而已。可是,為了突出主要的描寫對象,詩人不惜用一半篇幅去描寫它的背景,而且使這個背景盡量廣大寥廓,幾乎到了浩瀚無邊的程度。背景越廣大,主要的描寫對象就越顯得突出。首先,詩人用“千山”、“萬徑”這兩個詞,目的是為了給下面兩句的“孤舟”和“獨釣”的畫面作陪襯。沒有“千”、“萬”兩字,下面的“孤”、“獨”兩字也就平淡無奇,沒有什么感染力了。其次,山上的鳥飛,路上的人蹤,這本來是極平常的事,也是最一般化的形象。可是,詩人卻把它們放在“千山”、“萬徑”的下面,再加上一個“絕”和一個“滅”字,這就把最常見的、最一般化的動態(tài),一下子給變成極端的寂靜、絕對的沉默,形成一種不平常的景象。因此,下面兩句原來是屬于靜態(tài)的描寫,由于擺在這種絕對幽靜、絕對沉寂的背景之下,倒反而顯得玲瓏剔透,有了生氣,在畫面上浮動起來、活躍起來了。也可以這樣說,前兩句本來是陪襯的遠景,照一般理解,只要勾勒個輪廓也就可以了,不必費很大氣力去精雕細刻。可是,詩人卻恰好不這樣處理。這好象拍電影,用放大了多少倍的特寫鏡頭,把屬于背景范圍的每一個角落都交代得、反映得一清二楚。寫得越具體細致,就越顯得概括夸張。而后面的兩句,本來是詩人有心要突出描寫的對象,結(jié)果卻使用了遠距離的鏡頭,反而把它縮小了多少倍,給讀者一種空靈剔透、可見而不可即的感覺。只有這樣寫,才能表達作者所迫切希望展示給讀者的那種擺脫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至于這種遠距離感覺的形成,主要是作者把一個“雪”字放在全詩的最末尾,并且同“江”字連起來所產(chǎn)生的效果。

  在這首詩里,籠罩一切、包羅一切的東西是雪、山上是雪,路上也是雪,而且“千山”、“萬徑”都是雪,才使得“鳥飛絕”、“人蹤滅”。就連船篷上,漁翁的蓑笠上,當然也都是雪。可是作者并沒有把這些景物同“雪”明顯地聯(lián)系在一起。相反,在這個畫面里,只有江,只有江心。江,當然不會存雪,不會被雪蓋住,而且即使雪下到江里,也立刻會變成水。然而作者卻偏偏用了“寒江雪”三個字,把“江”和“雪”這兩個關(guān)系最遠的形象聯(lián)系到一起,這就給人以一種比較空蒙、比較遙遠、比較縮小了的感覺,這就形成了遠距離的鏡頭。這就使得詩中主要描寫的對象更集中、更靈巧、更突出。因為連江里都仿佛下滿了雪,連不存雪的地方都充滿了雪,這就把雪下得又大又密、又濃又厚的情形完全寫出來了,把水天不分、上下蒼茫一片的氣氛也完全烘托出來了。至于上面再用一個“寒”字,固然是為了點明氣候;但詩人的主觀意圖卻是在想不動聲色地寫出漁翁的精神世界。試想,在這樣一個寒冷寂靜的環(huán)境里,那個老漁翁竟然不怕天冷,不怕雪大,忘掉了一切,專心地釣魚,形體雖然孤獨,性格卻顯得清高孤傲,甚至有點凜然不可侵犯似的。這個被幻化了的、美化了的漁翁形象,實際正是柳宗元本人的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寫照。由此可見,這“寒江雪”三字正是“畫龍點睛”之筆,它把全詩前后兩部分有機地聯(lián)系起來,不但形成了一幅凝煉概括的圖景,也塑造了漁翁完整突出的形象。

  用具體而細致的手法來摹寫背景,用遠距離畫面來描寫主要形象;精雕細琢和極度的夸張概括,錯綜地統(tǒng)一在一首詩里,是這首山水小詩獨有的藝術(shù)特色。

北師大語文教案4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科學家假想黃河象化石來歷的依據(jù),培養(yǎng)邏輯思維能力和探索科學知識的興趣。

  理清課文敘述順序,理解各段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體會科學家推理的條理和嚴密。

  練習創(chuàng)造性地復述課文。

  教學重點: 科學家假想黃河象化石來歷的內(nèi)容及其假想的依據(jù)。

  板書設(shè)計

  骨骼化石 高大 完整

  失足

  10黃河象 假想來歷 陷入

  化石

  斜插

  發(fā)掘化石

  腳踏

  教學過程 :

  出示掛圖,導入 新課。

  這是陳列在北京自然博物館古生物大廳里的一具大象的骨架。這具大象骨架,全部是由骨骼化石安裝起來的。(板書:骨骼化石)你們知道骨骼化石是什么嗎?它是古代生物的骨骼埋在地底下變成像石頭一樣的東西。這種象曾經(jīng)生活在黃河流域,所以叫它們黃河象。

  今天我們就學習課文《黃河象》。

  檢查預習

  這具大象化石是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發(fā)掘出來的?

  開火車朗讀課文,讀后酌情評議。

  練習分段、歸納段意、認真讀課文,從文中把科學家假想這具黃河象骨骼化石來歷的部分找到,做上記號。

  學生準備后討論:文中哪些地方是講科學家的假想的?(二至七自然段)

  把課文分成三段,說說每段段意。(學生練習歸納,在書上寫出來)

  學生準備后,交流歸納的段意,(一、講這具化石的樣子;二、講科學家假想化石的來歷;三、講黃河象骨骼化石的發(fā)現(xiàn)和發(fā)掘。)

  按照分成的三段,請三個同學朗讀全文。

  理解第一自然段

  默讀第一段,想一想,這具黃河象骨架有什么特點。

  學后討論:有什么樣特點?(骨架很高大)從哪里看出它高大?(從它的高度、長度;從人站在骨架前的感覺。)還有什么特點?

  (很完整)從哪兒可以看出它的完整?把句子找出來讀一讀。

  除了尾椎以外,全部是由骨骼化石安裝起來的。這句話什么意思?(整個大象骨架只有尾椎骨不是骨骼化石,別的部分都是骨骼化石。也就是說,整個化石只少掉了尾椎骨。)

  在一百多塊腳趾骨中,連三四厘米長的末端趾骨也沒有失掉。這句話什么意思?(意思是一百多塊腳趾骨,一塊也沒有失掉,全部保存下來了。)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進一步體會黃河象骨架的高大完整。

  理解第二段

  默讀第二段思考:科學家是怎樣假想這具黃河象骨骼化石的來歷的?

  學生默讀思考后,指名說說科學家的假想,說后學生互相補充。

  布置作業(yè)

  閱讀課文,想想課后思考練習的第一、二題。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科學家假想黃河象化石來歷的依據(jù),培養(yǎng)邏輯思維能力和探索科學知識的興趣。

  理清課文敘述順序,理解各段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體會科學家推理的條理和嚴密。

  練習創(chuàng)造性地復述課文。

  教學重點:科學家假想黃河象化石來歷的內(nèi)容及其假想的依據(jù)。

  板書設(shè)計

  10黃河象

  1沒移動過

  保存完整依據(jù)

  2在指揮下挖掘

  1骨架完整

  假想落水依據(jù)

  2站立姿勢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聽寫詞語。

  說說本課的主要內(nèi)容。

  二、講讀課文

  講讀第二段

  這一段作者是分幾層來寫的?(三層。第一層即第2節(jié);第二層即第3節(jié);第三層即第一4至節(jié)。)

  逐層理解。

  第一層:突出熱和緩。

  熱:炙烤大地草叢燃燒呆立不動走來走去。

  緩:小河彎彎緩緩流去

  這一層寫當時天氣炎熱程度和特定的地理環(huán)境,為老象遇險提供了可能性。由于小河彎彎,流勢緩慢,河岸和河床必然會淤積厚厚的淤泥,高大體重的黃河象到這里喝水是很危險的。

  第二層:突出倦和渴。

  這一層寫出身強力壯的黃河象,由于疲勞和干渴,走起路來有氣無力,當它們看到小河時,必然不顧一切地跑過去狂飲,這就是老象遇險的必然性。

  第三層:突出喝和陷。

  抓兩頭段落,找假想的依據(jù)。

  從兩頭段落(即第一、四段)中找出科學家以下設(shè)想的依據(jù):

  1)老象的右腳正好踩在一塊橢圓形石頭上。(四自然段:人們可以清楚地看到腳踩著石頭。)

  2)老象身子一側(cè),栽進河里。(第四段:一頭大象的骨架,斜斜地插在沙土里。)

  3)它抬起頭呼救,但是水立刻向它的嘴里猛灌進去。(第一段:人們站在骨架前,昂首闊步向前跑。)

  4)陷在淤泥里的老象終于不能再動彈了。(第四段:一頭大象的骨架,斜斜地插在泥土里。)

  5)老象失足落水而死。(第一段:古代黃河象的骨架能夠這樣完整地保存下來,在象化石的發(fā)現(xiàn)史上是很少見的)

  6)緊跟在后邊的象群,驚恐地望著在淤泥里掙扎的老象。它們嚇得顧不上喝水,回頭四散逃跑。(第一段:北京自然博物館的古生物大廳里,陳列著一具大象的骨架。第四段:化石全部露出來了,人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一頭大象的骨架。)

  小結(jié):課文第一、四自然段的內(nèi)容都不是科學家親眼看到的,他們根據(jù)事實做出了假想,這說明假想必須以事實為依據(jù)。遵循科學道理加以思考,才能全面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

  三、初知推理方法。

  科學家從黃河象站立的姿勢想到它失足落水而死。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想找水喝。為什么要喝水呢?是干渴,天熱難當

  這種一步一步推理的方法,就叫推想。

  四、布置作業(yè)

  科學家是怎樣假想黃河象的來歷?黃河象失足落水而死的根據(jù)是什么?

  第三課時

  教學要求: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科學家假想黃河象化石來歷的依據(jù),培養(yǎng)邏輯思維能力和探索科學知識的興趣。

  理清課文敘述順序,理解各段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體會科學家推理的條理和嚴密。

  練習創(chuàng)造性地復述課文。

  教學重點:科學家假想黃河象化石來歷的內(nèi)容及其假想的依據(jù)。

  板書設(shè)計

  10黃河象

  化石 高大完整無缺 疲勞干渴

  發(fā)現(xiàn) 斜插的姿勢 假想失足落水

  發(fā)掘 上級指揮員 泥沙掩埋

  教學過程

  一、講讀第一自然段。

  1、邊讀課文邊看圖,思考:

  (1)這具黃河象化石高大表現(xiàn)在哪里?畫出有關(guān)詞語。

  (2)這具黃河象化石完整表現(xiàn)在哪里?畫出有關(guān)詞句。

  2、請學生指圖說說這具黃河象化石高大完整這個特點。

  3、訓練用甚至也連也口頭造句。

  4、概括段意。

  5、教師談話,轉(zhuǎn)入下一段教學。

  二、講讀第二段。

  讀本段后思考:這一段作者是分幾層意思來敘述的?各層的層意是什么?

