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shù)學四年級下冊的教學設計

時間:2022-01-30 15:17:21 教學設計

數(shù)學四年級下冊的教學設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guī)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么的問題。那么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數(shù)學四年級下冊的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數(shù)學四年級下冊的教學設計

數(shù)學四年級下冊的教學設計1

  教學內(nèi)容:

  p.20、21

  教材簡析:

  這部分內(nèi)容是結(jié)合升和毫升的學習安排的實踐活動,分“敲敲聽聽”和“編編唱唱”兩個部分?!扒们寐犅牎弊寣W生通過兩個層次的活動,依次:發(fā)現(xiàn)不同的容器中倒入同樣多的水,可以敲出不同的音;相同的杯里倒入不同量的水,敲出的音也不同。在此基礎上安排“編編唱唱”,讓學生選擇一組杯子,合理調(diào)整各個杯子里水的多少,使之發(fā)出不同的音,制成一個“杯琴”;然后引導學生用自制的“杯琴”敲敲唱唱,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目標:

  運用本單元所學的知識,與科學、音樂學科的綜合,通過制作、欣賞“杯琴”,使學生產(chǎn)生對數(shù)學學習的好奇心,感受學習的樂趣。

  教學準備:

  水、各種容器,敲的小棒等

  教學過程:

  說明:昨天我已經(jīng)讓個別音樂好的學生到自然教室用試管制作了一個杯琴。

  一、請學生介紹“杯琴”

  1、請該生把制作的杯琴亮出來,并分別按順序敲出“1~7”七個音,在此基礎上,再用該杯琴敲出一個簡單的樂曲,激發(fā)同學的興趣。

  2、介紹該杯琴的制作過程

 ?。?)確定水的多少對音高的影響??煞謩e用裝滿水的和空的、裝一部分水的做一比較,很明顯地發(fā)現(xiàn)水越多,音越低

 ?。?)把7個試管依次從多到少地裝入適量的水

  (3)敲一敲,并通過調(diào)整水的多少來調(diào)整音的高低,直到滿意

  3、老師補充

  通過剛才的介紹,大家知道了音的高低和同樣容器中裝的水的多少有關(guān),其實還和不同的容器有關(guān)。

  分別請學生把自己帶來的容器敲一敲。

  當然在敲的時候,用的力氣要均勻,選擇的材質(zhì)要能發(fā)出比較清脆的聲音。

  二、學生分組實驗

  1、請每組同學把自己帶的容器集中在一起,用剛才學到的知識,來制作杯琴。

  沒帶齊的組也可以到老師處借燒杯等容器。

  2、分組交流

  每組可以用杯琴敲出“1~7”的音,或者可以直接敲出一些簡單、熟悉的曲子。

  全班評一評哪組制作的杯琴音質(zhì)最好,音準最準。

  三、介紹“你知道嗎?”

  在玻璃杯里裝上不同量的水,杯子里剩下空氣的量也就不同,這樣就可以敲出不用的音。有些樂器正是根據(jù)這個原理來制作的。

  說說書上這幾樣樂器的名字。

  你知道這些樂器為什么會發(fā)出不同的音?請大家課后查資料,并互相交流。

數(shù)學四年級下冊的教學設計2

  第六課時 生活中的小數(shù)

  教學目標

  一、復習

  1千米=( )米 1千克=( )克

  1米=( )厘米 1噸=( )千克

  1時=( )分 1分= ( )秒

  1平方米= ( )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二、新課:

  1、把你收集到的生活中的小數(shù)說給小組同學聽,找一組同學匯報他們收集的數(shù)據(jù)。

  2、我也收集了一些生活中的小數(shù),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水果糖的質(zhì)量是0.5千克

  小明的身高是1.35米

  小紅體操得分是9.25分

  小麗的體溫是38.5度

  3、像這樣我們把量得的數(shù)和單位名稱合起來叫做名數(shù)

  把哪兩部分合起來叫名數(shù)?你能舉出一些名數(shù)的例子嗎?

  3分鐘、7千米、6時15分、 78平方米、4噸50千克

  5米6分米 20平方厘米 9年 5千米60米

  4、什么叫單名數(shù)?什么叫復名數(shù)?從剛才舉出的例子中你能找出哪些是單名數(shù)哪些是復名數(shù)嗎?

  5、小組活動:

  請你按高矮順序,給下面的小朋友排排隊

  80厘米、1米45厘米、0.95米、1.32米

  又有米又有厘米怎么比較它們的大?。?/p>

  師:要想直接比較它們的大小可以把它們改成相同計量單位的數(shù)。

  在實際生活和計算中,有時需要把不同計量單位的數(shù)據(jù)進行改寫。

  問:又有米又有厘米要想直接比現(xiàn)在你有什么想法?

  生:把它們改寫成以米為單位的數(shù)

  把它們改寫成以厘米為單位的數(shù)

  6、請你們以小組為單位任選其一進行改寫

  (1)教學高級單位的名數(shù)改寫成低級單位的名數(shù)。

  (1)0.95米=( )厘米

  你們會做嗎?誰能說說你是怎樣想的?(1米等于100厘米,0.95米=0.95乘100厘米??梢灾苯影?.95的小數(shù)點向右移兩位。)

  1.32米=()厘米

  是米這個單位大些還是厘米這個單位大些?我們把較大的單位叫做高級單位,而把較小的單位叫做低級單位。這道題就是把高級單位“米”作單位的名數(shù)改稱低級單位“厘米”作單位的名數(shù)。

  請同學們接著做一做:

  3.7噸=( )千克 0.86平方米=( )平方分米

  0.3千克=( )克 2.63千米 =( )米

  怎樣把高級單位的單名數(shù)改寫成低級單位的單名數(shù)呢?

  小組討論后,匯報(用高級單位量得的數(shù)去乘進率)

 ?。?)教學低級單位的名數(shù)改稱高級單位的名數(shù)。

  80厘米=( )米

  誰能說說你的想法?

  (因為1米=100厘米,80厘米=80/100米)

  用這種改寫方法改寫下面各題

  9020千克=( )噸 7450米=( )千米

  23分米=( )米 1350克=( )千克

  像一想怎樣把低級單位的單名數(shù)改寫成高級單位的單名數(shù)?

 ?。ㄓ玫图墕挝涣康牡臄?shù)去除以進率)

  能用這種方法解答1米45厘米是多少米嗎?小組討論一下?

