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的教案

時間:2022-06-13 18:18:27 教案
  • 《正比例》教學反思 推薦度:
  • 《反比例函數(shù)的圖像》教學反思 推薦度:
  • 數(shù)學六年級《比例尺》教學設計 推薦度:
  • 請客教案 推薦度:
  • 《窮人》教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比例的教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比例的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比例的教案

比例的教案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什么叫做解比例,會根據(jù)比例的性質(zhì)正確地解比例。

  2、培養(yǎng)學生認真書寫和計算的習慣。

  過程與方法:

  經(jīng)歷解比例的過程,體驗知識之間的內(nèi)容在聯(lián)系和廣泛應用。

  情感與價值觀:

  感受數(shù)學知識的內(nèi)在聯(lián)系,體驗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樂趣,培養(yǎng)靈活的思維能力,激發(fā)學習數(shù)學知識的熱情。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解比例

  教學難點:

  解比例的方法。

  教學工具

  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提問

  師:同學們,前面我們學習了比例,

  出示:1、什么叫做比例?2、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是什么?

  (分別指名學生回答)

  2、想一想

  出示比例:3:2=( ):10

  師:你能利用比例的知識說一說括號里應填幾?為什么?

  生:可以根據(jù)比例的意義3:2 =1.5,想( ):10=1.5(15比10等于1.5);還可以根據(jù)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兩個外項的積等于30,想( )×2=30(15乘以2等于30)。

  師:你能快速地說出這個括號里應填幾嗎?

  出示比例:( ):0.5=8 : 2

  師:仔細觀察這兩個比例,其中幾項是已知的?(三項)另一個項是未知的,我們把它叫做(未知項),一般用x表示。根據(jù)什么就可以求出這個未知項?(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

  像這樣,求比例中的未知項,叫做解比例。(課件出示)。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解比例。(板書課題,學生齊讀)

  二、探索新知

  1、出示埃菲爾鐵塔情境圖。

  師:解比例在我們生活中的應用是十分廣泛的,同學們,請看:

  這是法國巴黎最有名的塔叫埃菲爾鐵塔,高度約320米。我國北京世界公園里有這座塔的一具模型,這具模型有多高呢?到北京公園游玩的游客都想知道.你們能幫幫他們嗎?那我們先來看看這道題。

  2、出示例題,教學例2。

  指名學生讀題。

  師:從這道題中你能得到哪些數(shù)學信息?(指名學生回答)

  問:1:10是誰與誰的比?你又能寫出怎樣的數(shù)量關系式?

  學生回答后,課件出示:模型的高度:鐵塔的高度=1:10。

  師:在這個關系式中,誰還是已知的?

  (埃菲爾鐵塔的高度是320米。)

  師:在這個關系式中,我們知道其中的(三項),另一個項不知道,可以設為x,(課件出示)這樣就可以寫出一個比例,誰來說說看?

  課件出示:X:320=1:10

  師:怎樣解這個比例呢?

  引導學生討論后回答:應用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把比例寫成方程。

  師:同學們會解方程嗎?試著把這個方程解出來。

  學生投影展示解比例過程,師適時講解強調(diào)。

  師:我們解答得對不對呢?可以怎樣檢驗呢?引導學生說出可以用比例的意義(把結果代入題目中看看對應的比的比值是否相等.)或用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看看兩個外項的積和兩個內(nèi)項的積是否相等來檢驗。

  師:解比例在生活中的應用十分廣泛,我們來總結一下解決這類問題的一般步驟:(先根據(jù)問題設X——再根據(jù)數(shù)量關系列出比例式——然后根據(jù)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把比例轉(zhuǎn)化為方程——解方程)最后別忘了檢驗噢!(課件出示)。

  師:現(xiàn)在同學們會用解比例的方法來解決問題了嗎?

  3、教學例3

  師:這個比例你會解嗎?出示例3

  師:它與例2有什么不同?(這個比例是分數(shù)形式)應該怎樣解呢?同桌先說一說,然后指名學生說一說你是怎樣解這個比例的。(可以根據(jù)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交叉相乘的積相等把比例轉(zhuǎn)化成方程,然后解方程求出未知數(shù)X)

  師:想一想括號里應填什么?

  師:回顧一下我們是怎樣解比例的?

  學生說完課件出示,強調(diào)最后別忘了檢驗。

  三、鞏固練習

  1、課件出示4道解比例,學生獨立完成,投影展示。

  2、解決問題:教材“做一做”第2題。(學生分析后指名學生板演,其他練習本上獨立完成,然后集體訂正)

  3.你知道嗎?

  偵探柯南之神秘腳印

  四、布置作業(yè)

  課下,和小組成員想辦法測量出我們學校旗桿的高度!

  五、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那些新的收獲?

  學生暢所欲言。(什么叫解比例?怎樣解比例?)

  板書

  解比例

  求比例中的未知項,叫做解比例。

比例的教案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比例的意義,能應用比例的意義判斷兩個比能否成比例。

  2.在比的知識基礎上引出比例的意義,結合實例,培養(yǎng)學生將新、舊知識融會貫通的能力。

  3.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

  教學重點:比例的意義。

  教學難點:找出相等的比組成比例。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舊知鋪墊

  1.什么是比?

 ?。?)一輛汽車5小時行駛300千米,寫出路程與時間的比,并化簡。

 ?。?)小明身高1.2米,小張身高1.4米,寫出小明與小張身高的比。

  2.求下面各比的比值。

  12 :16 1/3 :2/54.5 :2.7 10 :6

  二、探索新知

  1.課件出示課本情境圖。

 ?。?)觀察課本情境圖。(不出現(xiàn)相片長、寬數(shù)據(jù))

 ?、僬f一說各幅圖的情景。

 ?、趫D中圖片有什么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

 ?。?)你知道這些圖片的長和寬是多少嗎?

  (3)這些圖片的長和寬的比值各是多少?

  A.6 ∶4=B.3∶2= C.3∶8 = D.12∶8=E.12∶2=

 ?。?)怎樣的兩張圖片像?怎樣的兩張圖片不像?

 ?、貲和A兩張圖片,長與長、寬與寬的比值相等,12∶6=8∶4,所以就像。

  ②A長與寬的比是6∶4,B長與寬的比是3∶2,6∶4=3∶2,所以就也像。

  2.認一認。

  圖D和圖A兩張圖片,長與長、寬與寬的比值相等,圖A和圖B兩張圖片

  長和寬的比值相等。

  板書:12∶6=8∶4 6∶4=3∶2

  (5)什么是比例?

  板書: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從比例的意義我們可以知道,比例是由幾個比組成的?這兩個比必須具備什么條件?因此判斷兩個比能不能組成比例,關鍵是看什么?如果不能一眼看出兩個比是不是相等的,怎么辦?

  比例是由兩個相等的比組成的。在判斷兩個比能不能組成比例時,關鍵是看這兩個比是不是相等。如果不能一眼看出兩個比是不是相等,可以先分別把兩個比化簡以后再看。

 ?。?)比較“比”和“比例”兩個概念。

  上學期我們學習了“比”,現(xiàn)在又知道了“比例”的意義,那么“比”和“比例”有什么區(qū)別呢?

  比是表示兩個數(shù)相除,有兩項;比例是一個等式,表示兩個比相等,有四項。

 ?。?)找比例。

  在這四副圖片的尺寸中,你還能找出哪些比可以組成比例?學生猜想另外兩副圖片長、寬的比值。求出副圖片長、寬的比值,并組成比例。 如:3∶2 =12∶8 6∶4= 12∶8

  3.下表是調(diào)制蜂蜜水時蜂蜜和水的配比情況,根據(jù)比例的意義,你能寫出比例嗎?