  逐層學習。

  第一層(第2自然段)

  這一層寫當時天氣炎熱的程度和特定的地理環(huán)境,為老象遇險提供了可能性。由于小河彎彎,流勢緩慢,岸邊和河床必然會淤積厚厚的淤泥,身高體重的黃河象到這里河水是危險的。教學時要突出熱和緩。

  熱炙烤燃燒呆立不動走來走去

  緩:小河彎彎緩緩流去

  第二層(2至6自然段)

  這一層寫出身強力壯的黃河象,由于疲勞和干渴,走起路來有氣無力,當它們看到小河時,必然要不顧一切地跑過去狂飲,結(jié)果失足而落水,這就是老象遇險的必然性。

  教學中,要突出倦和渴喝和陷

  (3)第三層(第7自然段)

  3、找假想的依據(jù)。

  從兩頭段落(即第一、四段)中找出科學家以下設(shè)想的依據(jù):

  1)老象的右腳正好踩在一塊橢圓形石頭上。

  2)老象身子一側(cè),栽進河里。

  3)它抬起頭呼救,但是水立刻向它的嘴里猛灌進去。

  4)陷在淤泥里的老象終于不能再動彈了。

  5)老象失足落水而死。

  6)緊跟在后邊的象群,驚恐地望著在淤泥里掙扎的老象。它們嚇得顧不上喝水,回頭四散逃跑。

  小結(jié):課文第一、四自然段的內(nèi)容都不是科學家親眼看到的,他們根據(jù)事實做出了假想,這說明假想必須以事實為依據(jù)。遵循科學道理加以思考,才能全面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

  三、總結(jié)推理方法。

  科學家從黃河象站立的姿勢想到它失足落水而死。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想找水喝。為什么要喝水呢?是干渴,天熱難當

  這種一步一步推理的方法,就叫推想。

  四、布置作業(yè)

  科學家是怎樣假想黃河象的來歷?黃河象失足落水而死的根據(jù)是什么?

北師大語文教案5

  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課文和開展各種學習活動,在語文學習能力、學習方法和策略、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各方面得到發(fā)展。

  2.認字423個(下限),學習30個(下限)常用偏旁(部首),學習看上下文猜字等認字方法,綜合運用學過的方法認字,獨立認讀“語文天地”中的現(xiàn)代詩文。

  3.寫字230個(下限)

  4.抄寫字母和音節(jié),能為生字標音。

  5.閱讀42篇詩文(下限),背誦15篇(下限)。能借助手指但不出聲,或者小聲但不用手指閱讀課文。能讀懂課文,感受詩歌的音韻美。

  6.積極、認真地參與各項語文活動,用普通話、積極地、又創(chuàng)造地完成教材中的口語交際,初步形成合作、探究的意識。

  7.學習教材傳授的科學知識,有濃厚的學習興趣。

  8.繼續(xù)培養(yǎng)天天閱讀、收集圖片資料、經(jīng)?!盎仡^看”等好習慣。

  9.培養(yǎng)科學的思維方法,培養(yǎng)觀察力、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

  教學重點:

  1.識字423個,寫字230個。

  2.閱讀42篇詩文,背誦15課文。能讀懂課文,感受詩歌的音韻美。

  教學難點:識字、寫字。理解課文內(nèi)容,培養(yǎng)學生的各種能力。

  學習方式:合作、探究。

  教具準備:課件、錄音機、生字卡片、掛圖、小黑板。

  教學時間安排:

  1.元宵節(jié)6-7課時

  2.家園6-7課時

  3.春天 8-10課時

  4.植物 6-8課時

  5.動物 6課時

  6.愛護 6-8課時

  7.愿望 7-8課時

  8.認真8-9課時

  9.車的世界 5課時

  10.雨 7-8課時

  11.星空 7-8課時

  12.朋友 6-8課時

  13.時間 7-8課時

  14.丁丁冬冬學寫字8課時

  15.長大 7-8課時

  16.快樂 7課時

  教學進度表

  周次

  日期

  計劃內(nèi)容

  課時數(shù)

  備注

  單元

  教學內(nèi)容

  第1周

  3/1--3/5

  第一單元

  1元宵節(jié)

  6-7課時

  第2周

  3/8--3/12

  第二單元

  2家園

  6-7課時

  第3周

  3/15--3/19

  第三單元

  3春天

  8課時

  第4周

  3/22--3/26

  第三單元

  3春天

  2課時

  第四單元

  4植物

  6課時

  第5周

  3/29--4/2

  第四單元

  4植物

  2課時

  第五單元

  5動物

  6課時

  第6周

  4/5---4/9

  第六單元

  6愛護

  6-8課時

  第7周

  4/12--4/16

  第七單元

  7愿望

  7-8課時

  第8周

  4/19--4/23

  第八單元

  8認真

  8-9課時

  第9周

  4/26--4/30

  第九單元

  9車的世界

  5課時

  第10周

  5/3---5/7

  第11周

  5/8--5/14

  第十單

北師大語文教案6

  教學要求:

  1、學習作者抓特點觀察、描寫的方法,體會用詞的貼切、生動,養(yǎng)成積累好詞佳句的習慣。

  2、感受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增強愛護野生動物的意識。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其中課文寫翠鳥外形特點和捉魚的第一、二、三自然段是本課的重點;翠鳥的外形特點和翠鳥的捉魚本領(lǐng)之間的關(guān)系是教學的難點。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觸發(fā)個性

  1、同學們,聽--(多媒體課件播放“百鳥爭鳴”聲)你們聽到了什么?

  2、你們都喜歡鳥嗎?都喜歡哪些鳥?為什么?

  3、是呀,鳥是我們?nèi)祟惖呐笥?,我們都喜歡它。今天我們再來認識一位新的朋友--翠鳥,一起叫一叫它的名字,再親切一點。瞧,這就是翠鳥(多媒體課件出示“翠鳥”圖)。用自己的話說說你看到的翠鳥。

  4、同學們觀察得非常仔細,從你們專注的目光里,老師感覺到你一定很喜歡翠鳥。你還想更多的了解翠鳥嗎?那么就拿出那篇介紹翠鳥的文章讀一讀吧。

  二:讀文作畫,張揚個性

  1、同學們讀得很認真,讀完了課文,你對翠鳥又有了哪些了解呢?

  2、看來,同學們通過讀書,已經(jīng)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課文給我們描述了翠鳥的外表、活動以及生活習性。你們喜歡翠鳥嗎?你最喜歡它的什么?

  3、學生自由分組學習,教師與學生一起探討。

  評:這樣能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能力。

  4、剛才同學們學習很投入,讀書很認真。我們來交流一下,哪幾位同學愿意來展示一下你們畫的翠鳥?大家看他們畫得好不好,與課文內(nèi)容是否相符。(實物投影一個小組送來的畫)

  5、生評

  6、還有哪幾位同學愿意來展示一下自己的畫,并給大家介紹一下。

  7、讀懂了課文老師也畫了一只翠鳥(多媒體課件展示),可是忘記了涂色,大家能不能看著提示,來介紹一下它的樣子呢?自己練習說一說。

  8、學生練習,學生介紹。

  評:這一環(huán)節(jié)能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三:評讀感悟,凸顯個性

  1、翠鳥又漂亮又機靈,還擅長捉魚。學習這一部分內(nèi)容的同學我們一起來比比吧。

  2、我們比賽完了,各位小評委,評一評吧。

  評:能把競爭帶進課堂。

  3、你們不想把它的形象永遠地留在腦海中嗎?那就試著背背吧(學生練習背誦,并指名背誦。)

  4、同學們都很棒,其實背誦也是一種理解語言、積累語言的過程。學到這兒,你有什么想法嗎?

  5、是呀,老師也有這種想法??墒悄茏絾??

  6、為什么?

  7、你們真是了不起。正是有了它們的存在,我們的生活才如此的豐富多彩。其實,翠鳥在全世界有60多種,我們今天所認識的只是其中的一種。就讓這可愛的小生靈在大自然中快樂、自由地生活著吧?。ǘ嗝襟w課件播放:各種各樣的翠鳥)

  四:拓展延伸,放飛個性

  同學們,這節(jié)課大家憑著自己的力量,讀懂了課文,你一定有不少的收獲或疑問,請大家結(jié)合自己的收獲或疑問給自己布置一道家庭作業(yè)題。

  五、小結(jié)

  板書設(shè)計

北師大語文教案7

  一、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做到字音讀正確,停頓恰當,并注意語氣。

  2.學會本課應識、會寫的字。

  3.了解全文內(nèi)容,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愚公移山的精神。

  二、教學重點:

  了解全文內(nèi)容,體會愚公移山的精神。

  三、教學難點:

  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愚公移山精神的深刻含義。

  四、教具準備

  龜、兔、蝸牛、蚯蚓的圖片各1張。

  五、教學過程:

  1.激情導入:

  (1)老師拿出龜、兔的圖片問:“同學們,你們看圖片上畫的是什么動物呀?”

  學生回答:“烏龜、兔子?!?/p>

  師:“看到這兩個小動物,你們想到了什么故事?”

  學生:“龜、兔賽跑的故事?!?/p>

  師:“誰能給大家講一講這個故事?”

  生:講故事。

  師:“為什么結(jié)局是烏龜勝利,而小兔失敗了呢?”

  生:“因為小兔自以為是,而烏龜能堅持不懈地努力?!?/p>

  (2)師拿出蝸牛和蚯蚓的圖片問:大家還記得這兩個小動物之間的故事嗎?(請學生講一講)

  生:講故事。(師引導:蝸牛要干什么,蚯蚓對蝸牛的做法持什么態(tài)度呢?引導學生說出這個故事蘊涵的道理)

  (3)師: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要學的這個故事跟同學們剛才講的故事很類似,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九十多歲的老人,要把兩座大山移走,這表面看似可笑的事情,背后又隱藏著什么呢,誰又對這件事報以嘲笑和反對呢,愚公面對打擊有沒有停止行動呢,現(xiàn)在請大家快速讀一遍14課:愚公移山,到文中去尋找答案吧!(師:板書課題)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初讀之后,請一名同學用最簡潔的話概括全文主要內(nèi)容。

  (2)組內(nèi)互讀,注意讀準字音,還要注意語氣。

  3.細讀感悟。

  (1)指名讀第1自然段后,問:愚公為什么要移山?