  誰能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ㄒ龑W生說出:45厘米=0.45米,0.45米和1米合起來是1.45米 )

  三、鞏固練習

  1、71頁6題

  2、( )分米=1.5米 ( )千克=4.08噸

  510米=( )千米 516厘米=( )米

  4700克=( )千克

  3在括號里填上﹤﹥或﹦

  3.61米( )362厘米 284克( )0.284千克

  1480米( )1.5千米 532厘米( )5.3米

  4、72頁10題

數(shù)學四年級下冊的教學設計3

  【學習目標】

  1、學會從一個數(shù)里連續(xù)減去兩個數(shù)的減法運算性質(zhì),會簡便計算。

  2、能根據(jù)數(shù)字特點靈活選擇計算方法。

  【學習重難點】

  重點:學會“連減兩個數(shù),等于減去這兩個數(shù)的和”的計算方法。

  難點:能根據(jù)數(shù)字特點靈活選擇計算方法。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思路】

  在教學中,我想先讓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然后通過全班交流解題方法時學生對多種解題方法的觀察分析,讓學生體會到其中的簡便算法,并且探討選擇簡便算法的靈活性,使學生感受到問題解決策略的多樣化和根據(jù)數(shù)字特點選擇計算方法的靈活性。

  【學習流程】

  談話導入

  同學們,在這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周末你都去哪里玩呢?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些安仁的景點吧。(PPT出示)

  愛好旅游的李叔叔聽說咱們安仁有這么多好看好玩的地方,也想早點過來瞧一瞧。這次李叔叔為了旅行做了充足的準備,他到書店買了一本《安仁自助旅行》的書,回到家就迫不急待地看了起來,現(xiàn)在他有一個問題需要大家來幫他解決。

  二、 探究新知

 ?。?、出示情境圖。(多媒體演示)

  “李叔叔昨天看到第66頁,今天又看了34頁。這本書一共234頁,還剩多少頁沒看?”

  師:你從題目中了解到什么信息?

  師: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

  生:還剩多少頁沒看?

  師:這個問題你會解決嗎?

  生齊:會。

  師:好,請同學們先自己列出算式。把自己想法在小組內(nèi)交流交流,看看有什么好辦法。

  (2)、小組交流,匯報。

  A、234—66—34

  =168—34

  =134(頁)

  B、234—66—34

  =234—(66+34)

  =234—100

  =134(頁)

  C、234—66—34

  =234—34—66

  =200—66

  =134(頁)

  師:你們是怎樣想的?

  隨學生板書:234-66-34 234-(66+34) 234-34-66

  師:同學們用不同的方法解決這個問題,講得很有道理,你是用哪種方法進行計算的?你最喜歡那種方法?

  生:我是用第二種方法。

  師:選這種方法的同學請舉手。哦,這么多同學都選擇這種方法,請你來說理由。

  生:用這種方法算起來比較簡便,66+34剛好是100。

  師:是嗎?誰還有不同的選擇?

  生:我選的是第三個算式,我認為第三種方法算起來也比較簡單,因為234-34正好得200。

  師:有道理。

  師:同學們,我們用不同的方法解決了李叔叔旅行中的問題。請你觀察一下這三個算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現(xiàn)在我們把234改成266,再想一想,你認為怎樣算簡便?(學生思考回答)

 ?。?)小結(jié):通過解決問題可以看出,在計算連減時,有多種多種方法,可以從左往右按順序計算;出可以把減數(shù)加起來,再從被減數(shù)里去減;還可以先減去后面的減數(shù),再減去前面的。我們可以根據(jù)算式中數(shù)據(jù)的特點選擇合適的算法,進行簡便計算。

  你能用字母表示嗎?

  師:希望同學們在題時,一定要認真審題,根據(jù)數(shù)據(jù)的特點,找出簡便的方法進行計算。

  課堂練習,鞏固新知。

  學了這么多方法,我們不能總是紙上談兵,下面進行一次實戰(zhàn)演習。

  課本第21頁“做一做”

  四、課堂作業(yè),學以致用。

  五、課堂評價,全課總結(jié)。

數(shù)學四年級下冊的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解決問題中理解連減的簡便計算方法,體驗計算方法多樣化。

  2、培養(yǎng)學生根據(jù)具體情況,選擇相應算法的意識與能力,發(fā)展學生思維靈活性。

  3、使學生感受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中的聯(lián)系,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用簡便方法解決連減計算題。

  教學難點:觀察數(shù)字特點,選擇最恰當?shù)暮啽阌嬎惴椒ā?/p>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先來做個對口令的游戲,好嗎?游戲規(guī)則是,我說一個數(shù),你們對一個數(shù),要求你們對的數(shù)和我說的數(shù)的和是一個整百的數(shù)。(游戲開始)

  現(xiàn)在游戲規(guī)則改變,要求你們對的數(shù)和我說的數(shù)的差是一個整百的數(shù)。(游戲開始)

  想一想,什么樣的兩個數(shù)的和是一個整百的數(shù)?什么樣的兩個數(shù)的差是一個整百的數(shù)?

  其實,我們在計算時,常常用得到整百的數(shù)的方法來使計算簡便,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共同來解決一個問題,并在解決這個問題的過程中一起來探討在連減的算式中,怎樣做才能使計算更簡便。(板書課題:連減的簡便計算)

  二.探究新知

  同學們,還記得我們在學習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jié)合律中認識的李叔叔嗎?我們的老朋友李叔叔不僅喜歡騎自行車郊游,還喜歡看書。瞧!他正在認真看書呢!

  1. 出示主題圖:從圖中你能獲得哪些信息?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

  2. 讓學生在練習本上獨立列式并解答。

  3. 匯報展示(分別讓學生把不同的算法板書在黑板上)。

  234-66-34 234-66-34 234-66-34

  =168-34 =234-(66+34) =234-34-66

  =134(頁) =234-100 =200-66

  =134(頁) =134(頁)

  4. 小組內(nèi)互相說說這三種方法分別是怎樣計算的。

  5. 全班匯報交流。 (在匯報第二種和第三種方法時,要讓學生說出自己為什么這樣計算)

  6. 這三種方法,你比較喜歡哪種方法?為什么?

  7. 如果把234頁改為266頁,想一想,這個時候選擇這三種方法中的哪一種方法計算更簡便?為什么?

  8. 師小結(jié):這就說明,我們在做題時,一定要認真審題,根據(jù)算式中數(shù)據(jù)的特點,來靈活地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簡便計算。如果被減數(shù)與第一個減數(shù)相減可以得到一個整十或整百……的數(shù),我們就按照從左往右的順序進行計算,如果被減數(shù)與第二個減數(shù)相減可以得到一個整十或整百……的數(shù),我們就先減去第二個減數(shù),再減去第一個減數(shù),如果這兩個減數(shù)正好能湊成一個整十或整百……的數(shù),我們就用被減數(shù)減去這兩個數(shù)的和。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連減的簡便計算。

  三、實踐應用

  1、在○里和橫線上填上適當?shù)倪\算符號和數(shù)。

  868-52-48=868○(52+_)

  1500-28-272=_-(28○272)

  415-74-26=_○(_○_)

  2、下面各題,怎樣計算簡便就怎樣算。

  528-53-47 639-39-47

  545-167-145 437-137-63

  四、交流收獲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有沒有什么遺憾?