 ?。?)把組成的比例寫出來。

  (3)說一說你是怎么寫的,一共可以寫多少個不同的比例。

  4. (1)仔細觀察下面的比例,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板書:12∶6=8∶4 6∶4=3∶23∶2=15∶10 10∶2=15∶3 12×

  4=6×8 6×2=4×3 3×10=2×15 10×3=2×15

  發(fā)現(xiàn):在比例里,兩個內(nèi)項的積等于兩個外項的積。如果把比例寫成分數(shù)形式,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就是等號兩端分子和分母分別交叉相乘,積相等。

 ?。?).淘氣的發(fā)現(xiàn)你同意嗎?請你寫出幾個比例驗證一下。 如:3∶2 =12∶8 6∶4= 12∶8

  三、鞏固練習

  1.練一練第3題。應用比例內(nèi)項的積與外項的積的關系,判斷下面哪幾組的兩個比可以組成比例,并寫出組成的比例。

  2.練一練第4題。下面各表中相對應的兩個量的比能否組成比例?把能組成的比例寫出來。

  四、課堂小結。

  (1)什么叫做比例?

 ?。?)一個比例式可以改寫成幾個不同的比例式?

 ?。?)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是什么?

  板書設計

  比例的認識

  12∶6 = 8∶4 可以寫成12/6=8/4

  內(nèi)項

  外項

  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

  兩個內(nèi)項的積等于兩個外項的積。

  把比例寫成分數(shù)形式,等號兩端分子和分母分別交叉相乘,積相等。

比例的教案3

  整體感知

  本課主要復習比和比例的意義與性質(zhì)、比例尺的知識。

  本節(jié)課知識的呈現(xiàn)是這樣的:教材先把比和比例的意義和性質(zhì)歸納整理成表,通過對比使同學們弄清比和比例的概念,再通過“說一說”、“想一想”、“做一做”等形式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其中,求比值和化簡比是同學們?nèi)菀谆煜l(fā)生錯誤的地方,復習時應從“一般方法”和“結果”兩方面加以比較,以便使同學們形成清晰的概念,掌握“比較”的學習方法。

  在復習比例尺時,要使同學們理解比例尺實際上是一個比,是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著重訓練同學們能夠應用比例的知識,求出平面圖的比例尺以及根據(jù)比例尺求出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

  教學內(nèi)容:教材第101—103頁,完成第101—102頁和第103頁上面的“做一做”,練習二十二的第1—9題。 素質(zhì)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理解比和比例的意義和及性質(zhì)。

  2.理解比例尺的含義。

 ?。ǘ┠芰τ柧汓c

  1.會化簡比和求比值,會解比例。

  2.能正確地解答有關比例尺的應用題。

 ?。ㄈ┑掠凉B透點

  引導同學們探索知識間的聯(lián)系,激發(fā)同學們學習興趣。 教學步驟

  一、基本訓練

  二、歸納整理

  1.比和比例的意義及性質(zhì)

 ?。?)教師引導同學們回憶所學知識并完成下表:

  (2)說一說,比和分數(shù)、除法有什么聯(lián)系?根據(jù)同學們的回答完成下表:

 ?。?)提問:比的基本性質(zhì)有什么作用?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呢?

  引導同學們小結幾種比的化簡方法:

 ?、僬麛?shù)比化簡,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除以它們的最大公約數(shù)。

 ?、谛?shù)比化簡,一般是把前項、后項的小數(shù)點向右移動相同的位數(shù)(位數(shù)不夠補零),使它成為整數(shù)比,再用第一種方法化簡。

 ?、鄯謹?shù)比化簡,一般先把比的前項、后項同時乘以分母的最小公倍數(shù),使它成為整數(shù)比,再用第一種說法化簡。

 ?、芤部梢杂们蟊戎档姆椒ɑ?,求出比值后再寫成比的形式。

  例2 解比例 12∶x=8∶2

  指名同學們說出解法,教師板書。

  (4)做教材第101頁的“做一做”

 ?、倮顜煾底蛱?小時做了72個零件,今天8小時做了96個零件。寫出李師傅昨天和今天所做零件個數(shù)的比和所用時間的比。這兩個比能組成比例嗎?為什么?

  ②甲數(shù)除以乙數(shù)的商是1.4,甲數(shù)和乙數(shù)的比是多少?

  2.求比值和化簡比

  同學們做完后,組織同學們比較求比值和化簡比的區(qū)別,并整理成下表:

 ?。?)完成教材第102頁“做一做”的題目,做完后集體訂正。

  3.比例尺

 ?。?)教師出示一張中國地圖,讓同學們觀察后提問:

 ?、谑裁唇凶霰壤??這個比例尺的含義是什么?(表示實際距離是圖上距離的6000000倍)

  (2)完成教材第103頁上面的“做一做”的題目,做完后集體訂正。

 ?。?)反饋練習

  在一幅地圖上,用3厘米長的線段表示實際距離900千米。這幅地圖的比例尺是多少?在這幅圖上量得A、B兩地的距離是

  2.5厘米,A、B兩地的實際距離是多少千米?一條長480千米的高速公路,在這幅地圖上是多少厘米?

  三、鞏固發(fā)展

  1.填空。

 ?。?)根據(jù)右面的線段圖,寫出下面的比。

 ?、奂讛?shù)與甲乙兩數(shù)和的比是( )。

 ?、芤覕?shù)與甲乙兩數(shù)和的比是( )。

  不變,后項應該( )。如果前項和后項都除以2,比值是( )。

 ?。?)把(1噸)∶(250千克)化成最簡整數(shù)比是( ),它的比值是( )。

 ?。?)如果 a×3=b×5,那么 a∶b=( )∶( )

 ?。?)如果a∶4=0.2∶7,那么a=( )

  (9)甲數(shù)乙數(shù)的比是4∶5,甲數(shù)就是乙數(shù)的( )

  2.選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 )里。

 ?。?)1克藥放入100克水中,藥與藥水的比是( )。①1∶99 ②1∶100 ③1∶101 ④100∶101

比例的教案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正確判斷應用題中涉及的量成什么比例關系.

  2.使學生能利用正、反比例的意義正確解答應用題.

  3.培養(yǎng)學生的判斷推理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能正確判斷應用題中的數(shù)量之間存在什么樣的比例關系,并能利用正反比例的意義來列出含有未知數(shù)的等式,從而正確利用比例知識解答應用題.

  教學難點

  利用正反比例的意義正確列出等式.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課件演示:比例的應用)

  (一)判斷下面每題中的兩種量成什么比例關系?

  1.速度一定,路程和時間.

  2.路程一定,速度和時間.

  3.單價一定,總價和數(shù)量.

  4.每小時耕地的公頃數(shù)一定,耕地的總公頃數(shù)和時間.

  5.全校學生做操,每行站的人數(shù)和站的行數(shù).

 ?。ǘ┮胄抡n

  我們已經(jīng)學過了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還學過了解比例,應用這些比例的知識可以解決一些實際問題.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比例的應用.

  教師板書:比例的應用

  二、新授教學.

 ?。ㄒ唬┙虒W例1(課件演示:比例的應用)

  例1.一輛汽車2小時行駛140千米,照這樣的速度,從甲地到乙地共行駛5小時.甲乙兩地之間的公路長多少千米?

  1.學生利用以前的方法獨立解答.

  140÷2×5

  =70×5

 ?。?50(千米)

  2.利用比例的知識解答.

 ?。?)思考:這道題中涉及哪三種量?

  哪種量是一定的?你是怎樣知道的?

  行駛的路程和時間成什么比例關系?

  教師板書:速度一定,路程和時間成正比例

  教師追問:兩次行駛的路程和時間的什么相等?

  怎么列出等式?

  解:設甲乙兩地間的公路長 千米.