  生:用文中的話回答。

  (2)師:愚公跟誰商討的呢?請同學讀第2—6自然段,讀完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師相機板書:直插云霄,渤海。)

  (3)師:愚公帶領(lǐng)大家是怎樣移山的呢,移山過程中遇到了什么事,請大家讀7—13自然段,邊讀邊思考問題。

  生:讀后用文中的話回答問題。(師引導:結(jié)合現(xiàn)代社會的挖土工具跟愚公移山的工具對比交流,感受寓公移山的困難之大,再把智叟的反譏與愚公說的話對比,體會愚公的堅忍不拔的品格與定會成功的信念。相機板書:大半年、籮筐、鋤頭、癡心妄想、風燭殘年。

  (4)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師問:“功夫不負有心人,愚公移山成功了。文中最后一自然段中說:愚公移山的事情感動了玉皇大帝,大家細細想想,到底是什么讓玉皇大帝感動了?”

  生答:“是愚公的精神?!?/p>

  師問:“什么精神?”

  生答:“遇到困難不后退,持之以恒的精神?!?師板書:持之以恒)

  4.討論、交流。

  師:“如果玉皇大帝沒派兩個大力士把山背走,愚公的后代能把太行、王屋兩座山移走嗎?”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言,敢于說出自己的看法。

  生:討論、交流,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5.談體會。

  師:通過學習,同學們一定明白了很多道理,請同學們說給大家聽,可以舉相關(guān)的例子,也可以說名人名言。

  生舉例:“滴水穿石”的故事,《蝸牛與黃鸝鳥》的故事,《白色的金盞花》,“鐵杵磨成針”的故事,等等。

  名人名言:

  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子》。

  一個人做事沒恒心,他是任何事也做不成的——牛頓(英國)

  6.布置作業(yè):

  師:“我發(fā)現(xiàn)本文里有至少20個多音字,請同學們找一找,看誰找得多?”

  7.結(jié)束:

  師:“請同學們唱一遍《蝸牛與黃鸝鳥》的歌來結(jié)束這節(jié)課?!?/p>

  生:唱。

  六、板書設(shè)計:

  直插云霄

  籮筐鋤頭

  愚公移山癡心妄想成功(堅持不懈)

  風燭殘年

  七、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開篇就用孩子們熟悉的“龜兔賽跑”的故事引入,對于這個故事,孩子們喜聞樂見,這樣,一下子調(diào)動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緊接著,又乘勝追擊引入了“蝸牛和蚯蚓”的故事,讓學生們初步感覺到本節(jié)課要學習的人生哲理是什么。接下來,趁熱打鐵,引入本課《愚公移山》,讓學生帶著問題來學習。使學習活動進行起來是學有所導,學有所依。這種學習活動是自主的,是有內(nèi)驅(qū)力的。學生始終帶著疑問主動去學,學得有方向,有目標,不但能夠清晰了解故事內(nèi)容,而且能夠體悟到文章所蘊含的深刻的哲理,從而達到教學設(shè)計的教學目標。最后,學生也會自然而然地說起相關(guān)故事,如“滴水穿石”,“蝸牛與黃鸝鳥”等等,這是學生與文本的對話,學生與老師的對話,是學生與學生的對話。最后,以唱《蝸牛與黃鸝鳥》這首歌來結(jié)束本課,使本節(jié)課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度過。

  總之,創(chuàng)設(shè)教學情境的核心在于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啟發(fā)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調(diào)動思維的積極性,促進師生之間及學生之間的多邊互動,情景教學,變枯燥為趣味,變負擔為輕松;氛圍營造,使遙遠變?yōu)楝F(xiàn)實,使抽象變?yōu)樾蜗?,使高深變?yōu)闇\顯。只要為人師者勤于鉆研,精心設(shè)計,操作得當,一定能讓我們的學生真切體味到——“學習是生活中最有趣和最偉大的游戲”,而不是背負沉重的壓力和與痛苦作斗爭。是真正的生本課堂,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愚公移山是一篇傳統(tǒng)的老課文,故事情節(jié)簡單,大概的內(nèi)容學生早知,經(jīng)典的教法也有很多,因此,我在設(shè)計本課教學時決定引導學生從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方面去感受課文.寓言故事情節(jié)簡單,揭示的寓意是深刻的,從寓意中獲得人生的啟迪,也是優(yōu)秀寓言的魅力所在.引導學生用現(xiàn)在的眼光客觀評價愚公,對此展開辯論,最后得出結(jié)論:崇尚愚公移山的精神,但不能愚蠢地蠻干.辦事要有勇,要知道變通.

  文言文的理解是建立在反復朗讀的基礎(chǔ)上的,通過朗讀來增進理解.在掌握了故事大意、理解難詞、難句的基礎(chǔ)上反復朗讀課文,不僅可以加深對文意的理解,而且有助于語感的培養(yǎng),有助于文言文語句及知識的積累.

  在評價愚公的行為是否愚蠢的問題上,要有意識地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多角度、有創(chuàng)意地看問題.學生能自覺地有針對性地發(fā)言,自信、負責地表達觀點,口語交際能力也得到很好的培養(yǎng).

北師大語文教案8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回憶性散文。作者回憶了幾個普通人給自己留下人生感悟的事,描述了它們對自己的觸動,表達了自己對人生的深刻認識。

  教學中運用錄音、錄像、圖片等素材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通過讀讀、畫畫、自學、分組討論、教師點撥等方法,抓住重點詞句,從看似平常的小事中體會有些人那默默無聞的崇高品質(zhì)。在理解的過程中,注意引導學生抓住幾處關(guān)鍵的細節(jié)和重點的詞句細細體會,引導學生注意內(nèi)容上的相互聯(lián)系,加以比較,通過比較深入體會一些普通人的偉大,從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新詞:妨礙、謙遜、挖掘、衣衫襤褸。

  2.理解重點句。

  (1)不需要任何字據(jù),也不需要什么樣信誓旦旦的語言,這一切就足以表明她的自律,讓“我”肅然起敬。

  (2)面對需要幫助的人,我們應該及時伸出熱情的手,無論他是富人還是乞丐。

  (3)教師以大地為紙張,以利石為彩筆,用這種最樸素卻又極大震撼力的方式,泰然地給我上了最后一節(jié)代數(shù)課。從這個“細瘦矮小,貌不驚人”的代數(shù)老師身上,讓我實實在在地領(lǐng)悟到了“君子謀道”的精神。

  (二)能力訓練點

  1.學習作者在敘事過程中表達自己真情實感的方法。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nèi)容,歸納中心。

  (三)德育滲透點

  正是這些普通人不經(jīng)意的行為,觸發(fā)了“我”心靈最深處的思索。全文以我情感上的感動、感悟為線索,連接四件小事,使得本文十分生動、感人。

  關(guān)鍵處處理:

  (1)感受人性美的魅力。

  (2)品味幾件小事中蘊含的豐富情感。

  (3)學習本文人物描寫方法的多樣性。

  (4)學習本文以情感為線索連事成文的方法以及作者用看似平淡的語言,表達細膩、敏銳的心靈感悟,揭示善良與美的主題。

  教學準備:

  課件下載。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明確目標

  1.掌握本課生字新詞、理解課文內(nèi)容。

  2.讀通課文、理清脈絡、練習分段,概括段意。

  (二)整體感知

  1.揭示課題,啟發(fā)談話。

  (1)導入語。我們身邊有許多很普通的人,他們卻給我們帶來許多的幫助,如清潔工人給我們帶來了潔凈的環(huán)境,無數(shù)的微塵給我們身邊許許多多人帶來了溫暖,課文就有幾位很普通的人,但是卻教給我許多的東西。

  (2)通過預習,說一說課文主要描寫了什么內(nèi)容?都寫了哪些普通人?你最喜歡哪一部分內(nèi)容?

  (3)小組交流預習后的初步感受。

  (4)學生質(zhì)疑問難。

  文章分兩大部分。

  第一自然段為第一部分,寫出某些人在我們生命中的重要地位??傤I(lǐng)下文對“有些人”的回憶。在這里作者運用了比喻的手法,將對自己影響深刻的人比喻成“晴空”,把人生某一段時光喻為“雨季”,用人們在雨季里對晴空的期盼與懷念,表明自己對“有些人”的深刻情感。

  (三)第二部分都寫了幾件事?對此你想到了什么?

  第二部分記敘四件事,第一層(從“那一年,我讀小學二年級”至“她已挖掘出一個小女孩心中寶貴的自信?!?,寫一位謙遜的女教師偶然的稱贊對我自信心的影響。第二層(從“有一次,我到一家米店去”至“為什么其他的人竟無所畏懼呢?”),講了一位米店女老板對承諾的信守。第三層(從“有一個夏天”至“永遠不可彌補的遺憾”),寫了因錯過一次助人的機會,而產(chǎn)生的自責。第四層(從“對于代數(shù)中行列式”至文章結(jié)束),講了代數(shù)老師在特殊情況下給“我”進行列式的事情。正是這些普通人不經(jīng)意的行為,觸發(fā)了“我”心靈最深處的思索。全文以我情感上的感動、感悟為線索,連接四件小事,使得本文十分生動、感人。

  (5)對這四件事,你們都有什么想法嗎?你們又想起來什么事來?

  結(jié)合自己周圍的事例來談出自己的感受。分組來討論。

  (6)文中重點句子的理解可以通過學生的討論來進一步學習從而體會到自己的理解:

  1.女教師一句“我要謝謝這位同學”令我興奮不已;

  2.女老板的“不敢”讓我敬畏行業(yè)道德的尊嚴;

  3.中年人“黎黑”“扭曲”的臉使我同情之心頓生;

  4.數(shù)學老師“蹲在泥地上,揀了一塊碎石子”的講解讓我領(lǐng)悟到人生最美的風景。

  文中語言、或外貌、或動作,從不同角度去描寫,恰如其分地展現(xiàn)每個人對我的影響和給我心靈上的觸動,表現(xiàn)了作者對人生的反思。所以我們應該在重點句子上下工夫。

  (7)前后桌交流后,指名學生回答。

  (8)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布置作業(yè)

  1.完成課后習題。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過這篇課文,回家做一個簡報,介紹一下自己身邊的普通的人,你從他們身上學到了什么?

北師大語文教案9

  教材分析:

  本單元以“明月”為主,編排了兩首古詩,一篇散文和一篇記敘文,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文體描寫月亮,介紹月亮?!豆旁姸住方柙率闱?,寄托了詩人對明月的贊美。散文《月跡》是作家對童年時代的一段美好回憶,充滿童真童趣。《飛向月球》真實地再現(xiàn)了19xx年人類首次登月的過程。

  學生分析:

  學生對月亮有好奇感,在學文的過程中教師鼓勵學生質(zhì)疑,激起他們學習的興趣。

  教學目標:

  1、通過查字典或有關(guān)資料,初步了解詩句的意思,能夠大致理解詩中描述的情景。

  2、通過多種形式讀懂課文,理解課文的寫作順序,了解孩子們在哪里尋到月亮,并理解“月亮屬于每個人”的深刻含義。

  3、自讀課文,采用多種形式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人類在離開地球后的奇妙變化及月球的神秘面紗,激發(fā)對月球的好奇心,幫助學生樹立探索科學奧秘,向宇宙進軍的遠大理想。

  重點難點:

  1、想象詩句描寫的景象,感受詩人表達的對明月及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2、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詞語,體會作者回憶童年美好生活是流露出的對家鄉(xiāng)深沉的愛。

  教學策略:

  先讓學生自讀課文、自學生字,以讀代講,感悟詩句、文章內(nèi)涵

  1、《古詩二首》

  第一課時(學習內(nèi)容:古詩《暮江吟》)

  一、欣賞古詩,揭示課題。

  1、同學們,喜歡古詩嗎?想必大家平時一定積累了不少古詩,誰背首古詩給大家聽聽?