  五、布置作業(yè):

  板書設計:

  連減的簡便計算

  234-66-34 234-66-34 234-66-34

  =168-34 =234-(66+34) =234-34-66

  =134(頁) =234-100 =200-66

  =134(頁) =134(頁)

  案例評析:

  《連減的簡便計算》是一節(jié)計算課,教材通過創(chuàng)設“李叔叔看書”的生活情景,讓學生幫助李叔叔解決“還剩多少頁”這個問題,從而引導學生在計算連減的算式中,能根據(jù)運算特點和數(shù)據(jù)特點,靈活選用合理、簡便的計算方法。為了有效地讓學生獨立思考,自己探索不同算法,并能選擇自己喜歡的或適合算式自身特點的計算方法,我在教學時,注重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感受知識的形成過程,在解決生活問題中理解連減的簡便計算,體驗解決問題的多樣化。

  1、用游戲引入尋找湊成整百的規(guī)律

  “同學們,我們來玩?zhèn)€對口令游戲好嗎?”課始我以親切的笑容和輕松的話題,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游戲中學生們感受發(fā)現(xiàn)到了湊成整百的規(guī)律,于是整個課堂教學便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開始了。

  2、放手讓學生探索各種方法,創(chuàng)設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

  解決“還剩多少頁沒有看?”這個問題時,我讓學生們利用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和已有的知識,用自己的思維方式積極主動地嘗試,不同的學生用不同的想法解決問題,最后得出三種方法。

  234-66-34 234-66-34 234-66-34

  =168-34 =234-(66+34) =234-34-66

  =134(頁) =234-100 =200-66

  =134(頁) =134(頁)

  然后讓學生逐一介紹這三種不同的方法,學生在交流中進一步領(lǐng)悟了各種簡便計算方法。這樣設計一改計算教學的枯燥乏味,使每位學生在交流探索中,都獲得了成功的喜悅,并培養(yǎng)了他們根據(jù)具體情況,選擇算法的意識與能力。

  3、尊重學生個體差異,體現(xiàn)算法多樣化

  在對三種計算方法進行交流后,我提出問題“你比較喜歡哪種方法,為什么?”讓學生通過對不同解法的比較來認識和選擇最簡便的方法。剛開始學生都認為第二和第三種方法比較簡便,但對于第一種方法都認為不簡便,當我把書的總頁數(shù)改為266頁時,學生們發(fā)現(xiàn)這時用第一種方法比較簡便,最終明白一定要根據(jù)算式中數(shù)據(jù)的特點來靈活地選擇簡便的算法。這樣就有意識地讓學生從小就學會“多中選優(yōu)、擇優(yōu)而用”這種思想方法,也體現(xiàn)了新課標中的算法多樣化。

  4、本節(jié)課存在的不足:教材在設計上把計算教學與解決實際問題緊密結(jié)合起來,使問題解決策略的多樣化與計算方法的多樣化融為一體。如果在本節(jié)課的練習題中,最后設計一道解決問題,讓學生用今天所學的簡便方法去解決實際問題課堂效果會更好,這樣可以使解決問題能力與計算能力的培養(yǎng)相互促進,同步提高。

數(shù)學四年級下冊的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情景創(chuàng)設,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充分調(diào)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進行知識遷移。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探究和歸納乘法交換律、結(jié)合律,理解乘法交換律、結(jié)合律的作用,了解運用運算定律可以進行一些簡便運算。

  過程與方法:鼓勵學生大膽猜想,并從中感悟科學驗證的方法。感受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yǎng)根據(jù)具體情況,選擇適當算法的意識與能力,發(fā)展思維的靈活性。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通過教學情景的創(chuàng)設和欣賞自然景色的美,向?qū)W生滲透環(huán)保教育。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探索發(fā)現(xiàn)乘法交換律、結(jié)合律,懂得運用所學知識進行簡便計算。

  教學難點

  乘法分配律的應用。

  教學工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二、學習乘法交換律和乘法結(jié)合律

  1.學習例5。

  (1)出示例5

  (2)學生在練習本上獨立解決問題。

  (3)引導學生對解決的問題進行匯報。

  4×25=100(人)

  25×4=100(人)

  兩個算式有什么特點?

  你還能舉出其他這樣的例子嗎?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舉例進行板書。

  你們能給乘法的這種規(guī)律起個名字嗎?

  板書:交換兩個因數(shù)的位置,積不變。這叫做乘法交換律。

  能試著用字母表示嗎?

  學生匯報字母表示:a×b=b×a

  2.學習例6。

  (1)出示例6

  (2)學生在練習本上獨立解決問題。

  教師巡視,適時指導。

  (25×5)×2 25×(5×2)

  =125×2 =10×25

  =250(桶) =250(桶)

  (3)引導學生對解決的問題進行匯報。

  兩個算式有什么特點?

  你還能舉出其他這樣的例子嗎?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舉例進行板書。

  你們能給乘法的這種規(guī)律起個名字嗎?

  板書:先把前兩個數(shù)相乘,或者先把后兩個數(shù)相乘,積不變。這叫做乘法結(jié)合律。

  能試著用字母表示嗎?

  學生匯報字母表示:(a×b) ×c=a× (b×c)

  (4)完成例6下面做一做的第一題。

  3.學習例7。

  (1)出示例7。

  (2)學生在練習本上獨立解決問題。

  教師巡視,適時指導。

  (3)引導學生對解決的問題進行匯報。

  兩個算式有什么特點?

  你還能舉出其他這樣的例子嗎?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舉例進行板書。

  你們能給乘法的這種規(guī)律起個名字嗎?

  板書:兩個數(shù)的和與一個數(shù)相乘,可以先把它們與這個數(shù)分別相乘,再相加,這叫做乘法分配律。

  能試著用字母表示嗎?

  學生匯報字母表示:(a+b)×c=a×c+b×c

  a×(b+c)=a×b+a×c

  (4)完成例7下面做一做的第一題。

  3.學習例8。

  (1)出示例8。

  (2)收集信息,明確條件問題

  (3)學生獨立思考,嘗試解決問題

  (4)讀懂過程,感悟不同方法

  課后小結(jié)

  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課后習題

  1.運用乘法運算定律,在下面的橫線上填上恰當?shù)臄?shù)。

  78×85×17=78×(_____×______)

  81×(43×32)=(_____×______)×32

  (28+25)×4= ×4+ ×4

  15×24+12×15= ×( + )

  6×47+6×53= ×( + )

  (13+ )×10= ×10+7×

  2.判斷對錯。

  (1)39×22-39×2=39×22-2 ( )

  (2)39×22-39×2=39×(22-2) ( )

  (3)39×28+39×72=39×28+72 ( )

  (4)39×28+39×72=39×(28+72) ( )

  (5)39×12=39×(12-2) ( )

  (6)39×12=39×(10+2) ( )

  板書

  交換兩個因數(shù)的位置,積不變。這叫做乘法交換律。

  先把前兩個數(shù)相乘,或者先把后兩個數(shù)相乘,積不變。這叫做乘法結(jié)合律

數(shù)學四年級下冊的教學設計6

  教學內(nèi)容:

  義務教育教科書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一課時,練習一。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1、使學生在已學過的加法和減法知識的基礎上,概括出加法、減法的意義,對加法、減法的認識,從感性上升到理性。

  2、使學生理解并掌握加、減法各部分之間的關(guān)系。

  過程與方法:讓學生經(jīng)歷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感受解決問題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通過數(shù)學學習,提高抽象概括能力,養(yǎng)成認真審題、獨立思考等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理解并掌握加、減法的意義和各部分間的關(guān)系。

  教學難點:應用加減法各部分間的關(guān)系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微視頻、微練習題

  課前準備:

  1、建立班級微課QQ群,將《加、減法的意義和各部分間的關(guān)系》微視頻發(fā)布到該群,請家長督促孩子觀看學習。

  2、根據(jù)視頻教學,完成微練習題。

  課堂教學過程:

  一、導入

  昨天大家看的微課視頻標題是什么?你學會了什么?什么沒有學會?還有什么與課題相關(guān)的問題想要在課堂上解決的?