 ?。?/p>

  2 =140×5

  =350

  答:兩地之間的公路長350千米.

  3.怎樣檢驗這道題做得是否正確?

  4.變式練習

  一輛汽車2小時行駛140千米,甲乙兩地之間的公路長350千米,照這樣的速度,從甲地到乙地需要行駛多少小時?

 ?。ǘ┙虒W例2(課件演示:比例的應用)

  例2.一輛汽車從甲地開往乙地,每小時行70千米,5小時到達.如果要4小時到達,每小時要行多少千米?

  1.學生利用以前的方法獨立解答.

  70×5÷4

  =350÷4

 ?。?7.5(千米)

  2.那么,這道題怎樣用比例知識解答呢?請大家思考討論:(投影出示)

  這道題里的路程是一定的,_________和_________成_________比例.

  所以兩次行駛的_________和_________的_________是相等的.

  3.如果設每小時需要行駛 千米,根據(jù)反比例的意義,誰能列出方程?

  4 =70×5

 ?。?7.5

  答:每小時需要行駛87.5千米.

  4.變式練習

  一輛汽車從甲地開往乙地,每小時行70千米,5小時到達.如果每小時行87.5千米,需要幾小時到達?

比例的教案5

  教學目標:

  1、理解比例尺的意義,會根據(jù)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求比例尺;會根據(jù)圖上距離和比例尺求出實際距離。

  2、理解比例尺的應用,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比例尺的意義

  教學難點:用方程求實際距離

  教具準備:中國、浙江地圖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同學們,你們會畫長方形嗎?

  現(xiàn)在請大家在本子上畫一個長20米,寬8米的長方形你能嗎?怎么辦?

  我們在繪制地圖和其它平面圖形的時候,要把實際距離縮?。ɑ驍U大)一定的倍數(shù)后再畫到紙上,這時就要涉及到一種新的知識比例尺。

  二、教學新課:

  1、出示例1。一條步行街,長240米,在平面圖上用12厘米的線段來表示。求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

  (1)根據(jù)題意,寫出比。

  (2)單位不同,要化成相同單位以后,再化簡比。

  12厘米:240米

  =12厘米:24000厘米

  =12:24000

  =1:20xx(或)

  2、揭示比例尺的意義。

  (1)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叫做比例尺。

  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

  或:=比例尺

  為了計算方便,通常把比例尺寫成前項(或后項)是1的比。

  上題中的比例尺可以寫為:

  由上面關系式,已知其中兩個條件,能否求出第三個關系式?(請學生說出其它兩個關系式)

  3、教學例2。

  在比例尺是1∶30000000的地圖上量得上海到北京的距離是3.5厘米,上海到北京的實際距離大約是多少千米?

  (1)思考:怎樣根據(jù)比例尺的數(shù)量關系求出實際距離。

  (2)請學生試一試,有幾種不同的方法?(做后對照書本。)

  (3)如不用方程解可怎么做?

  4、試一試。P55

  三、鞏固練習:

  練一練1、2、3、4題

  四、小結。

  1、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

  2、劃出書中概念。

  3、熟記三個數(shù)量關系。

  五、《作業(yè)本》第24頁。

比例的教案6

  教學目標

  1.經(jīng)歷從具體實例中認識成正比例的量的過程,初步理解正比例的意義,學會根據(jù)正比例的意義判斷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2.在認識成正比例的量的過程中,初步體會數(shù)量之間相依互變的關系,感受有效表示數(shù)量關系及其變化規(guī)律的不同數(shù)學模型,進一步培養(yǎng)觀察能力和發(fā)現(xiàn)規(guī)律的能力。

  3.進一步體會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增強從生活現(xiàn)象中探索數(shù)學知識和規(guī)律的意識。

  教學重點

  正確理解正比例的意義,并能準確判斷成正比例的量。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思考發(fā)現(xiàn)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的變化規(guī)律,概括出正比例關系的概念。

  教學資源

  學生已學過一些常見的數(shù)量關系和計算公式,掌握比和比例的知識。

  預習菜單。

  預習作業(yè)設計

  1.填空

 ?、僖阎烦毯蜁r間,怎樣求速度?()Ο()=速度

 ?、谝阎們r和數(shù)量,怎樣求單價?()Ο()=速度

 ?、垡阎ぷ骺偭亢凸ぷ鲿r間,怎樣求工作效率?()Ο()=速度

  2.預習例1觀察下表,思考下列問題:

  一輛汽車行駛的時間和路程如下:

  時間(時)

  1

  2

  3

  4

  5

  6

  ……

  路程

  (千米)

  80

  160

  240

  320

  4000

  480

  ……

  ①表中有哪兩種量?

 ?、谶@兩種量的數(shù)值分別是怎樣變化的?

 ?、勰惆l(fā)現(xiàn)這兩種量變化有什么規(guī)律嗎?如果看不出規(guī)律的話,可以先寫出幾組相對應的路程和時間的比,求出比值,想想有什么規(guī)律。

  學程設計導航策略調(diào)整反思

  一、揭示題課,認定目標(預設2分鐘)我們學過一些常見的數(shù)量關系,這節(jié)課我們進一步來研究這些數(shù)量關系中的一些特征。通過學習我們要弄清什么樣的兩個量成正比例,怎樣判斷兩種量是否成正比例。

  二、交流合作,提煉建模(預設7分鐘)

  1.出示例1小組交流預習情況。

  2.全班交流匯報,探究新知:

 ?、倮斫狻跋嚓P聯(lián)的量”。

 ?、谟檬阶颖硎韭烦毯蜁r間的變化規(guī)律。

  ③學生看書、質(zhì)疑。揭示路程和時間是成正比例的量。

  3.根據(jù)板書完整地說一說表中路程和時間成什么關系。組織全班交流

  1.引導學生認識:時間變化,路程也隨著變化,這樣的兩種量,就叫做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板書: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實際生活中,還有哪些相關聯(lián)的量呢?跟你的同桌說一說。結合舉例,抓住“隨著”一詞說明:一種量的變化,是因為由另一種量的變化引起的,這樣的兩種量才是相關聯(lián)的量。

  2.引導學生用式子表示路程和時間的變化規(guī)律,教師相機板書:路程/時間=速度(一定)

  3.象這樣的兩種量,它們的關系叫什么?請同學們打開課本,自己獲取有關概念。組織匯報:通過看書,你知道了些什么?還有什么疑問?(老師適時板書)

  4.教師指導學生完整地說一說表中路程和時間的正比例關系。

  三、抽象分析,掌握方法(預設10分鐘)1.圍繞學習菜單完成“試一試”。

 ?、侏毩⑺伎肌?/p>

 ?、谛〗M交流。

  2.全班交流匯報。完整地說說表中總價和數(shù)量成什么關系。

  3.比較例1與試一試,思考并討論,這兩個題有什么共同點?

  4.如果用字母χ和У分別表示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用κ表示它們的比值,用式子怎樣表示正比例關系?