  2、我這還有幾首古詩的圖畫,咱來看圖猜古詩、背古詩,怎么樣?敢不敢試一試?——誰先猜出了是哪首古詩,就站起來大聲背給大家聽!其他同學會背也可以站起來一起背。

 ?。ㄕn件演示:游子吟,早發(fā)白帝城,清明,望廬山瀑布——沒難倒你們,咱再來一首;看來這首古詩有一定難度;想繼續(xù)試試嗎?)

 ?。ü爬试滦小r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碧云端?!乙呀?jīng)感受到同學們對古詩的喜愛之情。望著一輪明月,不同的詩人有不同的感受。這節(jié)課,讓我們走進《古詩二首》,再來學習兩首與明月有關(guān)的古詩。先來學習唐代詩人白居易寫得《暮江吟》——我來板書題目,請大家仔細看。(板書:暮江吟,請大家齊讀課題)

  3、知道“暮”是什么時間嗎?“吟”是本課生字,一個口字旁,一個今天的今,知道它的意思嗎——表示歌詠、作詩的意思?!澳航鳌本捅硎靖柙伆斫叺拿谰啊?/p>

  二、學習古詩《暮江吟》。

  1、讓我們快來讀讀這首古詩吧!多讀幾遍,請你試著讀準字音。

  2、誰有信心站起來讀讀這首詩?

  評價:(指名3個學生)

  字音讀準了,看得出你已經(jīng)有所收獲;

  讀出了古詩的韻味;

  同學們的朗讀水平很高,個個讀得好,還有誰想讀?

  3、看來大家已經(jīng)對這首詩感興趣了。那就請你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想怎樣讀就怎樣讀:可以像古人那樣搖頭晃腦地讀;可以站起來大聲讀;也可以同桌之間互相讀,把這首詩美美得多讀幾遍。

  4、大家讀得又投入又熟練。詩的意思讀懂了嗎?有什么問題提出來,咱們一起解決。

  ——(課件變紅字“殘陽、瑟瑟、可憐)能提出問題的孩子最愛動腦筋;產(chǎn)生問題能解決的孩子更了不起。

 ?。ò鍟簹堦枺粸槭裁床徽f“照”而用“鋪”呢;瑟瑟

  可憐——在這里是什么意思,你讀懂了嗎?這么多的同學不明白,為什么不問?大膽提出你的問題,還有不明白的嗎?)

  5、殘陽——夕陽。指快要落山的太陽。

  鋪——此時太陽已經(jīng)接近地平線,貼著水面斜射,陽光非常平緩柔和。

  用什么方法解決這個問題?——通過看圖可以更好的理解這個詞。

  6、就用這個方法來猜猜“瑟瑟”什么意思?——受光少的地方,呈現(xiàn)出深深的碧色。江面泛起細小的波紋,波峰受光多呈現(xiàn)紅色,波谷受光少呈現(xiàn)碧色。你們看?。ㄑ菔菊n件——夕陽照射下,江面波光粼粼,紅綠相間,難怪詩人稱贊道:“半江瑟瑟半江紅”。

 ?。?-2句)邀請學生來讀。

  當白居易陶醉在夕陽美景中,天色漸漸暗下來,九月初三夜晚的景色又是怎樣的?(露似真珠月似弓—打比方打得非常恰當)——多么美的夜景??!為什么不用“可愛”而用“可憐”呢?想想看,“可憐”不僅有可愛的意思,還可以感受到詩人的憐惜之情。(你是結(jié)合第四句話讀懂了“可憐”的意思)

  7、想不想看看這般美景?請你閉上眼睛用心聽,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結(jié)合詩句暢所欲言)

 ?。ò鍟航厷堦栐乱姑溃?/p>

  8、的確!這般美景怎能不讓人陶醉?帶著你們的想象,誰能讀出它的美?

  評價:(指名3—4個學生)

  最后一句讀得回味悠長;

  他描繪的是第二句的景色;給你配上優(yōu)美的音樂,想試試嗎?

  我聽出你對這幅美景的喜愛——邊讀邊想象畫面是個好方法;

  因為你能讀懂,所以讀出韻味來了。

  9、如今詩人白居易已作古,可謂物是人非。欣賞著江邊美景,我們也來當一回白居易感受一下吧!——夕陽美景讓人陶醉不已,不禁吟詩一首……

北師大語文教案10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說明文,作者言簡意賅的介紹了水的常識:水在人體中的作用,喝水的意義。說明沒有水,就沒有生命的道理。

  教學目標

  通順流利的朗讀課文,掌握本課8個生字,正確理解讀寫“粗制濫造、新陳代謝、吐故納新……”等詞語。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水和人類的密切關(guān)系,理解“水就是生命”,讓學生懂得要保護環(huán)境、珍惜水資源。學習課文圍繞中心按一定順序準確生動的說明事物的方法。初步了解寫提綱筆記的方法和重要性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水和人類的密切關(guān)系,理解“水就是生命”。初步了解寫提綱筆記的方法和重要性

  教學構(gòu)思:

  《水就是生命》是一篇說明文,向我們介紹了水和人類的密切關(guān)系。在進行教案設(shè)計時,充分考慮到說明文的文體特點,注意向?qū)W生滲透一些簡單的說明事物的方法,學習閱讀說明文。讓學生在課文學習中增長知識,學習用聯(lián)系的眼光看待事物,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究、自主學習。此外,重視朗讀在教學中的作用,使學生能通過充分的讀書,根據(jù)自己的理解來發(fā)表個人感受,這有利于激起學生的思維,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最后,在結(jié)尾部分,還設(shè)計了課外延伸內(nèi)容,既聯(lián)系了學生的生活實際,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可謂“一箭雙雕”,設(shè)計巧妙。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

  探究課文的內(nèi)容,體會所蘊含的道理

  學生學習的過程:

  一、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新課文。(板書、齊讀課題)你想到什么?(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回答,教師隨機評價)剛才同學們就這個課題,談了自己的看法。讓我們看看從課文中能否有新的發(fā)現(xiàn)(調(diào)動學生讀書興趣)

  二、檢查預習情況,初讀課文

  1)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順。

  2)出示生字詞,指讀,解釋詞語“不言自明、粗制濫造”等(注意分層次識字)

 ?。z查學生的預習情況,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精讀課文,感悟文章特點

  1)出示:液、汗、淚、尿、泄,齊讀,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學生回答,教師隨機評價)

  這些都與我們的健康息息相關(guān),它們又都和水有關(guān)系。

  2)水在我們的身體中究竟扮演著什么角色呢?請同學們再一次認真讀書,劃出有關(guān)語句。(隨學生回答,板書:化學師、運輸兵、調(diào)節(jié)器、潤滑劑、衛(wèi)士)

  3)哪些段落進行了詳細介紹?(學習2—6自然段)

  4)由此可見,水的重要性不言自明,齊讀第七自然段。

  5)的確,不吃飯可以堅持幾十天,但是不喝水一個星期也活不成!水在我們的身體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維持著我們的生命(板書:維持生命)所以我們要講究飲水衛(wèi)生。(板書)

  6)應該從哪幾個方面加以注意呢?讀讀課文的相關(guān)段落,和小組同學說一說。(培養(yǎng)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指讀,板書)

  7)現(xiàn)在同學們已經(jīng)成為研究水與人類關(guān)系的專家啦,有一位科技日報的記者,想采訪一下專家們了解水與人類的關(guān)系,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對話(通過這種方式,調(diào)動學生興趣,加深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

  8)總結(jié)板書:今天我們從“維持生命”和“講究飲水衛(wèi)生”兩方面了解了水和人類的密切關(guān)系,所以說,“沒有水,就沒有生命?!蔽覀円呀?jīng)了解了許多喝水的道理,但是養(yǎng)成好的習慣還要靠大家。

  9)通過學習,我們知道了水與人類有這么密切的關(guān)系,那你有什么想說的話嗎?(學生暢所欲言)

  10)水和我們?nèi)祟惖纳嫦⑾⑾嚓P(guān),水就是我們的生命,讓我們愛護水吧,否則,人類見到的最后一滴水將是自己的眼淚!

 ?。ㄗ寣W生懂得要保護環(huán)境、珍惜水資源)

  作業(yè)設(shè)計:

  1、朗讀課文

  2、查找有關(guān)水的資料

  板書設(shè)計:

  水構(gòu)成生命

  水就是生命水維持生命

  講究飲水衛(wèi)生

  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

  學習寫較詳細的提綱,指導寫生字

  學生學習的過程

  一、復習導入:

  回顧一下課文,圍繞著水就是生命課文寫了哪幾方面的內(nèi)容?(學生邊回答,教師邊板書)

  二、學習寫較詳細的提綱

  通過黑板上的提綱,同學們可以一目了然的了解我們這堂課所學的內(nèi)容,今后同學們在閱讀學習中也可以采用這種方法。

 ?。ń探o學生學習的方法:寫比較詳細的提綱筆記,可以幫助我們比較具體的掌握內(nèi)容要點)

  三、快速瀏覽課文

  思考:課文是運用什么方法來理解水就是生命的?

  你是怎樣理解“水就是生命的”?

 ?。梢宰プ≌n文的重點詞句,也可以運用課外知識來理解)

  四、指導生字書寫:

  1、學生自學生字,誰來當小老師給大家講講怎樣記住這些生字?怎樣將這些字記???