  今天我們帶著大家的問題一起來再學《加、減法的意義和各部分間的關(guān)系》,板書課題。

  二、新授課

  1、教學加、減法的意義

  (1)出示與課本例題相似的提升題目:

  兩輛汽車同時從A地出發(fā),向相反方向開出。他們的速度分別是每小時55千米、每小時62千米,經(jīng)過3小時,兩車相距多少千米?

 ?、僮x題,理解題意

 ?、诋嬀€段圖分析題

  根據(jù)線段圖,使學生理解題目所求是將兩個數(shù)合并成一個數(shù),從而理解加法的意義

  ③根據(jù)理解解決該問題。

  (2)改編題目:

  兩車同時從A地向相反的方向開出3小時后相距351千米,甲車距離A地165千米,乙車距離A地多少千米?

 ?、龠@道題與第一小題有什么關(guān)系?

 ?、诳偨Y(jié)減法的意義

 ?、鄹鶕?jù)減法的意義再次改編題目

  ④解決改編的兩道題目

  2、教學加減法各部分間的關(guān)系

  根據(jù)微課視頻所學及上面3個題目的式子,自行總結(jié)加減法各部分間的關(guān)系。

  3、教師小結(jié):在減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減數(shù),減去的已知加數(shù)叫做減數(shù),求出的未知加數(shù)叫做差。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逆”就是相反的意思,“逆運算”就是相反的運算。我們可以通過上面的例子來理解;第(1)題用加法計算,第(2)、(3)題都用減法計算,第(2)、(3)題與第(1)題比較,第(1)題的問題在第(2)、(3)題中變成了已知條件,第(1)題中的其中一個已知條件在第(2)、(3)題中變成了問題。也就是說,減法中的已知條件和問題與加法中的已知條件和問題正好相反,在加法中已知的,在減法中變成了未知的,在加法中未知的,在減法中變成了已知的。所以減法是與加法相反的運算,通常叫做“逆運算”。

數(shù)學四年級下冊的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操作和觀察比較,體會三角形的本質(zhì)特征,理解三角形的含義,認識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稱,了解三角形的特性。認識三角形高和底的含義,會在三角形內(nèi)畫高。

  2.通過實驗,使學生知道三角形的穩(wěn)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應用。

  3.在觀察、操作等活動中,發(fā)展觀察操作能力和比較、抽象、概括等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三角形的概念,感知穩(wěn)定性

  教學難點:高的'畫法和意義

  教學過程:

  一、三角形的概念

  1、在畫中建立概念

  其實三角形大家并不陌生,現(xiàn)在請你把心目中的三角形畫下來。

  展示作品。

  2、交流中完善概念

  三條線段怎樣畫才會是三角形?

  由3條線段圍成(每相鄰兩條線段的端點相連)的圖形叫做三角形。

  3、延伸中強化概念

  不在一條線上的三個點就能確定一個三角形。

  4、介紹各部分名稱

  二、三角形的穩(wěn)定性

  1、設疑

  為什么要把籬笆圍成這種形狀?

  2、操作

  圍一圍、拉一拉、比一比小結(jié):當三角形的三條邊長確定后,三角形的形狀和大小也就確定了,所以在拉的時候,三角形才不會變形,這就是三角形的穩(wěn)定性。

  3、欣賞

  三、三角形的高

  1、初認高

  回憶點到直線的垂直線段。

  其實在三角形中,像這樣,從三角形的一個頂點到它的對邊所作的垂直線段就是三角形的高,這條對邊叫做三角形的底。

  2、再識高

  移動頂點,找高。

  旋轉(zhuǎn)三角形,辨高。小結(jié):只要是從頂點向?qū)呑龅拇怪本€段就是三角形的高。

  三角形還有其他高嗎?

  3、畫高

 ?、?畫AB邊上的高。

  展示學生作品。

  畫高時,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小結(jié):看來我們的高不僅要垂直、要從頂點出發(fā),還要注意所畫的高與底要對應。

 ?、?再畫出AC邊上的高。

 ?、?在指定底上畫高。

  四、課堂總結(jié)

數(shù)學四年級下冊的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掌握加法交換律的意義。

  2.學會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加法交換律,初步感知代數(shù)思想。

  3.會運用加法交換律驗算加法。

  過程與方法

  1.經(jīng)歷加法交換律的發(fā)現(xiàn)過程,體驗觀察比較,舉例論證,總結(jié)歸納的學習方法。

  2.經(jīng)歷加法交換律的應用過程,體驗數(shù)學知識間的聯(lián)系和它的廣泛應用性。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感受發(fā)現(xiàn)知識的快樂,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學數(shù)學、用數(shù)學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并掌握加法的交換律。

  教學難點:能根據(jù)實際情況,在計算式靈活應用加法運算律。

  教學工具

  多媒體、板書

  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情境,探究新知

  李叔叔準備騎車旅行一星期,他今天上午騎了40 km,下午騎了56千米,李叔叔今天一共騎了多少千米?

  (1)理解題意

  求李叔叔今天一共騎了多少千米,就是求上午和下午一共騎了多少千米?

  用加法:40+56或56+40

  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加法運算的定律。

  板書:加法運算定律

  (2)解決問題

  40+56=96(km)或56+40=96(km)

  (3)觀察算式,發(fā)現(xiàn)定律

  兩道算式的得數(shù)相同,所表示的都是李叔叔今天一天騎的路程,因此兩道算式之間可用等號連接,即40+56=56+40

  觀察40+56=56+40,發(fā)現(xiàn),等號左、右兩邊的加數(shù)相同,只是交換了位置,但結(jié)果不變。由此可以得出結(jié)論:交換加數(shù)的位置,和不變。

  (4)驗證定律

  是否所有的加法算式交換加數(shù)的位置,和都不變呢?可以舉例驗證。如:

  0+200=200 ; 200+0=200所以0+200=200=0

  11+78=89 ; 78+11=89所以11+78=78+11

  發(fā)現(xiàn):任意兩個數(shù)相加,交換加數(shù)的位置,和不變,這就是加法的交換律。

  (5)用字母表示定律

  在數(shù)學當中通常用字母表示定律,若用a,b分別代表兩個加數(shù),則加法交換律就可以表示為a+b=b+a(a,b代表任意數(shù))。用字母表示更加直觀、方便。

  板書:加法交換律:a+b=b+a

  歸納總結(jié)1:兩個加數(shù)交換位置,和不變,用字母表示為:a+b=b+a。

  隨堂練習:

  小紅有24支水彩筆,小剛有16支水彩筆,小紅和小剛一共有多少支水彩筆?

  答案:24+16=40(支)或者16+24=40(支)

  探究新知2:加法結(jié)合律

  情境導入:

  問李叔叔這三天一共騎了多少千米?