  5.成正比例的量具備哪兩個條件?1.引導學生完整地說說表中總價和數(shù)量成什么關系。

  2.教師相機板書正比例的關系式。

  3.引導學生提煉出成正比例的兩個條件。

  四、分層練習,內(nèi)化提升(預設11分鐘)

  1.完成第63頁“練一練”。學生先獨立思考并作出判斷,再說出判斷理由。

  2.做練習十三第1—3題。第1、2題,學生先算一算,想一想,再交流匯報。第3題學生先畫出放大后的圖形,計算它們的周長和面積,再思考題中的兩個問題。

  3.學生舉例并說明理由。

  先小組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4.判斷并說理?!靶?zhí)叩母叨群退纳砀摺背烧壤?/p>

  1.引導學生有條理地說明判斷的思考過程。

  2.通過討論使學生進一步明白:只有當相關聯(lián)的量中每一組對應數(shù)的比值一定時,這兩種量才成正比例。

  3.生活中哪些量之間存在比例關系?我們學過的數(shù)量關系中,哪些是正比例關系?下面進行一個舉例和說理比賽,各小組至少舉一個正比例關系的例子,并說明理由。組織學生“舉例及說理”交流。

  4.老師也舉了一個正比例的例子,請大家和我作一辯論。

  小張?zhí)叩母叨群退纳砀?。讓學生應用正比例的意義,嘗試著判斷數(shù)量之間的關系,是對正比例意義學習的強化,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應用意識。

  1.學生獨立作業(yè),教師巡視,個別輔導差生。

  2.學生完成作業(yè)后,反饋矯正。

  3.引導學生自我評價課堂學習表現(xiàn)。

  教學反思

  我是這樣預設的,以例1為導路線,通過說、想、聽等環(huán)節(jié)刺激學生的感覺器官,“試一試”完全尊重學生的自主權,根據(jù)學習菜單讓學生獨立完成,講練結合,盡量做到老師少講、精講,時間控制在(15分鐘)左右,學生主栽著整個課堂。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在人的內(nèi)心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鄙贤赀@節(jié)課,我更加深刻的體會到這一點:學習活動的主體是學生,開放型的數(shù)學教師不僅關注學生的智慧生命,還關注學生的情感價值生命。我深信本節(jié)課的后半部分,通過學生自己探索、研究、發(fā)現(xiàn)、人人練習的過程,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比例的教案7

  教學建議

  知識結構

  重難點分析

  本節(jié)的重點是線段的比和比例線段的概念以及比例的性質(zhì)。以前的平面幾何主要研究線段的位置關系和相等關系,從本章開始研究線段及相關圖形的比例關系――相似三角形,這些內(nèi)容的研究都離不開線段的比和比例性質(zhì)的應用。

  本節(jié)的難點是比例性質(zhì)及應用,雖然小學時已經(jīng)接觸過比例性質(zhì)的一些知識,但由于內(nèi)容比較簡單,而且間隔時間較長,學生印象并不深刻,而本節(jié)涉及到的比例基本性質(zhì)變式較多,合分比性質(zhì)以及等比性質(zhì)學生又是初次接觸,內(nèi)容不但多,而且容易混淆,作題不知應用哪條性質(zhì),不知如何應用是常有的。

  教法建議

  1。生活中比例的例子比比皆是,在新課引入時最好從生活實例引入,可使學生感覺輕松自然,容易產(chǎn)生興趣,增加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2。小學時曾學過數(shù)的比及相關概念,學習時也可以復習引入,從數(shù)的比過渡到線段的比,滲透類比思想

  3。這一節(jié)概念比較多,也比較容易混淆,教學中可設計不同層次的題組來進行鞏固,特別是要舉一些反例,同時要注意對相近概念的比較

  4。黃金分割的內(nèi)容要求學生理解,主要體現(xiàn)數(shù)學美,可由學生從生活中尋找實例,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參與感

  5。比例性質(zhì)由于變式多,理解和應用上容易出現(xiàn)錯誤,教學時可利用等式性質(zhì)和分式性質(zhì)來處理

  教學設計示例1

  (第1課時)

  一、教學目標

  1。理解線段的比的概念。

  2。通過與小學知識到比較,初步培養(yǎng)學生類比的數(shù)學思想。

  3。通過線段的比的有關計算,培養(yǎng)學習的計算能力。

  4。通過引言及例1的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對學生進行熱愛愛國主義教育。

  二、教學設計

  先學后做,啟發(fā)引導

  三、重點及難點

  1。教學重點 兩條線段比的概念。

  2。教學難點 正確理解兩條線段的比及應用。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具學具準備

  股影儀、膠片、常用畫圖工具

  六、教學步驟

  【復習提問】

  找學生回答小學學過的比、比的前項和后項的概念。

  (兩個數(shù)相除又叫做兩數(shù)的比,記作 或a:b,其中a叫比的前項,b叫比的后項)

  【講解新課】

  把學生分成三組,分別以米、厘米、毫米作為長度單位,量一下幾何教材的長與寬(令長為a,寬為b)。再求出長與寬的比。然后找三名同學把結果寫在黑板上。如:

  等。

  可以看出,在同一長度單位下,兩條線段長度的比就是兩條線段的比。

  一般地:若a、b的長度分別是m、n(單位相同),那么就說這兩條線段的比是 ,或?qū)懗?,和數(shù)的比一樣,a叫比的前項,b叫比的后項。

  關于兩條線段比的概念,教學中要揭示它的實質(zhì),即 表示a是b的k倍,這是學生已有的知識,較易理解,也容易使學生注意到求比時,長度單位要一致。另外,可組織學生舉例實際生活中兩條線段的比的問題,充分調(diào)動學生聯(lián)系實際和積極思維的能力,對活躍課堂氣氛也很有利,但教師需注意尺度。

  就剛才三組學生做過的練習及問題回答,在教師啟發(fā)和點撥下,讓學生討論或試述兩條線段的比應注意的問題,歸納出:

  (l)兩條線段的比就是它們的長度的比。

  (2)比與所選線段的長度單位無關,求比時,兩條線段的長度單位要一致。

  (3)兩條線段的比值總是正數(shù)。(并不都是正數(shù))

  (4)除了a=b之外, 。 與 互為倒數(shù)。

  例1 見教材P202。

  講解完例1后:

  (l)提問學生AB是 的多少倍, 是AB的多少倍,以加深學生對線段比的逾義的理解。

  (2)給出:比例尺= ,就例1的圖上,若圖距是8cm的兩地,實際距離是多少?

  另外,還可鼓勵學生課后根據(jù)地圖上的比例尺,測量并計算出你所在省會與首都北京的直線距離,從而豐富了知識,激發(fā)了學習興趣。

  例2 見教材P202。

  講解完例2后:

  (l)可改變線段AB的長度,或給出AC、BC的長度,再求這些比,使學生認識這種三角形中邊的比與長度無關。

  (2)常識1:有一銳角是30的直角三角形中,三邊(從小到大)的比為 。

  常識2:等腰直角三角形三邊(從小到大)的比為1:1: 。

  學生掌握了這些常識可有兩點好處:

 ?、僦览?中 以及習題5。l第2題(1)中邊長為4。(2)中的對角線AC=a這些條件實際上都是多余的。

 ?、谶@些題目若改成填空題,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計算。從而提高做題速度。這樣不僅培養(yǎng)了能力,而且在考試中也受益匪淺。

  因此,今后如遇到和此常識有關的知識要反復滲透,反復給學生強調(diào),讓它扎根于學生的下意識中。

  【小結】

  1。兩條線段比的概念以及應注意的問題。

  2。會求兩條線段的比。

  七、布置作業(yè)

  教材P210中2、3。

  八、板書設計

比例的教案8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談話揭題

  上節(jié)課我們復習了比的知識,這節(jié)課我們來復習比例的知識以及用正、反比例的知識解決問題。[板書課題:比和比例(二)]

  ⊙回顧與整理

  1.構建比例知識網(wǎng)。

  通過課前的復習,你了解了比例的哪些知識?(結合學生回答板書知識網(wǎng)絡)

  預設

  生1:我了解了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zhì)。

  生2:我知道了解比例的方法。

  生3:我掌握了判斷兩個比是否能組成比例的方法。

  生4:我理解了正、反比例的意義,并且能判斷兩個量成正比例還是反比例。

  生5:我了解了比與比例的區(qū)別以及正、反比例的區(qū)別。

  ……

  2.復習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zhì)。

  (1)比例的意義是什么?比例的各部分名稱是什么?