  2、學生書寫,當堂聽寫

  作業(yè)設(shè)計:

  預習《雨港基隆》

  板書設(shè)計

  水就是生命

  數(shù)字比喻舉例

北師大語文教案11

  一、 說教材

  《插秧》是北師大版小學語文第二冊第三單元的一篇主體課文 。這首兒歌,通過比喻和想象,以“水田是鏡子”一句領(lǐng)起,詩化了插秧的耕作過程,詩化了艱苦的農(nóng)業(yè)勞動,詩化了農(nóng)民們辛勤勞作的場面。詩歌音韻優(yōu)美,讀起來朗朗上口,想象豐富,富有兒童情趣。根據(jù)教材特點、兒童的認知水平以及心理特點,我制訂了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正確認讀本課生字,會寫6個。滲透識字方法。

  2、了解春天到來時,人們在大自然中的勞動。

  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課外采風活動讓學生懂得在生活中學語文。

  2、通過合作學習、朗讀感悟等手段讓學生體會到合作學習的意義和朗讀感悟在學習語文過程中的重要性。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使學生形象的感知春天的美麗和勞動的意義,讓學生從小樹立熱愛生活、熱愛勞動的觀念。形成積極向上的情感。

  根據(jù)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低年級學生應該重點積累生字,所以正確認讀生字是本課的教學重點。而根據(jù)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語感特點,讀通課文并初步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體會春天的美、勞動的美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二、說教法

  心理學家說過,兒童永遠生活在童話里,本篇課文描述的有關(guān)春天的景象可謂讓人流連忘返、癡迷沉醉。所以根據(jù)課文的特點,在教學中我擬采用“情境教學法”導入新課。

  教師的魅力對于低年級的孩子顯得尤其重要,所以,在學生朗讀的過程中,我擬采用“范讀法”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并通過自評和他評的學習方法來訓練學生敢于表達自己的觀點。

  在學習生字的過程中,根據(jù)學生的認知特點,還必須付諸一些講解法,這是很有必要的。

  為了讓學生進一步形象地理解課文的生字詞,教師還必須適當運用表演法輔助教學。

  現(xiàn)代教學要求我們要充分利用現(xiàn)代教學輔助設(shè)備,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打算通過多媒體設(shè)備讓學生更加形象直觀地理解課文。

  獲得成功并得到獎勵永遠是孩子們最興奮的事,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我還打算采用獎勵法。

  三、說學法

  在教學上,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放手讓學生自學生字、生詞,鍛煉學生的自學能力,學生通過動手、動口、動腦,積極主動地探索新知,掌握一定的識字方法,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方法,才能舉一反三,形成能力。

  除此之外,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活動永遠是兒童最感興趣也是最能增長知識的有效途徑,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打算讓學生懂得在活動中學習知識的學習方法,讓他們知道生活處處皆知識的道理。

  四、說程序(教學過程設(shè)計及理論依據(jù))

  本課的教學設(shè)計,按以下四個環(huán)節(jié)進行:

  1、開展活動,激發(fā)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前,我將組織學生以“尋找春天”為主題的教學活動,帶領(lǐng)學生尋找“春天來了”的種種跡象。然后在新課伊始之時,引導學生暢談“春天到來時,我們身邊發(fā)生的變化”。然后告訴孩子們:春天是播種的季節(jié)。讓孩子們說一說在春天里看到農(nóng)民伯伯干過哪些農(nóng)活。如果孩子們提到插秧,便相機板書課題:插秧。如果孩子們沒有提到插秧,便告訴

  孩子們,插秧也是一種農(nóng)活。并板書課題:插秧。形成了“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的良好課堂基調(diào)。

  2、隨文識字學詞。

  新課程改革提倡采用聽讀識字法進行識字教學,即讓學生在聽、說、讀的過程中盡快的認識并掌握生字。揭示課題后,我讓學生先聽老師范讀課文,并練習朗讀,在朗讀的過程中把生字畫出來。在學生對課文有了整體的感知以后,再隨課文出示生詞。然后讓學生分小組學習生詞。在學生識字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結(jié)合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識記生字,多鼓勵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識字,并恰當?shù)匾龑W生發(fā)現(xiàn)字的規(guī)律及特點,教給學生識字方法,使之形成較強的識字能力,為今后的自學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在學生已經(jīng)初步認識生字后,安排學生做“把字寶寶送回家”的游戲。游戲的過程是這樣的:同桌之間互相讀,把認識的生字下面的鉛筆線擦去,如果還不認識則請同桌幫助認識,然后再擦去下面的鉛筆線。這樣,就等于把字寶寶送回家了。一年級第二學期的孩子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寫字能力,但對于那些容易寫錯或不容易寫好看的字老師必須加以指導,這是很有必要的。所以,本課我重點指導孩子書寫“農(nóng)”“民”這兩個字。農(nóng):第三筆撇起筆要寫在豎中線上,要寫得舒展。民:要注意筆順,最后一筆是斜鉤。然后讓孩子在田字格內(nèi)認真書寫。在孩子書寫時,教師要提醒孩子注意:寫字姿勢正確,書寫規(guī)范、端正、整潔,努力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習慣。這也是新課程標準對低年級學生寫字的要求。這樣也就很好地解決了本課的教學重點。

  3、理解課文,指導朗讀。

  通過前面的自己練讀,學生對課文已經(jīng)比較熟悉了。但是,一年級學生唱讀的現(xiàn)象是普遍存在的,怎樣克服呢?我打算采用教師范讀法為孩子們學習朗讀奠定基調(diào)并形成學習的目標。然后通過自評、互評的方式來訓練學生掌握朗讀技巧,并加深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如教師范讀時說,昨天春姑娘夸老師了,說老師把她讀得很美,還獎勵了老師一朵紅花呢!誰能把描寫水田美景的句子讀得正確、流利?教師相機簡筆畫課文中描寫的春天的景物:藍天、白云、青山、綠樹。他讀得怎么樣?你也讀給大家聽聽好嗎?水田像什么?讓我們一起來美美地讀一讀課文第一小節(jié)吧!教師相機板書:水田是鏡子、映照著、藍天、白云、青山、綠樹。農(nóng)民伯伯在水田里干什么?(插秧)插在哪里呢?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第二小節(jié)吧!教師相機板書:農(nóng)民在插秧、綠樹、青山、白云、藍天。農(nóng)民在插秧,插在綠樹上,其實是插在哪里?老師朗讀課文,你們做動作好嗎?通過做動作,讓學生體會到水田的美,在水田中插秧的美。在重視朗讀指導的同時,再配上音樂(鳥鳴、流水的聲音),請學生閉上眼睛,邊聽邊想象,然后美美地讀課文。最后引導學生想象:水田這面大鏡子還能映照著什么呢?這樣不但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力,而且為后面的仿寫奠定了基礎(chǔ)。我想,到這時,本課的教學難點也就迎刃而解了。

  4、趣味作業(yè),課外延伸。

  在本課教學即將結(jié)束時,我引導學生思考:同學們,春天是美的,大自然是美的,人的勞動更是美的。水田這面大鏡子還能映照著什么?農(nóng)民伯伯還能把秧苗插在哪里?請把你想象的景物畫出來,并仿照課文編一首兒歌。這樣,把課內(nèi)的知識延伸到了課外,既鞏固了課內(nèi)知識,又打開了學生思路,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到了美的存在。最后,播放兒歌《春天在哪里》,在優(yōu)美的歌聲中結(jié)束本課。

  最后,我想談談我的板書設(shè)計。在導入新課時我就板書了課題《插秧》,并多媒體出示一些有關(guān)春天的圖片。這樣可以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感官,使學生的情感體驗更加深刻,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指導寫字時,我在黑板上范寫“農(nóng)”“民”這兩個字。給學生的書寫提供了范例,這是很有必要的。在講解課文的過程中,我在黑板上畫出相關(guān)的簡筆畫。在學生朗讀課文時相機板書:水田是鏡子、農(nóng)民在插秧??v觀本課的板書可以發(fā)現(xiàn),我的板書不但概括了本課的主要內(nèi)容,而且為學生的仿寫奠定了基礎(chǔ),降低了學生仿寫的難度。

  總之,在本課的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充分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進行教學,使學生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把要我學變成了我要學,我想學,我愛學。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怎樣使教育教學的方法和手段更好地為學生服務,將是我一直探索的問題和努力的方向,我將沿著這個方向鍥而不舍地努力。

北師大語文教案12

  教學目標:

  1.綜合運用各種識字方法,自主探究認識13個生字,正確地書寫9個字。激發(fā)學生主動識字、寫字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獨立識字寫字的能力。

  2.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探究閱讀,了解課文大意,感悟小姑娘在困難面前表現(xiàn)出來的樂觀、鎮(zhèn)定、不向命運屈服的勇氣,感受小姑娘的無畏和樂觀。

  教學建議:

  這是一篇傳統(tǒng)課文,本交編寫做了不少修改,加強了形象性、可讀性,希望在教學時能讓學生多讀,啟發(fā)他們自己設(shè)問、置疑、討論。老師不要逐漸細致地分析講解。

  討論課后問題時,不應局限于小姑娘的歌聲使大家堅持下去這一點,也不要簡單地讀一讀最后一段。航船遇險是偶發(fā)事件,并非人人都能遇到;但小姑娘表現(xiàn)出來的樂觀、鎮(zhèn)定、不向命運屈服的勇氣是每個人都應該學習的。

  這篇課文的生字容易出錯,例如:幸、游、昂、聚攏、添以外,礁易寫成上下結(jié)構(gòu),罩上面易寫成曰、脆右面危的橫筆易寫成橫鉤。

  在教學這課的生字時可以先讓學生自己學習,在采用同位之間檢查、老師集體檢查等方式。

  在教學書寫生字時,可采用學生自己先書空,然后在提出不會的共同解決的方式。

  拓展習題:

  一、多音字組詞。

  liang()zha()tiao()

  量扎挑

  liang()za?()tiao()

  二、照樣子寫詞語

  例:隱隱約約(AABB)

  三、讀了課文,你感動嗎?什么地方最感動?寫幾句話說說吧!

  精品教案:

  歌聲(一)

  一、創(chuàng)設(shè)情景,故事導入。

  1、老師以講故事的形式導入,并提出問題:落水的人會有什么樣的行動?(生舉手回答)

 ?、舶鍟n題:歌聲。導入新課。

  二、初讀課文,隨文識字。

 ?、蹦x課文,標出小節(jié),標出生字詞。

  ⒉師范讀課文,學生注意生字、詞的讀音。

 ?、承〗M之間學習生字。

 ?、措娔X出示生字、詞:不幸游泳激昂聚攏增添掙扎筋疲力盡隱隱約約(有用小組讀、男生讀、女生讀、指名讀方式)

 ?、低恢g打開一本課本,進行互相檢查。

  三、聯(lián)系實際,品讀課文。

 ?、敝该x課文,其它同學思考:課文講了誰的故事?(讀完課文之后,學生可以自由發(fā)言)

 ?、残〗M內(nèi)自讀課文,并交流:當時的情況怎樣?馬金納和小姑娘是怎樣面對困境的?

 ?、骋孕〗M為單位匯報討論結(jié)果。并且引導難懂的詞語及問題。

 ?、粗该首x課文,并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在有評價)

 ?、嫡n文最后怎么樣了呢?人們?yōu)槭裁锤兄x小姑娘?學完了此文你有什么感受?