  1.理解題意

  師:要求三天一共騎了多少千米,就是求第一天所騎的加上第二天再加上第三天所騎的所有路程是多少,列式:88+104+96

  2.解答:

  方法一:按從左往右的順序:

  88+104+96

  = 192+96

  = 288(千米)

  方法二:觀察算式中96+104正好等于200,所以可以先把后兩個數(shù)加起來,再加上他們的和。

  即:88+104+96

  = 88+(104+96)

  = 88+200

  = 288(千米)

  答:李叔叔這三天一共騎了288千米。

  3.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觀察兩種解題方法,發(fā)現(xiàn):一是先把前兩個數(shù)相加,再加上第三個數(shù),方法二是先把后兩個數(shù)相加,再和第一個數(shù)相加,他們的計算結(jié)果相同,因此,

  可以寫成等式(88+104)+96=88+(96+104)

  歸納總結(jié)2:三個數(shù)相加,先把前兩個數(shù)相加,或者先把后兩個數(shù)相加,和不變,這個叫加法結(jié)合律。

  4.用字母表示定律

  如果用a,b,c表示任意三個數(shù),那么加法結(jié)合律可以表示為:(a+b)+c=a+(b+c)

  板書:加法結(jié)合律(a+b)+c=a+(b+c)

  活學活用:

  有三塊布,第一塊長68米,第二塊長59米,第三塊長41米,那么三塊布一共有多長?

  68+(59+41)

  = 68+100

  = 168(米)

  答:三塊布一共有168米

  探究新知3:加法中的簡便運算

  下面是李叔叔后四天的行程

  1.理解題意

  師:要想求李叔叔后四天還要騎多少千米,只要把后四天所有的路程加起來就行了,列式為:115+132+118+85

  2.觀察算式特點

  師:同學們,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115與85能湊成整百數(shù),132與118能湊成整數(shù),因此用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jié)合律就能把式子改寫為:

  115+132+118+85

  = 115+85+132+118

  加法交換律= (115+85)+(132+118)

  加法結(jié)合律

  = 200+250

  = 450

  3.解答

  115+132+118+85

  = 115+85+132+118

  = (115+85)+(132+118)

  = 200+250

  = 450(千米)

  歸納總結(jié):

  在加法算式中,當某些數(shù)可以湊成整十,整百數(shù)或者多個相同數(shù)時,運用加法交換率或者加法結(jié)合律改變式子的運算順序,可以使運算更方便。

  活學活用:

  丁杰看一本故事書,第一天看了62頁,第二天看了93頁,這時還剩下138頁沒有看,這本故事書一共有多少頁?

  答案:62+93+138

  =(62+138)+93

  = 200+93

  = 293(頁)

  答:這本故事書一共有293頁。

  探究新知4:連減的簡便運算

  情境導入

  一本書一共有234頁,還有多少頁沒看?

  1.理解題意

  師:已知總頁數(shù)是234頁,減去昨天和今天看的,就是剩下的。

  2、列式子

  解法一:(1)今天看的66+34=100(頁)

  (2)剩下的234-100=134(頁)

  解法二:從總頁數(shù)中減去今天看的34頁,再減去昨天看的66頁,

  剩下的就234-34-66=134(頁)

  3.比較發(fā)現(xiàn)

  比較以上解法得數(shù)是一樣的,可知:從一個數(shù)中連續(xù)減去兩個數(shù),也就相當于從被減數(shù)中減去兩個減數(shù)的和,在連減算式中任意交換減數(shù)的位置,差不變。

  即:a-b-c=a-(b+c) ; a-b-c=a-c-b

  活學活用:

  媽媽拿100元去超市購物,買蔬菜花了26元,買水果花了24元,還剩多少錢?

  答案:100-26-24=50(元)

  拓展提升:

  1、計算:1+2+3+4+5......+48+49+50

  師解析:

  方法一:觀察這組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1+50=51,2+49=51,3+48=51….25+26=51

  50個數(shù)相加,兩兩結(jié)合為25組,每組的和都為51,這樣可以算出答案:51×25=1275

  方法二:如果把50個數(shù)倒過來寫,分別相加,就是50個51相加再除以2,即是答案。

  即:1+2+3+4….+48+49+50

  = (1+50) ×(50÷2)

  =1275

  歸納總結(jié):解決問題要動腦,這樣會找到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案,解答時要選擇一個最簡便的方法。

  舉一反三:

  用簡便方法計算:199999+19998+1997+196+95

  答案:199999+19998+1997+196+95

  = 200000+20000+20xx+200+100—(1+2+3+4+5)

  = 222300—15

  = 222285

  歸納小竅門:當算式中的數(shù)字較大時,可以利用估算的思路,把它們都看做是和它們最接近的整百、整千、整萬….的數(shù),計算出結(jié)果后,再減去多加的部分。

  課后小結(jié)

  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呢?

  a.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加法運算律和加法結(jié)合律

  用字母表示為a+b=b+a; a+b+c=a+(b+c)

  b.數(shù)學運算時要選擇簡便運算方法,在加法算式中,當某些數(shù)可以湊成整十,整百數(shù)或者多個相同數(shù)時,運用加法交換率或者加法結(jié)合律改變式子的運算順序,可以使運算更方便。

  課后習題

  1、計算下列算式

  138+227+173 69+406+94

  答案:138+227+173 69+406+94

  = 138+(227+173) = 69+(406+94)

  =138+400 =69+500

  =538 =569

  2、一根鋼絲,第一次用去187米,第二次用去145米,這時還剩下113米,這根鋼絲全長多少?

  答案:187+145+113

  = (187+113)+145

  = 300+145

  = 445(米)

  答:這根鋼絲全長445米

  板書

  加法運算律

  加法交換律加法結(jié)合律

  a+b=b+a; a+b+c=a+(b+c)

  善于發(fā)現(xiàn)簡單法,計算準確快又好

數(shù)學四年級下冊的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熟練掌握一、二級運算單列式從左到右的運算順序。

  2、培養(yǎng)學生列綜合算式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感受教學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

  教學重難點

  1、同級運算的運算順序。

  2、發(fā)現(xiàn)并總結(jié)概括出沒有括號的混合運算順序。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冬天你最喜歡什么運動?(堆雪人、打雪仗、滑冰、滑雪)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了解認識有關(guān)滑冰場情況。(出示“冰雪天地”主題圖)讓學生認真觀察圖。

  根據(jù)主題圖和提示提出問題。

  1、肯定學生的積極表現(xiàn),引導學生回顧和本節(jié)內(nèi)容相關(guān)的舊知識。

  2、出示信息,多媒體展示問題。

  (二)結(jié)合情境,探究新知。

  (1)天山滑雪場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離去,又有85人到來,現(xiàn)在有多少人在滑雪?

  A:師:根據(jù)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生:下午有多少人?

  生:滑雪場一共有多少人?

  師:你能有什么解決辦法?

  師:引導學生交流,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B: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鼓勵學生獨立列算式,然后求解,師生共同總結(jié)。

  C:表揚表現(xiàn)積極的學生,多媒體展示問題二:“冰天雪地”3天接待987人,照這樣計算,6天預計接待多少人?