  明確:

  ①比例的意義: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诒壤母鞑糠置Q:組成比例的四個數(shù)叫做比例的項。兩端的兩項叫做比例的外項,中間的兩項叫做比例的內(nèi)項。

  (2)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

  明確:在比例里,兩個外項的積等于兩個內(nèi)向的積。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

  (3)解比例。

  根據(jù)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已知比例中的任意三項,都可以求出這個比例中的未知項。求比例中的未知項,叫做解比例。

  (4)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的方法。

 ?、俑鶕?jù)比例的意義判斷,看兩個比的比值是否相等。

 ?、诟鶕?jù)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判斷,看內(nèi)項之積是否等于外項之積。

  3.復習正比例和反比例。

  (1)正比例的意義和關系式是什么?

  意義: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如果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shù)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這兩種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們的關系叫做正比例關系。

  關系式:=k(一定)

  (2)反比例的意義和關系式是什么?

  意義: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如果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shù)的積一定,這兩種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們的關系叫做反比例關系。

  關系式:x×y=k(一定)

比例的教案9

  教學內(nèi)容:人教版六年制小學數(shù)學第十二冊P95-99頁內(nèi)容。

  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在復習活動中讓同學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實際的密切聯(lián)系,培養(yǎng)同學的數(shù)學應用意識,激發(fā)同學勝利學習數(shù)學和自信心和創(chuàng)新意識,滲透事物間是相互聯(lián)系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2、能力目標:通過小組合作整理知識框架,提高學習的系統(tǒng)性,培養(yǎng)同學歸納、總結等自我復習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加強生與生之間的合作學習能力和綜合運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能力。

  3、知識目標:(1)使同學進一步掌握比和比例的意義、性質(zhì),能正確迅速地解比例、化簡比和求比值。(2)進一步理解比例尺的意義,能應用比例尺的知識求出平面圖的比例尺以和根據(jù)比例尺求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

  教學重點:理解比和比例的意義、性質(zhì),掌握關于比和比例的一些實際運用和計算。

  教學難點:能理清知識間的聯(lián)系,建構起知識網(wǎng)絡。

  設計思路:

  擔任了幾年畢業(yè)班的數(shù)學教學,到六年級的下學期,將有一半以上的課程是在復習和整理,保守的復習課讓習題一道道出現(xiàn),讓同學僅僅停滯在"會"的目標上,這復習課究竟應該如何去上好,應該如何讓同學感受學習的快樂和數(shù)學的魅力一直是我們思索的問題。在一次班會課上,同學自身組織了班會活動,他們采用了電視上娛樂節(jié)目的形式,玩得非常高興,一瞬間,我就想,這樣的形式是否可以植入我的數(shù)學課堂?這樣是不是數(shù)學課上的我也可以和班會課一樣成為同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而不是課堂上的"權威"?本著"體現(xiàn)新理念,用活教材,練活習題,激活課堂"的思想,針對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我采用讓同學分組競賽的方法,把復習活動貫穿到課前、課中、課后,讓同學在合作與競爭中理解本課重點,疏通知識脈絡,建構知識網(wǎng)絡,掌握復習方法。

  課前準備:

  1、把同學分成四大組,讓同學給自身組取名(如精靈隊、快樂隊等),把比和比例分成"比和比例的意義"、"比和比例的性質(zhì)"、"求比例和化簡比"、"比例尺"四大塊,讓每一組抽簽確定本組的一個研究主題,然后分組研究本局部的知識包括哪些我們需要掌握的內(nèi)容,有哪些重點和難點,最后擬定五個問題。要求這五個問題反映本組全體同學的水平,它們要能基本概括你們所研究主題的全部內(nèi)容以和重點難點,而且為了本組能取得好成果,提出的問題要有價值,要有一定的考慮性。然后依次向其它小組提問,請他們作答。

  2、教師準備地圖一張、投影片、小黑板若干。

  3、每一小組有一信封,信封內(nèi)裝有比和比例各局部知識名稱和一張白紙。

比例的教案10

  教學目標:

  1、理解成反比例量的含義,能夠正確判斷兩種量之間是否具有反比例關系。

  2、認識事物間的相互關系和發(fā)展變化規(guī)律。

  3、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熱愛數(shù)學的情感。 教學重點:理解成比例的量的含義。

  教學難點:

  有條理地分析兩種量之間的關系是否具有反比例關系。

  教學過程:

  一、 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

  1、昨天,咱們學習了成正比例的量,誰能說說什么叫做成正比例的量?

  2、相關聯(lián)、相對應、比值一定是什么意思?誰來幫我解釋一下!

  3、判斷兩種量是不是成正比例,關鍵抓什么?你能舉出生活中成正比例的量的例子嗎?

  4、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與成正比例的量相反的,在數(shù)學上稱———— 成反比例的量。﹙板書:成反比例的量﹚

  二、 活動體驗,感悟新知。

 ?、?換零錢。

  ① 出示100元面值的人民幣,找同學換成同樣面值的整元零錢,你們會怎么給我換呢?

  a) 隨著學生回答填好下表:

  b) 在換的過程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引導說出什么變了?怎樣變的?什么沒變?

  c)小結:面值變化,換的張數(shù)也隨著變化,面值擴大,換的張數(shù)反而縮小了,面值縮小,換的張數(shù)反而擴大了,但是總錢數(shù)不變。

  d) 你能用式子表示它們之間的關系嗎?〔板書:面值×張數(shù)=總錢數(shù)﹙一定﹚〕

  ② 出示例題。

  把相同體積的水倒入底面積不同的圓柱形杯子。

  1、

  1、你能把上面的表格填完整嗎?

  2、請學生匯報,并說說自己的填表思路。

  3、觀察一下,從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4、小結:底面積增加,高度反而降低,底面積減少,高度反而升高,且相對應的高度和底面積的乘積一定。

  5、怎樣用式子表示它們的關系呢?

  ﹙隨著學生回答板書:底面積×高=體積﹙一定﹚﹚

  3、概括總結。

 ?、俦容^這兩張表,說一說它們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生:表中的兩種量都是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它們的變化規(guī)律是: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shù)的乘積總是一定的。﹚ ②師:像這樣的兩種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誰來說說什么叫做成反比例的量?

 ?、郾容^一下,反比例的意義與正比例的意義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④和同學交流一下,成反比例的量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菹胍幌?,生活中還有哪些成反比例的量?

  6、你們能用一個式子表示出所有的反比例關系嗎?

  7、師小結:數(shù)學上為了統(tǒng)一,規(guī)定用x和 y表示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用k表示它們的乘積﹙一定﹚,反比例關系可以用下面的式子表示:

  X×y=k﹙一定 ﹚

  三、體驗內(nèi)化,應用踐行。

  1、運一批貨物,每天運的噸數(shù)和需要的天數(shù)如下表。

 ?、俦恝俦碇杏心膬煞N量?它們是不是相關聯(lián)的量?

 ?、趯懗鰩捉M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shù)的積,并比較積的大小。 ③說明這個積表示什么。

 ?、鼙碇邢嚓P聯(lián)的兩種量成反比例嗎?為什么?