  先指名回答再舉手回答。

  四、拓展延伸:

  假如你遇到了這種事情,你會怎樣做?(先在小組內(nèi)討論、交流,在集體匯報)

  五、自主識字,學寫漢字

  ⒈大屏幕出示要求書寫的九個漢字,學生自己書空,找出自己不會的字。

 ?、矃R報給老師,集體講解。

 ?、硨W生練寫生字,教師指導。

  歌聲(二)

  一、談話導入,質(zhì)疑激趣。

 ?、鄙瞎?jié)課我們認識了小英雄王二小,今天,我們再來認識一位小英雄(課件出示海灘中的小姑娘)同學們看到了什么?你看到這些你還想知道什么?

 ?、材蔷妥屛覀儙е@些問題去讀讀課文歌聲吧!教師并板書課題:歌聲

  二、初讀課文,初步感知,隨文識字

  ⒈學生按要求自由讀課文。大屏幕出示自讀要求:①標出不認識的生字、詞。并想方法認會它。②標出課文的段落。

  ⒉師范讀,要求學生聽準字的讀音。

  ⒊學生默讀課文,看看是不是比剛才更流利、更通順。

 ?、礄z查自學情況。大屏幕出示要:不幸觸礁掙扎繼續(xù)隱約籠罩婦女清脆聚攏增添等詞語采用齊讀、指名讀、開火車讀等方式。

 ?、禉z查讀課文情況。指名分段讀課文,并說一說你有了哪些了解。

  三、品讀課文,感悟升華。

  ⒈你認為小姑娘是一位英雄嗎?從哪里可以看出來?讀讀課文,把有關(guān)的句子劃出來。(學生默讀課文)

 ?、矊W生匯報,并要求學生朗讀課文。老師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引導:

 ?、賱?chuàng)設(shè)情景,體會課文。假如是你在漆黑的夜晚落在冰冷的水中,孤立無援,又冷又餓,你會有什么感受?你會怎樣做?

 ?、谟鲭y的人又會怎樣?他們又會怎樣做呢?結(jié)合第一自然段的有關(guān)詞語進行理解。

 ?、圻@個小姑娘又是怎樣做的呢?結(jié)合第三自然段,重點體會:她一次次從浪花中冒出頭來,用手抺一抺臉上的海水,又唱起來。

 ?、苋藗?yōu)槭裁磿兄x這位小姑娘姑娘?想一想,小姑娘的歌聲除了為大家引來了救生艇?還有什么作用?

 ?、硯熜〗Y(jié)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四、自主識字,學寫生字。

 ?、蓖恢g互相交流一下字的書寫,找出不會寫的字。

 ?、怖蠋熤笇鴮?。

北師大語文教案13

  一、教材簡析:

  本篇課文是一篇夾敘夾議的說明文,向我們介紹了一張曾引起全社會關(guān)注的照片。照片展示了貧困地區(qū)的兒童在學習條件極

  度惡劣的情況下,仍然渴望讀書、渴望求知的強烈愿望。

  二、教學目標:

  1、認會寫會8個生字,理解“蜿蜒、憂郁、瀕臨、豐碑”等詞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圖文對照,感受“大眼睛”的特點,體會小姑娘渴望讀書的強烈愿望。

  3、激發(fā)學生結(jié)合文本展開聯(lián)想,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思維力。

  4、通過“大眼睛”女孩兒的眼神,感受貧困地區(qū)的孩子對讀書的強烈的渴望,激發(fā)學生的愛心,激勵學生參與有意義的社會實踐

  活動,引導學生反思自我努力學習。

  5、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查找資料,篩選資料,使用資料的能力。

  三、教學重難點:

  深入體會“大眼睛”女孩兒的眼神,感受貧困地區(qū)的孩子對學習的渴望,對知識的渴望。

  四、學情分析:

  我班學生大多來自于城市,學習、生活條件比較優(yōu)越。在知識能力儲備方面,學生基礎(chǔ)知識掌握比較扎實,學會了一些閱讀的方

  法,閱讀習慣良好,初步具備了聽、說、讀、寫的能力,也具有了一定的預習課文、搜集信息資料的能力。能抓住重點詞句,感

  悟文章表達的情感。

  五、教學準備:

  1、師生搜集“大眼睛”姑娘蘇明娟以及“希望工程”的資料。

  2、課件五個模塊

  模塊一:課文插圖

  模塊二:文本中的一段話(這位記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模塊三:貧困山區(qū)孩子上學的一組圖片

  模塊四:填空練習

  六、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情入文:

  1、播放課件模塊一:

  A:同學們了解這張照片嗎?誰給大家介紹一下?(學生自由交流)

  B:這張照片許多人都見過,可見它是一張極具影響力的照片。同學們,這張照片曾經(jīng)在各種雜志、報刊發(fā)表過,成為20 世紀最

  具影響力的照片。今天,當我們再次看到這張照片時,誰來說說照片中的小姑娘什么地方留給你的印象最深?(學生自由交流)

  C:正是因為這樣的一雙眼睛,引起了一位攝影記者的注意。

  2、播放課件模塊二:

  A:齊讀語段“這位記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板書課題,重點理解“渴望”一詞?!翱释笨梢該Q成哪些詞語?把換的詞語(盼望,希望)帶到課題里讀讀,看看有什么不

  同?

  C:渴望是迫切的希望,苦苦的盼望,請同學們帶著這樣的感情齊讀課題。

  3、交流詞語學習情況。指名先說學到的詞語,然后由學生寫到黑板上。

  二、學習新課,深入體悟:

  1、自由讀文,找出描寫“大眼睛”的段落,并在段落前加上“☆”。

  2、學習二~五自然段:

 ?。?)A、指名讀第二自然段,評讀。

  B、思考:這雙“大眼睛”為什么專注地望著前方?

  C、仿說:它注視著前方,生怕( ),生怕( ),還生怕( )

  D、齊讀第二自然段,再次體會“大眼睛”小姑娘對學習的認真。

 ?。?)A、指名讀第三自然段,評讀。

  B、體會:這雙“大眼睛”憂郁的是什么?

  C、重點理解:“這樣的學習機會”是怎樣的學習機會?(結(jié)合本段理解;聯(lián)系第一自然段理解)體會上學路程之遙遠,

  路途之艱險。

  D、播放模塊三,進一步感受貧困地區(qū)孩子上學條件的艱苦.

  E、仿說:雖然清晨教室的光線并不明亮,雖然上學前她連梳頭洗臉的時間也沒有,雖然( ),

  雖然( ),可是就連這樣的學習機會她也擔心失去。

  F、師生合作誦讀第三自然段。

  (3)教師激情引讀四、五自然段。

 ?。?)A、自由讀第六自然段,說說你了解到的信息。

  B、播放模塊四,學生填空:

  C、齊讀練習題,再次體味這一組奇跡般的數(shù)字。

  D、想象說話:通過這些數(shù)字,我們仿佛看到了( ),我們仿佛聽到了( )

  E、播放給希望工程捐款的圖片并配上《愛的奉獻》歌曲。

  三、暢談體會,升華情感:

  1、正是由于希望工程的熱心捐助,才使蘇明娟實現(xiàn)了讀書的'夢想,健康快樂地成長了起來。蘇明娟成長了,可是還有許許

  多多像童年的蘇明娟一樣的孩子,他們的眼里仍然充滿著讀書的渴望。此時此刻,當你再次面對這些孩子,面對著這樣的“大眼

  睛”,你想說點什么,你能做點什么呢?

  2、寫信(可以寫給蘇明娟姐姐;可以寫給那些貧困失學的孩子們;可以寫給社會上的愛心人士,還可以寫給自己)

  四、板書設(shè)計

  [設(shè)計意圖] 這個案例的設(shè)計,形式上是一條線,由詞語——句子——段——文,抽絲剝繭,字詞句段篇訓練扎實,語文的學科性

  很強。教師聲情并茂的引導學生圍繞“渴望讀書的大眼睛”這個中心,水波式的向周圍擴展,既拓寬了學生思維,又降低了學習

  難度,有效落實了三維目標,輕松地完成了教學任務。語文的大教育觀得到了切實的體現(xiàn)。

北師大語文教案14

  一、素質(zhì)教育目標

 ?。ㄒ唬┲R教學點:

  1.熟讀課文了解小馬馱麥子去磨坊遇到了哪些困難,他是怎么想,又是怎么做的,理解本課重點詞語和句子,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字:匹 蹦 半 麥 如 周 伯 昨 伴 甩 啦。

  詞:伯伯 伙伴 麥子 難為情 昨天 四周 如果 連蹦帶跳。

  句中體會詞意

  (1)小馬聽了老牛的話,立刻跑到河邊。

 ?。?)小馬聽了松鼠的話,連忙收住腳步。

 ?。ǘ┠芰τ柧汓c:

  用學過的偏旁部首分析記憶字形。用“如果”“四周”造句,比較“立刻”“連忙”兩詞的意思并會運用,通過觀察圖再讀課文,訓練學生讀書說話的能力。

 ?。ㄈ┑掠凉B透點:

  通過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教學生懂得遇到問題不能光聽別人說,要自己動腦筋,進行獨立思考,并勇于實踐,從實踐中去尋求問題的答案。

  二、重點、難點

  理解老馬對小馬說的話的意思,分角色朗讀課文,學會生字及詞語。

  解決方法:通過熟讀討論,查字典。

  三、課時安排

  3課時。

  四、學生活動設(shè)計

  1.利用字典識字,掌握字的音、形、義。

  2.通過多種讀書形式,熟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及老馬說的話的意思。

  3.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進行交流。

  五、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ㄒ唬┱勗拰胄抡n板書課題:

  我們上一課學的是什么?(《狐貍和烏鴉》)同學們喜歡嗎?今天我們再學一篇童話故事:板書課題。

 ?。ǘ┏踝x課文解決字音,了解故事內(nèi)容:

  1.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讀準字音、正音,理解字義。

  2.自由讀課文2遍,思考:這篇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ㄈ┌炊螌W習課文:

  1.指名讀第一段,想一想老馬和小馬住在什么地方?

  理解:“馬棚”(養(yǎng)馬的地方)、一匹。

  2.自由讀第二自然段思考:從老馬和小馬的對話中你知道了什么?(小馬長大了,很愿意幫媽媽做事。)(從“您”看出小馬不但愛勞動,而且有禮貌。)

  3.分角色朗讀。

  4.換詞理解“連蹦帶跳”換“一蹦一跳”“蹦蹦跳跳”等。

  第二課時

  學習三至六段

 ?。ㄒ唬┲该x第三自然段到第六自然段。

  思考:小馬馱著麥子到磨坊去,遇到了什么困難?它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并勾畫出有關(guān)詞句。

  1.小聲讀第三段想一想小馬來到河邊為什么為難了呢?它想什么?

  理解“去路”(往前走的路)“擋住了去路”就是沒法再往前走。

  2.指導朗讀小馬說的話。

  3.自由讀四—六自然段想:小馬過了河它是怎么做的?老牛說河水淺,松鼠說河水深,它們說得對不對?為什么?

  4.自由讀第四段想:小馬問老牛,老牛怎么說?