  D:請學生先進行獨立思考,然后相互討論。

  E:強調(diào)算式的多樣化,幫助學生理解。例如:問題二中算式987÷3表示6天總共接待的人數(shù),再乘以6表示6天總共接待的人數(shù),他們的現(xiàn)實意義是相同的,所以兩種算法都是正確的。

  3、結(jié)運算規(guī)律,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減法或者只有除法,都要從左往右按順序計算。

  4、請學生做書中的小練習。

  (三)總結(jié)與反思,布置思考題

  1、檢查學生練習情況,請同學總結(jié)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nèi)容,教師再做適當補充。

  2、教師進一步強調(diào)本節(jié)課的重點、難點和關(guān)鍵點。請學生反思自己本節(jié)課的學習情況,并談談收獲和體會。

  3、布置思考題及課后作業(yè)。

  思考題:

  如果一個算式里有加減法,又有乘法,應如何計算?

  課后作業(yè):

  練習一第1、2、5題

  課后習題

  練習一第1、2、5題

數(shù)學四年級下冊的教學設計10

  課題:比大?。ǘ?/p>

  內(nèi)容:小數(shù)的性質(zhì)

  課時:1

  教學準備:

  教學目標:1、通過“在方格紙上涂一涂,比較兩個小數(shù)的大小”的活動,經(jīng)歷用幾何模型研究小數(shù)的過程。

  2、用直觀的方式體會小數(shù)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shù)的大小不變的規(guī)律。

  3、在尋找小數(shù)大小的比較方法中,培養(yǎng)數(shù)感,獲取數(shù)學學習方法。

  基本教學過程:

  一、 一、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1、比較大小。1.26( )2.03 0.23( )0.31

  2、0.2( )0.20

  二、自主探究,創(chuàng)建數(shù)學模型

  1、思考一下,0.2和0.20誰大?你是怎樣想的?

  2、我們一起驗證一下,在圖上涂一涂,再來比一比。學生在書上涂一涂,比一比,再說一說。

  3、0.2和0.20怎么會相等呢?這是不是一種巧合?

  4、在下面兩幅圖中涂出相等的兩部分,并寫出相應的分數(shù)和小數(shù)。

  在小組內(nèi)交流你的涂法和想法。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三、鞏固與應用

  1、第10頁試一試1、2。

  2、第11頁練一練1。

  3、第2、3題。

  4、閱讀?!赌阒绬??》

  四、總結(jié)。

  這節(jié)課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教學反思:學生通過圖一圖、比一比,發(fā)現(xiàn)小數(shù)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shù)的大小不變這一規(guī)律。并能熟練的應用這一規(guī)律。

數(shù)學四年級下冊的教學設計11

  一、舊知引學

  1.談話:我們目前學習過哪幾種運算?

  2.我們學過的加、減、乘、除四種運算統(tǒng)稱四則運算。

  3.說一說下面各題的運算順序:96-16+20 、96÷12×4 同級運算:從左往右計算。

  加減法稱為第一級運算,乘除法稱為第二級運算。

  96÷12+4×2 含兩級運算:先乘除后加減。

  4.通過剛剛的練習,我們已經(jīng)總結(jié)了沒有小括號的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下面我們來繼續(xù)學習含有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順序。(板書課題:有括號的混合運算)

  5.請同學們看這個算式:(板書:96÷12+4×2) 說一說算式的運算順序。

  6.老師在這道題的基礎上加上小括號,變成96÷(12+4)×2, (板書: 96÷(1+4)×2 ),再給這個算式加上中括號,變成96÷【(12+4)×2】,(板書96÷【(12+4)×2】)運算順序怎樣呢?下面我們來自主學習含有小括號和中括號的例4。

  二、研學提示(自學例4)

  1.畫一畫:紅筆畫出關(guān)鍵知識點,標清疑問。

  2.想一想: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順序怎樣。

  3.議一議:既有小括號,又有中括號的混合運算,順序怎樣?

  4.算一算:完成學習單上的例4。

  三、匯報展學(學生板演)

  1. 96÷(12+4)×2 :計算順序怎樣?有小括號的算式怎樣計算?

  2. 96÷【(12+4)×2】 :認識【】,讀法,寫法,算式讀法。

  計算順序怎樣?有中括號的算式怎樣計算?

  與96÷(12+4)×2比較,數(shù)相同,運算符號相同,計算順序不同,計算結(jié)果不同。

  3. 小括號和中括號在一個算式中,有什么作用呢?(板書:改變運算順序)

  四、練學:接下來,我們運用新知識,鞏固練習。

  1. P9——做一做

  先說順序,再計算,學習單匯報。

  2. 你知道嗎?

  猜一猜:一個算式里,有大括號、中括號、小括號,計算順序是什么?

  3.P11——3

  先分別說一說每組算式的計算順序,再計算每組最后一道題。

  學習單匯報。

  4.P11——2

  書中完成,展臺匯報。

 ?。?)注意320要寫在算式最前面,中括號的正確用法。

 ?。?)注意×34要寫在算式最后面,小括號的正確用法。

  五、延學P12——6(機動)

數(shù)學四年級下冊的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感受用小括號是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策略。

  2.使學生掌握含有兩級運算(含有小括號)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計算。

  3.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和從不同角度考慮問題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掌握含有兩級運算(含有小括號)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計算。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引入新課。

  1、口算

  120+30-60 8×5×10

  20+30÷3 120÷3×5

  12×5-40÷2 150-100÷5×4

  100×(38-31)

  二、學習新課

  1.出示掛圖及例4(板書后)

  1.引導學生認真讀題,理解題意。(尤其是每30位游人需一名保潔員,師可問:60位游人需幾名?90位游人呢?

  2.分析題中數(shù)量關(guān)系,從問題入手,先要求什么,再求什么……的思路獨立思考。

  3.交流解題思路(引導說出第2種解法)。

  4.如何把上式列成一個算式呢?(板書后)

  問:每步算式表示的意義。

  對含有小括號的運算,應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練習P11做一做。

  3.出示例5.(板書后)

  請生在書上的算式里標出運算順序號。兩名學生板演,同桌互評后獨立計算,集體訂正。

  師問:觀察兩小題有什么相同地方?有什么不同地方?兩題結(jié)果為什么不一樣?

  最后,同桌互相說一說每小題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

  師:給出加法、減法、乘法、除法統(tǒng)稱為四則運算,以小組合作形式總結(jié)四則運算順序。

  師整理板書四則運算順序。(板書后)

  4.練習P12做一做1、2題。

  5.課堂總結(jié):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

  課后習題

  完成課后練習題。

數(shù)學四年級下冊的教學設計13

  教學內(nèi)容: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三有形P59、60、61。

  教材簡析:《三角形的認識》是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第一課時,本課是六年制數(shù)學第二學段“空間與圖形”中的學習內(nèi)容。在此之前,學生已經(jīng)認識了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征。對三角形有了直觀地認識,已經(jīng)能從平面圖形中分辨出三角形。本節(jié)課主要是幫助學生在原有的感性認識基礎上,理解三角形的意義,掌握它的特征,為今后進一步學習其他幾何圖形的有關(guān)知識打下基礎。

  教學目標:1、在原有的認知基礎上,通過自學書本、觀看視頻講解,逐步認識三角形,知道三角形各部分名稱并概括出三角形的定義;學會用符號語言表示三角形。

  2、認識三角形的高和底,會畫三角形的高。

  3、聯(lián)系生活實際、通過實驗操作理解三角形的穩(wěn)定性及其應用,感受到三角形的三邊長度固定,形狀大小就確定的穩(wěn)定性的本質(zhì)。

  4、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學會用數(shù)學的眼光看生活。

  教學重點:三角形的概念,感知穩(wěn)定性。

  教學難點:高的畫法和意義。

  教學預設過程:

  一、談話引入

  1、孩子們,三角形,你認識了嗎?(認識了)

  相信大家已經(jīng)進行了自學,認真看過學習視頻了,那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要做些什么呢?