  2、判斷下面的每題中的兩種量是否成反比例,并說明理由。 ①學校食堂新進一批煤,每天的用煤量與使用的天數(shù)。 ②全班的人數(shù)一定,每組的人數(shù)和組數(shù)。

 ?、蹐A柱體積一定,圓柱的底面積和高。

 ?、堋缎W生作文》的單價一定,總價和訂閱的數(shù)量。 ⑤書的總頁數(shù)一定,已經(jīng)看的頁數(shù)和未看的頁數(shù)。

 ?、薏钜欢ǎ粶p數(shù)和減數(shù)。

 ?、咪伒孛娣e一定,方磚邊長與所需塊數(shù)。

 ?、嗳绻?0÷x=y(tǒng)﹙x≠0﹚y和x成反比例。

比例的教案11

  課題

  比例尺

  教材分析

  本節(jié)內(nèi)容是在比的基礎上教學的,教材首先說明為什么要確定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明確它的意義,并給出比例尺的概念,再結合兩幅地圖比例尺,介紹數(shù)值比例尺和線段比例尺,又通過一個機器的放大圖紙,讓學生認識把實際距離放大的比例尺如何表示。最后說明為了計算方便,通常把比例尺寫成前項或后項為1的比。例1教學線段比例尺改寫成數(shù)值比例尺,為后面比例尺的計算作鋪墊。

  學情分析

  教學時我們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先是引導學生去尋找生活中的比例尺。六年級學生正處于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的過度的階段,因此結合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我設計了需要統(tǒng)一作圖的標準這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感受到比例尺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在本節(jié)課中我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的優(yōu)勢引導學生在生動形象的情境中探究新知。創(chuàng)設富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情境生動有趣的練習情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數(shù)學活動中去。

  教學目標

  (體現(xiàn)多維目標;體現(xiàn)學生思維能力培養(yǎng))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認識比例尺的含義,掌握求比例尺的方法,并能用以解決簡單的求比例尺的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通過小組合作研討,實踐操作,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用數(shù)學眼光觀察生活的習慣。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比例尺的意義。

  教學難點:能熟練解答比例尺的有關問題。

  教法、學法

  學生獨立思考,小組合作,教師引導

  教 學 流 程

  媒體運用

  任務導學

  明確

  任務

  出示:數(shù)值比例尺為1:100000000的中國地圖和線段比例尺為1:500000的北京地圖)你們知道我們的大中國和北京是如何畫在這么小的地圖上嗎?

  老師可以利用地圖和手中的一把直尺很快地告訴大家任意兩地之間的實際距離,你想知道哪兩地之間的距離呢?

  同學們可能有這樣的疑問,老師憑借這把直尺是如何知道兩地之間的實際距離的呢?你們想知道其中的奧秘嗎?

  課堂探究

  自主

  學習

  師:其實老師僅靠手中的直尺是量不出兩地之間的實際距離的,還需要用地圖上的比例尺來幫忙。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認識比例尺。(板書:認識比例尺)

  師:關于比例尺,你想了解什么呢?

  師:為了解決同學們提出的疑問,我們來做一個實驗。

  師:我這有一條3米長的線段,你能把它畫到自己的練習本上嗎?你準備用圖上幾厘米來表示實際3米?請畫在紙上。

  合作

  探究

  1、小組的同學互相討論自己是怎么畫的。

  師:為了看出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關系,我們可以用比的形式來表示。(由于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單位不同,要把不同單位化成相同單位)下面請各小組求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

  展示學生求的比。

  師:這些比的前項代表什么?后項又代表什么呢?

  師:像這樣的比叫做比例尺,出示比例尺的定義。

  師:根據(jù)比例尺的定義,你能得出求比例尺的方法嗎?(討論)

  生: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或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

  師:各小組設計的比例尺不一樣,為什么?按哪一個比例尺畫出的線段長,哪個比例尺畫出的線段短?為什么?

  2、探討數(shù)值比例尺和線段比例尺的互化

  呈現(xiàn)北京市地圖讓生找出“比例尺 ”

  師:這種表示方法叫線段比例尺,表示圖上距離1厘米相當于地面上50千米的實際距離。

  師:如何把這幅地圖的線段比例尺改成數(shù)值比例尺?

  小組的同學互相討論嘗試改寫。

  交流

  展示

  師生共同小結改寫時要注意什么?

  反饋拓展

  拓展

  提升

  (1)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單位不同,要把不同單位化成相同單位,50千米改寫成用厘米作單位的量時,50后面應補5個0(2)比例尺是一個比,不帶單位名稱(3)比的前項為1

  評價

  檢測

  1、我會判斷

 ?。?)比例尺是一種測量長度的尺子

 ?。?)一副圖的比例尺是80:1,表示把實際距離擴大80倍

 ?。?)比例尺的后項一定比前項大

  2、教師黑板的長為3米,在圖紙上的長為3厘米,求這幅圖紙的比例尺。

  3、精密儀表上的一個零件4毫米,量得在設計圖紙上的長度是8厘米,求這幅圖紙的比例尺。

比例的教案12

  教學內(nèi)容:人教版六年級下冊認識比例尺(課本第48、49頁)

  教材分析

  本節(jié)內(nèi)容是在比的基礎上教學的,教材首先說明為什么要確定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明確它的意義,并給出比例尺的概念,再結合兩幅地圖比例尺,介紹數(shù)值比例尺和線段比例尺,又通過一個機器的放大圖紙,讓學生認識把實際距離放大的比例尺如何表示。最后說明為了計算方便,通常把比例尺寫成前項或后項為1的比。例1教學線段比例尺改寫成數(shù)值比例尺,為后面比例尺的計算作鋪墊。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認識比例尺的含義,掌握求比例尺的方法,并能用以解決簡單的求比例尺的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通過小組合作研討,實踐操作,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用數(shù)學眼光觀察生活的習慣。

  教學重點:理解比例尺的意義。

  教學難點:能熟練解答比例尺的有關問題。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直尺、地圖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激發(fā)興趣

  師:北京是我國的首都,同學們,2008年北京奧運會取得了巨大成功,中國的悠久歷史,燦爛文化,眾多的名勝古跡,感受一下我們祖國的美麗!

  師:今天老師把我們的祖國和首都北京搬進了課堂。(課件出示:數(shù)值比例尺為1:100000000的中國地圖和線段比例尺為 的北京地圖)你們知道我們的大中國和北京是如何畫在這么小的地圖上嗎?

  生:把它縮小。

  師:老師可以利用地圖和手中的一把直尺很快地告訴大家任意兩地之間的實際距離,你想知道哪兩地之間的距離呢?請出題考考老師。

  生1:我想知道北京到上海之間的實際距離

  生2:我想知道我們合肥到北京的實際距離

 ?。◣熡玫貓D量出地圖中北京到上海、合肥到北京的圖上距離,很快回答學生的問題)

  師:同學們可能有這樣的疑問,老師憑借這把直尺是如何知道兩地之間的實際距離的呢?你們想知道其中的奧秘嗎?

 ?。ㄔO計意圖:數(shù)學應該來源于生活,我在創(chuàng)設情景時把中國和北京搬進課堂,激發(fā)了學生的好奇心,又調(diào)動了學生探究新知的積極性)

  二、揭示課題,提出疑問

  師:其實老師僅靠手中的直尺是量不出兩地之間的實際距離的,還需要用地圖上的比例尺來幫忙。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認識比例尺。(板書:認識比例尺)

  師:關于比例尺,你想了解什么呢?

  生1:什么叫比例尺?

  生2:怎樣求比例尺?

  生3:比例尺是尺嗎?

  生4:比例尺有幾種形式?

  (設計意圖:揭示本節(jié)課題,讓處于對新知好奇的學生提出自己的疑問,帶著問題有目的性地學習)

  三、 實驗對比,得出概念

  師:為了解決同學們提出的疑問,我們來做一個實驗。

  師:我這有一條3米長的線段,你能把它畫到自己的練習本上嗎?你準備用圖上幾厘米來表示實際3米?請畫在紙上。

  展示學生的畫圖結果。

  小組的同學互相討論自己是怎么畫的。

  生1:我用1厘米表示實際3米。

  生2:我用3厘米表示實際3米。

  師:圖上畫的1厘米,3厘米叫“圖上距離”,3米叫“實際距離”。

  (設計意圖:把3米長的線段畫在本子上,讓學生在動手實踐過程中初步感受到比例尺的意義,為后面理解與把握“比例尺”的意義奠定基礎)

  師:為了看出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關系,我們可以用比的形式來表示。(由于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單位不同,要把不同單位化成相同單位)下面請各小組求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

  展示學生求的比。

  師:這些比的前項代表什么?后項又代表什么呢?