  5.指名讀第五段,從“小馬聽了老牛的話,立刻跑到河邊——”說明什么?(小馬沒有動腦筋。輔助句:從哪個詞看出來的?立刻。)

  為什么老牛和松鼠說的不同?

  看投影中小河、老牛、松鼠形象的比較(它們的身體條件不同老牛整體高大,而松鼠個子小,用上“因為……所以……”把這個問題說清楚)

  6.指名讀第六段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小馬連忙收住腳步,不知道怎么辦才好”這句話的意思。

  比較:下列兩句話

 ?。?)小馬聽了老牛的話,立刻跑到河邊。

  (2)小馬聽了松鼠的話,連忙收住腳步。

  體會“立刻”“連忙”的意思,都含有快的意思說明什么?(小馬沒有動腦筋)

  小馬聽了老牛和松鼠的話后表現(xiàn)得怎樣?

  7.指導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四—六段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小馬問老牛的話用疑問的語氣讀,老牛的回答用平靜的語氣。

  (2)松鼠的話后邊是感嘆號,讀得急促,聲音高、速度快些。第二個“別過河”語氣加重。

 ?。?)“小馬吃驚地問”,表示害怕緊張。

 ?。?)小馬嘆了口氣是拿不定主意、無可奈何,要讀輕緩。

  第三課時

 ?。ㄒ唬┲该x第七段想:

  1.小馬的媽媽是怎么說的?媽媽的話是什么意思?你從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2.自由讀,畫出小馬媽媽說的話。

  3.齊讀這句話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不要聽了別人一說就相信是真的,一定要自己動腦去想,再親自試一試。因為別人是根據(jù)他自己的情況判斷的,別人說的對不對要想一想實踐一下才能得出正確的結(jié)論。)

 ?。ǘ┳杂勺x第八自然段想:

  小馬是怎么過河的?(結(jié)合看插圖)它感覺怎樣?

  1.邊讀邊畫出小馬感受的話。

  2.小馬的這種感受是怎么來的?(讀句子)

  (三)指導朗讀七、八段。

  媽媽的話讀得親切小馬的話用難為情的語氣。

 ?。ㄋ模┲该x全文。

  1.這個故事講了什么事?

  2.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ㄎ澹┎贾米鳂I(yè)。

  1.抄寫課后詞語。

  2.用“四周”“如果”造句。

  3.比較“立刻”“連忙”相同的意思。

  4.分角色朗讀課文。

  六、板書設(shè)計

  19 小馬過河

  1.匹 蹦 半 麥 如 周 伯 昨 伴 甩 啦

  19 小馬過河

  2.老馬 老牛 松鼠 小馬

  能幫媽媽做事嗎很愿意

  為難 水很淺

  連忙 水很深 動腦試試

  難為情: 既不像…… 也不像…… (正確答案)

北師大語文教案15

  1.走近作者

  梁啟超,我國近代資產(chǎn)階級改良主義者、學者、散文家。字卓如,號任公,別號飲冰室主人。曾師從康有為,與他一起成為我國近代維新派代表人物,并一起領(lǐng)導了著名的“戊戌變法”。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遺《飲冰室合集》共計149卷,10 00余萬字,被譽為中國“百科全書式”的巨人。

  2.主題解說

  本文用擺事實、講道理的方法論述了一個深刻的道理:人生最大的痛苦是未盡到責任,人生最大的快樂是盡到了責任。同時告訴我們,必須要對國家、社會、家庭乃至自己勇于擔負責任,這樣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

  3.重點突破

  (1)課文為什么在第1自然段不直接提出觀點,而先否定其他答案?

  提示:因為把貧、失意、老、死當作人生最大的痛苦,正是許多人的想法。如果否定了這些答案,讀者就會尋找新的答案。否定其他答案,再提出自己的觀點,就不會顯得突兀,有水到渠成之妙。以設(shè)問開頭,還能引發(fā)讀者思索,激起讀者的共鳴。

  (2)在作者筆下,“最苦”與“最樂”之間是什么關(guān)系?依據(jù)是什么?

  提示:兩者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未盡責等于痛苦,盡責等于快樂,相輔相成。依據(jù)是“一日應盡的責任沒有盡,到夜里頭便是過的苦痛日子;一生應盡的責任沒有盡,便死也帶著苦痛往墳墓里去”“翻過來看,什么事最快樂呢?自然責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樂事”。

  4.難點攻克

  為什么文章的第一部分只談痛苦就用了兩個自然段,而第二部分痛苦和快樂都談了卻只用一個自然段?

  提示:只要看一看“盡責任是人生最大的快樂”這個分論點的論據(jù)就不難明白,第二部分中的痛苦是作者針對“盡責任是人生最大的快樂”這個分論點提出的。

  論據(jù)是“從苦中得來的樂才算真樂”。原來,作者所談的快樂是與痛苦分不開的,或者說是建立在痛苦的基礎(chǔ)之上的。正因為這樣,在談快樂的時候就必須聯(lián)系到痛苦。也正因為這樣,在談痛苦的時候就必須聯(lián)系到快樂。第一部分已經(jīng)用不少筆墨談痛苦。那么,第二部分來談快樂就無須再多用筆墨,而只要說清快樂與痛苦的關(guān)系就可以了。

  5.結(jié)構(gòu)圖解

  6.學法點津

  如何找準文章的中心論點

  把握議論文的中心論點,是閱讀議論文的關(guān)鍵,也是中考議論文的必考題型之一。

  【典型例題】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參考答案】人生最大的痛苦是未盡到責任,人生最大的快樂是盡到了責任。

  【技法點睛】論點應該是明確的判斷,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陳述,在形式上應該是完整的句子。有的文章標題就是中心論點,有的文章開頭就提出中心論點,有些文章的中心論點則在文末,有些文章則是在論述的過程中提出中心論點,也有些文章的中心論點不是一目了然,是要通過歸納概括才能得出來的。

  《最苦與最樂》教學實錄

  一、課題釋疑理內(nèi)容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最苦與最樂>。之前,大家已經(jīng)閱讀了課文,我想先問問大家,發(fā)現(xiàn)課文標題的特點沒有?

  生1:是一個并列短語。

  生2:前后兩個詞語之間意思相反。

  師:像這樣的標題大家還見過嗎?

  生3:本冊還有一篇課文《重復與變化》。

  師:大家覺得這樣的標題好嗎?生4:很好!很引人注目。生5:能夠引起讀者對內(nèi)容的思考,思考它們之間有什么關(guān)系。師:它們之間是有一定的關(guān)系,如果我們將這個題目改為“樂從苦中來”,行不行?

  生6:不行,文章并不是寫苦與樂的關(guān)系的。

  師:那就改成“苦與樂”,可以Ⅱ巴?生7:也不行,改后的題目太寬泛了。作者談的不是一般的“苦與樂”,而是苦與樂的典型情況,也就是“最苦”和“最樂”的事。

  生8:實際上就是告訴我們最苦和最樂的事各是什么。

  師:作者認為最苦與最樂的事到底是什么呢?

  生9‘:最苦的事是未盡責任,最樂的事是盡了責任。

  師:你怎么知道的呢?文中能找到證據(jù)嗎?

  生10:第l段開頭寫到“我說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著一種未來的責任”。第3段開頭寫到“自然責任盡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樂事”。師:看來最苦與最樂的事都與責任有關(guān)系。(板書:未盡——責

  任——攝苦;盡一責任——最樂。)看來題目不能改了,改了與文章內(nèi)容不太相符。那將題目改成“最樂與最苦”,總可以吧?

  生11:還是不能改,因為文章的順序是先寫最苦,后寫最樂。師:除了順序原因外,還有其他原因嗎?

  生12:一般說先苦后甜,先寫苦,再寫樂,符合人們的思維規(guī)律。生13:這種“最苦”,一般的人不容易體會,放在前面寫引入注意些。師:俗話說,快樂易寫,痛苦難描,所以作者將“最苦”先寫,重點寫。那文章到底哪些地方寫“最苦”,哪些地方寫“最樂”呢?

  生14:第l、2段寫最苦,第3段寫最樂。

  師:第4、5兩段是在寫什么呢?(生概括不上來。)請同學們一起將這兩段文字再默讀一遍吧!生15:進一步論述人應該勇于承擔責任,不能逃避責任。

  師:這與課題有關(guān)系嗎?

  生16:這是對文章中心論點的深化,道出了作者的寫作目的。二、文本解讀觸心靈

  師:通過大家對文題的審讀,我們基本了解了課文內(nèi)容,但是這不算讀懂了課文。真正讀懂課文還得走進作者的思想,走進作者的情感,從文中讀出自己的影子來。怎么讀出自己的影子來呢?比如老師讀“責任是要解除了才沒有,并不是卸了就沒有”這句話,就想到我今天上這節(jié)課,這么多老師來聽課,給了我壓力,我就有了一種責任。要是我推掉這節(jié)課,身體可能會輕松些,但是我就會擔心其他老師們會怎樣評價我,也許就有人

  說:他還是骨干教師呢!這樣一種良心的不安可能就背負一學期,甚至更長的時間。要是今天的課同學老師都滿意,我想我也會快樂好長時間。所謂讀出自己的影子,就是把自己放到文中,和作者感情共鳴,和作者思想碰撞,就是邊讀書邊想文中所說的有沒有道理。下面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找準某一處細細品味,看是否能讀出自己的影子,待會我們一起來分享。

  (生活動后交流。)

  生1:“該做的事沒有做完,便像是有幾千斤重擔子壓在肩頭”這句話很形象。上周老師布置的作業(yè)我沒有完成,就總是擔心老師找我、罰我,害怕老師當眾批評我,可謂是戰(zhàn)戰(zhàn)兢兢!

  師:你是應盡的責任沒盡到,所以苦了。

  生2:讀“答應人做一件事……”這段話,我深有感觸。上學期放假的時候,我們幾個同學約定出去好好輕松一下??山Y(jié)果父母以不安全為由怎么也不讓我出來,于是我失約了。我覺得很沒面子,都怕見到這幾個同學了。

  師:守誠信是一種責任。

  生3:我對這句話不太贊同,“人生沒有苦痛,若有苦痛,當然沒有比這更加重的了”。我想要是一個人得了重病,生不如死又無法治愈,那應該比這更痛苦吧!

  生4:我不贊成,生老病死的痛苦乃人生難免的事,想穿了也就無所謂了。但是沒盡責任的痛苦是人為造成的,是心理的苦,無法排解。身體的苦只是身體疼痛罷了,那種良心的煎熬才是真苦。

  師:這說明心里的苦大于身體的苦。

  生5:“從苦中得來的樂,才算是真樂?!蔽易蛱焱砩蠟榱艘粋€數(shù)學題熬夜至十二點鐘了,幾次都想放棄了,但是苦思冥想做完了以后,產(chǎn)生了一種成就感,特別快樂!生6:“自然責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樂事?!蔽矣X得我們學習就是盡責任。一學期結(jié)束了,期末考試又考得好,這就是我們學生最大的快樂了。像班上的趙俊年同學,我想他一定很快樂!