  二、匯報自主學習導學單

  1、畫三角形、揭示概念

 ?。?)請小老師上臺畫三角形。

 ?。?)什么叫三角形呢?師板書:由3條線段圍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

 ?。?)哪位小老師給大家介紹一下,你對“圍成”二字的理解呢?

  強調(diào)出:三角形每相鄰兩條線段的端點相連。

 ?。?)還知道三角形有( )個頂點、( )條邊、( )個角?師板書:3個頂點、3條邊、3個角

  2、學會用符號語言表示三角形

  為了表達的方便,現(xiàn)在可以給這個三角形取個名字了吧!

  引導說出:三角形ABC,師標出字母ABC

  說一說角A角B角C,各條線段的名稱。

  3、認識三角形的高和底,會畫三角形的高

 ?。?)匯報導學單上高和底的概念

 ?。?)“三角形高的認識”學習視頻回顧

 ?。?)找出黑板上三角形的3組頂點與對邊。揭示板書:3條高

 ?。?)同桌交流導學單上畫高的過程

 ?。?)指名板演:作高

  4、三角形的穩(wěn)定性及應用

  (1)交流導學單上第5小題。師板書:穩(wěn)定性

 ?。?)拿出學具,拼擺三角形及四邊形

 ?。?)同桌互相交換,拉一拉,談發(fā)現(xiàn);前后排的同學轉(zhuǎn)過來比一比,談發(fā)現(xiàn)。

 ?。?)說一說生活中哪里有應用到三角形的穩(wěn)定性呢?

  三、鞏固練習、應用新知

  1、快速找出對應的頂點和對邊

  2、請畫出下面三角形中指定底邊上的高。

  三角形的認識——姜微微

 ?。?)實物投影校對。

 ?。?)直角三角形中,兩條直角邊互為高和底。

 ?。?)利用第3個三角形找一找外高,指一指。

  3、實踐操作

  四、課堂總結(jié)1、[課件演示]畫一個三角形及一條底邊上的高,旋轉(zhuǎn)三角形。

  師:孩子們,讓我們靜靜地看大屏幕,靜靜地回憶。

數(shù)學四年級下冊的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通過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體會確定位置在生活中的應用。

  2、通過學生自主探索,使學生能根據(jù)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

  3、培養(yǎng)學生空間觀念和小組合作能力。

  教學重難點

  通過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體會確定位置在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講解定向運動,導入新課。

  定向運動就是借助地形圖和指南針,按照標繪在地圖上的方向線,在野外環(huán)境中自行選擇行進路線,不斷地判斷并糾正前進的方向,依次通過賽會預先放置的各個檢查點,以最短時間到達所有點標并到達終點者為勝的一項體育運動。定向運動是一項健康的戶外運動、是一項人與自然融合的運動、是一項挑戰(zhàn)自我的運動。在運動中人們有回歸自然、身心放松的良好感覺。定向運動通常在森林、郊外和城市公園里進行,也可在環(huán)境優(yōu)美的校園里進行。

  二、板書課題位置與方向

  師:下面就讓我們共同挑戰(zhàn)一次公園定向越野賽。

  自己探究:這次探究公園定向越野賽,第一賽段是從起點到1號點,那我們?nèi)绾稳フ?號點呢?生:1號點在起點東北方向,我們從起點向東北方向走。

  師:只知道向東北方向走,能又快又準的找到號點嗎?

  生:我認為不行。從起點到東北方向有很多路線可以走。

  師:對啊!我們只知道方向,但怎樣才能很快到1號點呢?

  生:我認為找起點到1號點路程最近的方法最好,這樣才能很快到1號點。

  師:現(xiàn)在我們同學有兩種方法,一種只看方向,另一種只看兩地的距離,那么,大家想一想:這樣能準確描述1號點嗎?

  師:那怎樣才能準確地找到1號點呢?

  生:只知道方向或距離是不行的,要同時知道這兩個條件才行。

  師:那怎樣利用已有的方向和位置來確定1號點的位置? (分組討論)生:1號點在起點東偏北30°的方向,大約要走1000米。

  生:1號點在起點北偏東60°的方向上,大約要走1000米。

  師:提問:確定任意一點,應從哪幾個方面描述?

  生:從方向、距離來描述。

  師:同學們能否指出教室的東南西北方向?

  一生指出東南西北方向。

  師:你能根據(jù)自己所在的位置指出東偏北30°的方向嗎?(學生指出了)

  小結(jié):同學們,平時我們在生活中描述位置方向,一般以夾角較小方向上物體所在方向離得較近,就說偏向那個方向。

  三、拓展練習:

  1、圖上練習:教材第18頁“做一做”

  2、實踐活動:分組交流描述學校里各個建筑物的所在位置方向。

  四、總結(jié):你在本課學到了什么?有什么收獲?

  課后習題

  完成課后練習題。

數(shù)學四年級下冊的教學設計15

  目標確定的依據(jù)

  1、課程標準相關(guān)要求

 ?。?)在具體運算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加與減、乘與除的互逆關(guān)系。

  2、教材分析

  對于加、減法的意義和各部分間的關(guān)系,教材通過創(chuàng)設生活中的情景,先教學加法,然后以加法及加法的意義為基礎,從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的角度來了解減法的意義,這樣有利于學生理解加、減法各部分間的關(guān)系。根據(jù)觀察比較,弄清楚加減法的已知條件,最后掌握加、減法各部分間的關(guān)系。

  3、學情分析

  在之前的學習中學生對整數(shù)加、減法有較多的接觸,積累了豐富的有關(guān)加、減的意義的感性認識。本節(jié)課是對加、減法運算認識的鞏固和擴展,教材通過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激活學生已有的知識與經(jīng)驗,對整數(shù)加、減法的意義和關(guān)系進行抽象概括,為將來學習小數(shù)、分數(shù)加、減法的意義和關(guān)系打下基礎。

  學習目標:

  1.借助解決問題的具體情境,在教師的引導下,能用自己的語言概括總結(jié)加、減法的意義,提高抽象概括能力。

  2.通過比較、概括等活動,能發(fā)現(xiàn)并用文字表示加、減法各部間的關(guān)系,會在實際計算中運用。

  3.通過鞏固練習進一步提升邏輯推理能力及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評價任務:

  1、出示例題后,學生自己獨立的思考,嘗試解答,與同桌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想的,并在全班交流自己的解題思路。

  2、以小組合作的方式,根據(jù)自己日常的生活經(jīng)驗,編出一些類似的實際問題并加以解答。

  3、通過解決問題,結(jié)合實例能夠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加、減法的意義,分析問題中所存在的數(shù)量關(guān)系。

  (一)課前設計

  1.預習任務

 ?。?)你能根據(jù)第一題的結(jié)果寫出后面兩題的得數(shù)嗎?