  生:前項代表圖上距離,后項代表實際距離。

  師:誰能說說1:300 和 1:100表示什么意思?

  生答

  師:像這樣的比叫做比例尺,課件出示比例尺的定義。

  師:根據(jù)比例尺的定義,你能得出求比例尺的方法嗎?(討論)

  生: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或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

  師:各小組設計的比例尺不一樣,為什么?按哪一個比例尺畫出的線段長,哪個比例尺畫出的線段短?為什么?

  小組的同學互相討論。

  用1:300 或1/300 和 1:100或1/100 等比的形式表示的比例尺叫數(shù)值比例尺。它們也可以表示成 和

  課件出示:中國地圖上“比例尺1:100000000”表示的意義是什么?

  師:你們發(fā)現(xiàn)1:100 1:300 1:100000000這些比例尺都是把實際距

  離怎么樣?

  生:縮小

  師:老師這兒有一個機器上的小零件,你們覺得它怎么樣?

  生:很小

  師:這么小的零件如何把它畫在圖紙上。

  生:把它放大

  師:很好!課件出示機器零件的放大圖紙。

  師:你知道圖中2:1表示什么嗎?

  生:圖中2厘米表示實際的1厘米。

  師:你們發(fā)現(xiàn)這些數(shù)值比例尺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嗎?

  相同點:

  生1:前項表示圖上距離,后項表示實際距離。

  生2:比的前項或后項為1

  不同點:

  生:1:100 1:300 1:100000000是把實際距離縮小,2:1是把實際距離放大

  師:為了計算方便,通常把比例尺寫成前項或后項為1的比。

  出示課本第49頁的“做一做”,指名板演,集體訂正。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獨立思考、討論與交流得出比例尺的意義,并學會了怎樣求比例尺,從中體會探索的樂趣)

  四、 探討數(shù)值比例尺和線段比例尺的互化

  呈現(xiàn)北京市地圖讓生找出“比例尺 ”

  師:這種表示方法叫線段比例尺,表示圖上距離1厘米相當于地面上50千米的實際距離。

  師:如何把這幅地圖的線段比例尺改成數(shù)值比例尺?

  小組的同學互相討論嘗試改寫。師板書例1.

  師:誰能說說改寫時要注意什么?

  師生共同小結。課件出示:(1)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單位不同,要把不同單位化成相同單位,50千米改寫成用厘米作單位的量時,50后面應補5個0(2)比例尺是一個比,不帶單位名稱(3)比的前項為1

  師:怎樣把數(shù)值比例尺改寫成線段比例尺呢?

  呈現(xiàn)課本第53頁的第1題。學生獨立做,集體訂正。師強調(diào)實際距離的單位要改寫成所要求的單位。

 ?。ㄔO計意圖:將數(shù)值比例尺與線段比例尺的互化安排在一起教學,便于學生比較,讓學生在嘗試性地改寫、練習中理解并掌握。)

  五、鞏固練習,深化概念

  1、我會判斷

 ?。?)比例尺是一種測量長度的尺子 ( )

 ?。?)一副圖的比例尺是80:1,表示把實際距離擴大80倍 ( )

 ?。?)比例尺的后項一定比前項大 ( )

  (4)把線段比例尺 改寫成數(shù)值比例尺是1:8000000 ( )

  2、教師黑板的長為3米,在圖紙上的長為3厘米,求這幅圖紙的比例尺。

  3、精密儀表上的一個零件4毫米,量得在設計圖紙上的長度是8厘米,求這幅圖紙的比例尺。

 ?。ㄔO計意圖:這些練習,既鞏固新知,又讓學生體驗思維的樂趣,既溝通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又培養(yǎng)了學生應用數(shù)學知識的能力,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六、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你認為自己的表現(xiàn)如何?給自己打打分。

  七、布置學生填質(zhì)疑卡

  八、作業(yè)

  課本練習八的第2、3題

比例的教案13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談話導入

  師:誰能用比的知識說一說我們班男女同學的人數(shù)情況?

  (指名匯報)

  師: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整理和復習比和比例的有關知識。

  回顧與整理

  1.(1)舉例說一說什么是比,什么是比例,什么是比例尺以及它們的應用。

  預設

  生1:兩個數(shù)相除又叫作兩個數(shù)的比,如5÷2,可以寫成5∶2。

  生2: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作比例,如8∶4=24∶12。

  生3: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叫作這幅圖的比例尺,如一幅地圖的比例尺是。比例尺可分為數(shù)值比例尺和線段比例尺。

  生4:配制農(nóng)藥會應用到比的知識;地圖上一般都有比例尺。

  ……

  (2)說一說比與比例有什么區(qū)別。

  比

  比例

  各部分名稱

  0.9 ∶ 0.6=1.5

  前項后項比值

  基本性質(zhì)

  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shù)(0除外),比值不變。

  在比例里,兩個內(nèi)項的積等于兩個外項的積。

  (3)出示教材83頁“回顧與交流”2題。

  學生獨立完成,思考比、分數(shù)、除法之間的關系,并全班交流。

  預設

  生1: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數(shù)相當于分數(shù)的分子,相當于比的前項;除法算式中的除數(shù)相當于分數(shù)的分母,相當于比的后項;除號相當于分數(shù)的分數(shù)線,相當于比的比號。

  生2:除法算式的商相當于分數(shù)的分數(shù)值,相當于比的比值。

  強調(diào):因為0不能作除數(shù),所以所有分數(shù)的分母及比的后項都不能為0。

比例的教案14

  簡要提示:

  本課教學內(nèi)容是課程標準蘇教版六年級(下)第45頁的“解比例”。這部分內(nèi)容是在學生已經(jīng)理解了比例的意義、掌握了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通過教學使學生會應用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解比例,并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和過程;使學生在應用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解比例的過程中感受不同領域數(shù)學內(nèi)容的內(nèi)在聯(lián)系,發(fā)展對數(shù)學的積極情感。

  教學流程:

  流程1:教學例5a

  教師:李明同學在學習了圖形的放大和縮小后,也在電腦上把下面的一張照片按比例放大。 課件出示例5。

  教師讀題:現(xiàn)在只知道放大后照片的長是13.5厘米,寬是多少厘米呢?你能解決這個問題嗎? 教師:要求出寬,我們必須先理解“按比例放大”是什么意思,你能說給你的同桌聽一聽嗎? 教師:按比例放大的意思呀就是說明這張照片放大前后的相應邊長的比能組成比例,例如:放大前的照片的長:放大后的照片的長=放大前照片的寬:放大前照片的長:寬=放大后照片的長:寬。

  流程2:教學例5b

  教師:現(xiàn)在放大后的寬不知道,我們可以用什么來表示?

  教師:我們就可以假設放大后的照片的寬為x厘米。

  課件出示 解:設放大后的照片的寬為x厘米。

  教師:現(xiàn)在你能列出比例式嗎?

  教師:我們可以列出這樣的比例13.5:6=x:4

  教師:動動腦筋,這個比例中的未知數(shù)x你能求出來嗎?試一試!

  流程3:教學例5c

  課件出示解答過程。

  教師:可以這樣來解答。你知道把比例寫成“6x=13.5×4”這一步的依據(jù)是什么嗎?