  師:你說了不算,我們聽聽他自己怎樣說。

  (生笑。)

  生7:我有時也不快樂,就是作業(yè)沒有做完的時候。不過有一件事曾使我感到最快樂:今年春季開學的時候,我坐在窗邊,發(fā)現(xiàn)玻璃破了,寒風直往教室里灌,我想可能是我在上學期放假的時候忘記了關(guān)窗,所以玻璃被風吹破應是我的責任。隨后,老師重新排了座位,我沒有坐在窗邊,但是看到坐在窗邊的同學忍受著寒冷,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第二天,我把這塊玻璃補上了,看到同學們不再寒冷,我心里真的感到很快樂。

  (掌聲。)

  師:趙俊年是個勇于承擔責任的同學,值得我們學習。

  苦樂有時是相輔相成的,俗話說苦盡甘來,先苦后甜,苦中作樂,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當然樂的時候也不能忘形,否則就會樂極生悲!三、寫法探究析特點

  師:通過交流,我想大家應該形成了共識,大家一起說說,最苦的事是——

  生(眾):未盡責任。師:最樂的事是——生(眾):盡了責任。師:那么作者是怎樣把這么大

  的話題說得入情入理,讓我們感同身受呢?請大家再挖掘一下課文,找一找你最喜歡的一個詞、一句話、一段文,看能不能從寫作上分

  析一下,作者是怎樣來寫的呢? (生活動。)

  師:我們來聽聽同學們的發(fā)現(xiàn)。生1:文章開頭運用自問自答的形式,就像與讀者促膝談心,讀起來很親切。

  師:這是設(shè)問的句式,也是一種修辭方法。還有一種句式容易和它混淆,文中出現(xiàn)過嗎?

  生2:在最后一段里面有:“那責任自然壓在你頭上,如何能躲?”這是用了反問,起到強調(diào)作用,意思就是不能躲。

  師:還有其他發(fā)現(xiàn)嗎?

  生3:文中還多處引用了古語、俗語,使文章很有說服力。例如“如釋重負”、“心上一塊石頭落了地”就非常形象地論述了盡了責任是人生的一件樂事。

  師:引用古語、俗語、名人語錄來講道理,就叫作道理論證;用到的這些詞語、句子就叫作道理論據(jù)。生4:第四段也用到了道理論證,論述了君子終生都在盡責任。師:這里面還有其他論證方法嗎?生5:還有舉例論證,舉了圣賢豪杰、仁人志士的例子。

  師:其實我們從文章的課題就能感受到這篇文章最主要的論證方法,大家發(fā)現(xiàn)了嗎?

  生6:對比論證。

  師:運用多種論證方法把道理講透徹是這篇文章的特點。大家還能從語言上作些發(fā)現(xiàn)嗎?

  生7:語言非常形象。例如文章第二段開頭,把那種未盡責任的心理刻畫得惟妙惟肖,就好像是寫我們自己一樣。

  師:那你把這段讀讀看,要讀出這種形象感來。

  (生讀。)

  生8:文章還有很多口語化的語言,例如“翻過來看”、“罷了”、“到底”等詞,把非常嚴肅的話題變得很親切,讓讀者容易接受。

  生9:文章的語言也非常準確,例如“大抵天下事”,作者就沒

  說所有天下事,避免了絕對化。四、你說我說明責任

  師:梁啟超是清朝末年至民國初年中國文壇上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他提倡的文學革命開辟了中國近代文學的新局面。他被譽為中國近代著名的政治家、啟蒙思想家、教育家、史學家、文學家,在他五十七年的人生歷程中,承擔著民族、國家、社會的責任,‘可以說經(jīng)受著苦難,也享受著快樂!那么在我們的生活中,責任究竟有些什么呢?

  我看到很多同學的父母每天等在校門口,接自己的孩子回家,我想他們把這種等待化為了一種責任;晚上放學回家,他們必然會準備好熱騰騰的飯菜,這是把對孩子的服務當成了一種責任:每天早上,他們又把洗凈的衣服放在孩子的床頭,這是把對孩子的關(guān)愛當成了一種責任。責任并不是抽象的,它其實體現(xiàn)在點滴的生活細節(jié)中。同學們感受到了自己身上的責任了嗎?生1:責任是一筆不茍地完成老師每天布置的作業(yè),責任是每節(jié)課上回應著老師的指導積極地思考,責任還是每一次考試考出滿意的分數(shù)。

  生2:責任是早晨離開家時給父母一個平安的承諾,責任是每天回到家里給父母一個感激的微笑,責任還是懂得用優(yōu)異的成績回報父母。師:有首歌寫道:“說句心里話,我也想家,家中的老媽媽已是滿頭白發(fā)。說句那實在話,我也有愛,常思念那個夢中的她,夢中的她。來……既然來當兵,來……就知責任大,你不扛槍,我不扛搶,誰保衛(wèi)咱媽媽誰來保衛(wèi)她,誰來保衛(wèi)她!'是啊,正是這種責任才保證了社會的平安,才構(gòu)建了社會的和諧。相信同學們通過本課的學習,對責任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切實感受到了自身的責任,那么就讓我們在盡責的同時感受人生的最樂吧!

  《最苦與最樂》說課稿

  一、說教材

  《最苦與最樂》是語文版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三篇課文。本單元是學生語文中接觸到的第一個議論文單元,在整套教材中,議論文單元也是比較少的。因此,本單元對于學生學習議論文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通過本單元的教學,要引導學生明確議論文三要素,學會在具體的閱讀中掌握作者在文章中提出的觀點或主張是什么,對這個觀點或主張?zhí)岢龅睦碛苫蛞罁?jù)是什么,理由和觀點之間的聯(lián)系方式是怎樣的?!蹲羁嗯c最樂》是一篇論證嚴密的議論文,作者從責任之盡與未盡,談人生的最苦與最樂,鼓勵人們勇于負責,學習待人處事的正確態(tài)度。文章在結(jié)構(gòu)上論證嚴密,語言流暢而又凝練,同時給人以思想品德的教育——對國對民的責任感。

  據(jù)此,我確定的教學目標是:1、知識能力目標,在掌握有關(guān)議論文知識的基礎(chǔ)上理解文章內(nèi)容,理清脈絡,學習文章流暢而又凝練的語言。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2、人文教育目標,責任的話題是嚴肅的,要讓學生在對苦與樂的討論中,培養(yǎng)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的責任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二、說教法

  由于學生剛接觸議論文,我設(shè)想在教學中,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基礎(chǔ)上,引導學生掌握文章的觀點和基本內(nèi)容,理清文章結(jié)構(gòu)。采用討論、指導朗讀、語言欣賞等方法,啟發(fā)學生的思維,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探究以及創(chuàng)新的精神。

  《初中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币虼嗽诮虒W本文,我設(shè)想讓學生通過與文本的對話,與老師的對話,以及學生間的對話等方式,引導學生解讀文本,獲得啟迪。

  三、說學法

  討論法是一種群體立體式交流過程,也是一種內(nèi)涵豐富,有挖掘潛力、集思廣益的學法。教學本文,教師利用精心設(shè)計的問題,引導學生各抒已見,互相評價、啟發(fā)、補充,通過討論來解決問題,從而實現(xiàn)教學目標。

  四、說教學設(shè)計

  本課的教學設(shè)計為兩課時,先說第一課時。

  首先,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導入新課。

  ○1播放多媒體課件(抗洪救災中的武警戰(zhàn)士,“非典”肆虐時期的醫(yī)護人員,尤其是今年冰雪災害、抗震救災中的解放軍戰(zhàn)士)。讓學生明白,人必須負責任,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負責任。如此激發(fā)學生與作品的共鳴。

  接著要求學生交流課前搜集到的有關(guān)梁啟超的資料,讓學生了解作者的經(jīng)歷、思想。

  第二步,教師范讀,以情激情。

  本文流暢凝練的語言,嚴肅深刻的論點,對于八年級的學生來說并不易把握。教師聲情并荗、慷慨激昂的朗讀,對學生的理解課文大有裨益。

  第三步,師生對話,理清結(jié)構(gòu)。

  多媒體課件展示問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人生最大的痛苦。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人生最大的快樂。人生應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不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學生默讀課文后填寫答案。根據(jù)答案再次探討,理清文章結(jié)構(gòu)。

  第四步,課堂提問,把握文章主要內(nèi)容。

  先學習1、2自然段。

  教師設(shè)計如下問題,引導學生默讀課文,理解掌握。

  a、作者運用設(shè)問,“人生什么事最苦呢”,提到了哪些事?它們是最苦的嗎?

  b、接著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見解,人生什么事最苦呢?

  c、為什么“身上背著一種未了的責任”最苦呢?

  d、一篇好的議論文,為了增加可信度和說服力,必須適時適度舉例,請找出相關(guān)事例。

  接著學習第二部份。

  問題提出:

  a、什么事最快樂呢?

  b、作者作者了哪些古語、俗語來論證觀點?

  指導學生朗讀這段,從中獲得答案。

  再學習最后一部份。

  通過如下問題啟發(fā)學生思考:

  a、找出作者引用的名言,并想想這一些話要說明什么。

  b、為什么仁人志士的憂國憂民,諸圣諸佛的悲天憫人是樂而不是苦呢?

  c、最后一段說明了什么內(nèi)容?作者為什么這樣說?找出文中的句子加以說明。

  小結(jié):通過這些分析,我們明白了作者的觀點:未盡責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盡責任是人生最大的快樂。

  以上是第一課時,通過師生對話,學生與文本的對話,來理解課文內(nèi)容,把握論點。通過這一課時的學習讓學生明確了論點、論據(jù),把握本文“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三個構(gòu)成部份。

  接著說第二課時的教學設(shè)計。

  第一步,讀文本,觸心靈。

  教師啟發(fā)學生:真正讀懂課文,要走進作者的思想,走進作者的情感,從文中找出自己的影子來。大家再次默讀課文,找出感觸最深的地方,談談自己的體會。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安排,意在讓學生通過自己的生活體會,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第二步,探寫法,析特色。

  先引導學生明確本文的論證方法。

  接著引導學生體會文章的語言特色:本文的語言莊重、靈動、流暢、簡潔,能不能找出句子加以體會?

  學生通過再次的品讀課文,交流探討,明確語言特色。

  第三步,你說我說明責任。

  學生結(jié)合生活經(jīng)歷,感受“責任”的意義,培養(yǎng)學生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的責任感,發(fā)揮教材的品德教育功能。

  第四步,名言積累擔責任。

  學生交流關(guān)于“責任”的名言,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

  最后,播放歌曲《說句心里話》,在音樂聲中結(jié)束課程。

【北師大語文教案】相關(guān)文章:

1.北師大語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