 ?、?23+24=47 47-24= 47-23=

 ?、?3468+475=3943 3943-3468= 3943-475=

 ?。?)請你各編一道用加法解決的問題和一道用減法解決問題,并說說為什么用加法和減法。

  (二)課堂設計

  1.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熟悉《天路》這首歌嗎?你們知道中國新世紀四大工程之一,被譽為“天路”的工程是什么嗎?青藏鐵路的建設創(chuàng)造了很多高海拔地區(qū)鐵路建設的奇跡,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從數(shù)學的角度一起走近青藏鐵路。

  出示課件:

  例1 一列火車從西寧經(jīng)過格爾木開往拉薩。西寧到格爾木的鐵路長814km,格爾木到拉薩的鐵路長1142km。

  你能根據(jù)信息提出用加法解決的數(shù)學問題嗎?能改編成減法問題嗎?

  西寧到拉薩的鐵路長多少千米?格力木到拉薩的鐵路長多少千米?西寧到格里木的鐵路長多少千米?這些都是用加、減法解決的問題,這節(jié)課我們來研究加法和減法的意義和關(guān)系等相關(guān)知識,(板書課題)【設計意圖:課程標準中指出:“數(shù)學教學活動應激發(fā)學生興趣,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引發(fā)學生的數(shù)學思考,鼓勵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在課的開始,引導學生自主提出數(shù)學問題,在激發(fā)學生研究興趣的同時,明確研究問題?!?.問題探究

 ?。?)概括加法的意義

 ?、賴L試解答

  同學們提出的問題能夠解決嗎?我們先來看看第一個問題,請每個同學自己動手試一試。想一想用的什么方法?為什么用這種方法?

  ②匯報交流,展示解題過程

  出示線段圖,直觀再現(xiàn)把814km與1142km合并在一起,并在算式的“+”下面板書:合并。

 ?、厶岢鰡栴},概括加法的意義

  用你自己的話說一說什么是加法?學生思考、交流

  規(guī)范學生的表述,把兩個數(shù)合并成一個數(shù)的運算叫加法。板書:加法的意義

 ?、芑仡櫧榻B加法算式各部分名稱

  你知道加法算式中這些數(shù)都叫什么名字嗎?(板書:加數(shù)+加數(shù)=和)

 ?。?)概括減法的意義

  ①嘗試解答

  剛才同學們還根據(jù)加法改編了兩個減法問題,你們能解決嗎?請大家試一試,看看誰的速度快。

 ?、趨R報交流,交流思考過程

  同學們算的真快,沒看到大家列豎式,你是怎樣計算的?為什么用加法?

 ?、厶岢鰡栴},概括減法的意義

  引導學生觀察三道題目,思考:三個問題有什么聯(lián)系?與第一題相比,第(2)、(3)題分別是已知什么?求什么?請你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什么是減法?(同桌之間先說一說)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規(guī)范減法的意義。(板書:減法的意義)

 ?、芑仡櫧榻B減法算式各部分名稱

  你知道減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嗎?

  介紹減法算式各部分名稱(被減數(shù)-減數(shù)=差)

 ?。?)加、減法的關(guān)系

  觀察三個算式,思考:他們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

  在學生比較交流的基礎上,強調(diào)歸納:加法是“合”的情境,減法是“分”的情境,也就是說減法運算是和加法運算相反的運算,相反的運算在數(shù)學中叫逆運算。所以,我們說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板書: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設計意圖:小學階段的數(shù)學學習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通過學生對自主提出問題的解決,逐步體會運算的本質(zhì)含義,并抽象總結(jié)為概括性的語言,在此過程中逐步完善學生的認知,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浚?)加、減法各部分間的關(guān)系

  觀察黑板上的算式,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根據(jù)黑板上的三個算式和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你能發(fā)現(xiàn)加、減法各部分之間有怎樣的關(guān)系嗎?

  小組討論并組內(nèi)交流,全班交流,整理總結(jié):

  加法各部分間的關(guān)系:和=加數(shù)+加數(shù)

  加數(shù)=和-另一個加數(shù)

  減法各部分間的關(guān)系:差=被減數(shù)-減數(shù)

  減數(shù)=被減數(shù)-差

  被減數(shù)=減數(shù)+差【設計意圖:通過引導學生對加、減法關(guān)系進行整理,進一步引發(fā)學生對加、減法運算的深層次理解,感受數(shù)學的邏輯性?!?.鞏固練習

 ?。?)下列各題應該用什么方法計算?為什么?

  滑雪場上午賣出86張門票,下午賣出59張門票。全天一共賣出多少張門票?

  滑雪場全天賣出145張門票,上午賣出86張門票。下午賣出多少張?

  先獨立完成,再集體匯報,匯報時,要讓學生說出算式并解釋原因。

 ?。?)根據(jù)2468+575=3043,直接寫出下面兩道題的得數(shù)。

  3043-2468= 3043-575=

  先獨立完成,再集體匯報,匯報時,要讓學生說出算式并解釋原因。

 ?。?)猜猜我是幾?

  先獨立完成,再集體匯報,匯報時,要讓學生說出算式并解釋原因。

  4.課堂總結(jié)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對于加、減法有哪些新的認識?

 ?。ㄈ┱n時作業(yè)

  題號1:下列各題應該用什么方法計算?為什么?

 ?、偃A光文具店運來一批練習本,賣出370包,剩下630包。運來多少包練習本?

 ?、谂d華小學一共有學生843人,其中男生有418人,女生有多少人?

  答案:①370+630=1000(包) ②843-418=425(人)

  解析:第一題要求運來的包數(shù),就是把賣出的和剩下的合起來。第二題要求女生部分就是把總?cè)藬?shù)去掉其中男生的部分。

  【考察目標1】題號2:根據(jù)加、減法各部分間的關(guān)系,寫出另外兩個等式。

  例:23+24=47 47-24=23 47-23=24

  247+435=682

  643-175=468

  569-346=223

  答案:682-247=435 682-435=247

  643-468=175 468+175=643

  569-223=346 346+223=569

  解析:【考察目標2】根據(jù)加減法的互逆關(guān)系或各部分間的關(guān)系列算式

  題號3:籃球125元 足球115元 排球148元

 ?。?)買兩個足球和一個籃球一共要多少元?

 ?。?)你還能提出其他的數(shù)學問題并解答嗎?

  答案:(1)115+115+125=355(元) (2)答案不唯一

  解析:【考察目標3】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加減法的實際問題。

  題號4:小芳做作業(yè)時遇到一道加法題,一不小心把37錯寫成了137,結(jié)果得到的和293,問原來的兩個加數(shù)分別是什么?

  答案:37和56

  解析:【考察目標2、3】因為把加數(shù)37看成137得到293,所以多加了100,原來的和是293-100=193,因為一個加數(shù)是37,所以另一個加數(shù)應該為193-37=56。

  板書設計:

  加減法的意義和各部分間的關(guān)系

  814+1142=1956 1956-814=1142 1956-1142=814

  加數(shù) + 加數(shù) = 和 被減數(shù) - 減數(shù) = 差

  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

  加數(shù) = 和 – 另一個加數(shù) 被減數(shù) = 減數(shù) + 差

  被減數(shù) – 差 = 減數(shù)

【數(shù)學四年級下冊的教學設計】相關(guān)文章:

1.數(shù)學四年級下冊的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