  教師:其實這就是根據(jù)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兩個內(nèi)項的積等于兩個外項的積寫的。你看懂了嗎? 教師(指著):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把未知數(shù)x求出來了,像這樣求比例中的未知項的過程,就叫做解比例。(板書課題:解比例)

  教師:請大家完整地看一看解比例的過程,想一想解比例的過程中最關鍵的是哪一步?把一個比例轉(zhuǎn)化成這個等式的依據(jù)是什么?

  教師:最關鍵的還是把一個比例寫成等式這一步,它就是根據(jù)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得來的。

  流程4:教學“試一試”a

  教師:你現(xiàn)在會解比例了嗎? 請大家看課本45頁的試一試,請你接著完成它。

  流程5:教學“試一試”b

  課件出示解比例的過程。

  教師:看一看,你做對了嗎?說說把比例寫成1.2x=75×0.4的依據(jù)是什么?

  流程6:完成“練一練”

  教師:請同學們繼續(xù)看課本45頁上的練一練,把這3題做在自己的練習本上,看誰做得有對又快。

  教師:核對一下,你是這樣做的嗎?

  課件出示三題的解題過程。

  流程7:課堂總結

  教師:今天我們學習了解比例,想一想在列比例解決問題時要注意什么?解比例的依據(jù)又是什么?

  教師:在列比例式時我們要根據(jù)題意,正確找出題目里的比例,列出比例式,在解比例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要把比例根據(jù)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轉(zhuǎn)化成一個等式,同時計算也要認真、細心。

  流程8:完成練習十第6題

  教師:下面我們再來做一些練習。

  課件出示題目。

  教師:請大家先讀一讀,然后獨立在練習本上完成。

  教師:我們可以這樣來求未知數(shù)。

  課件出示解答過程。

  流程9:完成練習十第7

  題教師:先讀一讀,想一想,然后做在練習本上,做完后同桌互相批改一下。

  流程10:完成練習十第8題a

  教師:請大家看課本47頁第8題,先輕聲地讀一讀。

  教師:在練習本上分別寫出每杯蜂蜜水中蜂蜜和水體積的比,然后看一看它們能不能組成比例。 教師:可以寫成這樣的比25:200、30:250,它們能組成比例。

  流程11:完成練習十第8題b

  教師:大家看第2個問題,題目中的“照第一杯蜂蜜水中蜂蜜和水的比計算:是什么意思? 教師:這句話的意思就是300毫升水中應加入的蜂蜜與水的體積的比等于第一杯中蜂蜜與水體積的比。

  教師:正確理解了這個條件的意思后,就請大家列比例來解決這個問題。

  課件出示解答過程。

  教師:核對一下,你做對了嗎?

  流程12:完成思考題

  教師:下面我們要來挑戰(zhàn)一下自己了,有信心嗎?請看??

  課件出示題目。

  教師:大家讀一讀,想一想,題目中告訴了我們哪些信息?

  教師:“兩個外項正好互為倒數(shù)”是什么意思?由此你能想到什么呢?

  教師:兩個外項正好互為倒數(shù)就說明兩個外項的積是1,由此我們就能想到兩個內(nèi)項的積也是1。 教師:那另一個內(nèi)項可以怎么求呢?請你列式算一算。 教師:另一個內(nèi)項是3 ,你算對了嗎? 16

  流程13:布置作業(yè)

  教師:今天的課堂作業(yè)是練習十的第5題。希望大家能認真完成。

比例的教案15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

  結合“圖片像不像”“調(diào)制蜂蜜水”等情境,找到相等的比,理解比例的意義,認識各部分名稱,能通過化簡比或求比值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會用兩種形式表示比例。

  2.數(shù)學思考與問題解決

  經(jīng)歷自學和合作的過程,體驗學習的快樂。

  3.情感態(tài)度

  培養(yǎng)學生自主參與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教學重點】

  通過情境理解比例的意義,通過求比值或化簡比判斷兩個比是否能組成比例。

  1.教學難點

  通過求比值或化簡比判斷兩個比是否能組成比例,并正確的寫出比例。

  2.教法學法

  講授與自學相結合、自主學習法、合作學習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學生自學卡

  【教學過程】

  一、回顧舊知,復習鋪墊

  1.復習學過的有關比的知識。

  2.談話引入新課。

  二、引導探究,學習新知

  1.教學比例的意義。

  同學們還記得這些圖嗎?請聯(lián)系比的知識,想一想怎樣的兩張圖片像,怎樣的兩張圖片不像?

  你們能說出每幅圖的長與寬的各是多少嗎?請在學習卡上寫下來。

  寫出長與寬的比,并求出比值。完成學習卡的第一題。

  2. 初步感知比例的意義。

  (1)交流反饋。

  (2)引出比例的意義,

  因為這兩個比的比值相等,所以我們可以寫成一個等式,6:4=12:8,也可以寫成6/4=12/8

  師:像這樣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板書:比例)

  3.組織看書,認識名稱

  我們知道了比例的意義,那么,比例的各部分名稱是什么呢?請大家自學16頁的“認一認”,完成學習卡的第二題。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學比例的各部分名稱,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他們,既培養(yǎng)了他們的自學能力,又處理好了講授與自學的關系。】

  4.利用新知,學以致用

  師:在圖上這五張圖片的尺寸中,你還能找出哪些比來組成比例?

  (小組討論,交流匯報)

  生匯報

  【設計意圖:通過教師系統(tǒng)的總結,傳遞給學生一個信號,考慮問題要多方位思考?!?/p>

  5.內(nèi)化意義,提高認識

  (1)從比例的意義我們可以知道,比例是由幾個比組成的?這兩個比必須具備什么條件?

  (2)要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關鍵看什么?如果不能一眼看出兩個比是不是相等,怎么辦?”

  6. 引申應用

  學生自學數(shù)學書的16頁的問題三。

  7. 比較“比”和“比例”兩個概念。

  教師:上學期我們學習了“比”,現(xiàn)在又知道了“比例”的意義,那么“比”和“比例”有什么區(qū)別呢?

  8. 教學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

  (1)教學比例各部分的名稱。

  教師:同學們能正確地判斷兩個比能不能組成比例了,那么比例各部分的名稱是什么?請同學們翻開教科書P17,看看什么叫比例的項、外項、內(nèi)項。

  指名讓學生指出板書中的`比例的外項、內(nèi)項。

  (2)教學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

  教師:我們知道了比例各部分的名稱,那么比例有什么性質(zhì)呢?現(xiàn)在我們就來研究。(在比例的意義后面板書: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請同學們分別計算出這個比例中兩個內(nèi)項的積和兩個外項的積。教師板書:

  兩個外項的積是80×5=400

  兩個內(nèi)項的積是2×200=400

  “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兩個外項的積等于兩個內(nèi)項的積。)板書:80×5=2×200“是不是所有的比例都是這樣的呢?”讓學生分組計算前面判斷過的比例式。

  通過計算,大家發(fā)現(xiàn)所有的比例式都有這個共同的規(guī)律,誰能用一句話把這個規(guī)律說出來?

  最后教師歸納并板書出:在比例里,兩個外項的積等于兩個內(nèi)項的積。并說明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

  “如果把比例寫成分數(shù)形式,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又是怎樣的呢?”(指著80:2=200:5)教師邊問邊改寫成:

  “這個比例的外項是哪兩個數(shù)呢?內(nèi)項呢?”

  “因為兩個內(nèi)項的積等于兩個外項的積,所以,當比例寫成分數(shù)的形式,等號兩端的分子和分母分別交叉相乘的積怎么樣?

  學生回答后,教師強調(diào):如果把比例寫成分數(shù)形式,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就是等號兩端分子和分母分別交叉相乘,積相等。

  三、鞏固深化,拓展思維。

  (題略)

  四、全課小結,提高認識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們都有哪些收獲?

【比例的教案】相關文章:

1.比例的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