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壓強教學設計

時間:2022-07-27 01:54:14 教學設計
  • 坐井觀天教學設計 推薦度:
  • 律動教學設計 推薦度:
  • 教學設計 推薦度:
  • 《故鄉(xiāng)》教學設計 推薦度:
  • 體育教學設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大氣壓強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學設計是必不可少的,教學設計是根據(jù)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氣壓強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氣壓強教學設計

大氣壓強教學設計1

  一、地位和作用:

  “大氣的壓強”是壓強概念的鞏固和延伸,也為下一章學習“氣體浮 力”作必要的準備。本節(jié)內(nèi)容是在學生比較熟練掌握了壓強,液體的壓強的基礎上進行的,為某些知識的轉(zhuǎn)移和類比作了鋪墊。本章內(nèi)容的編排是在認識大氣壓強存在的基礎上,步步深入,循序漸進的,因此符合初二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

  二、教學目標:

  結(jié)合學生特點和大綱要求確定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知道什么是大氣壓強,能說出幾個大氣壓強存在的事例。

  2.理解大氣壓強產(chǎn)生的原因。

  3.會用大氣壓強解釋簡單的現(xiàn)象。

  4.知道大氣壓強的值是托里拆利實驗測定,記住大氣壓強的值約為105帕。

  能力目標

  培養(yǎng)學生實驗、觀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從實驗研究思考獲得知識的能力。

  思想目標

  讓學生掌握由實驗探討物理知識的認識過程,樹立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和嚴謹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

  三、教材重點和難點處理:

  1.大氣壓強的存在是重難點。

  依據(jù):教學目的和其在教材中的作用,學生基礎和思維水平。

  處理:做好演示實驗,使學生通過直觀現(xiàn)象感知大氣壓的存在。

  2.托里拆利實驗及原理是難點。

  依據(jù):教材只要求像課本中那樣簡單說明大氣壓強支持著玻璃管內(nèi)的水銀柱就行,而學生難于理解和接受。

  處理:利用演示實驗與水柱類比突破此難點。

  四、教材的看法:

  課本以馬德堡半球?qū)嶒炓胄抡n,盡管故事很吸引人,但是由于文117中已解釋原因,對部分預習過的學生來說,已經(jīng)失去神秘感,沒有了懸念。如果教師以此實驗引入,這部分學生滿足于已有的答案,不能最大限度調(diào)動他們的積極性,集中他們的注意力。因此我采用取硬幣的思考題,由于學生沒見過,因此每個同學都積極思考,卻又得不出正確答案,因此好奇心更大,觀察實驗更仔細、認真。

  五、教學方法:

  演示實驗、學生實驗、多媒體、啟發(fā)式引導等多種教學法。

  教學過程中重點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雙邊活動,每一個結(jié)論都讓學生參與探索,教師因勢利導。

  六、教學過程安排:

  為了達到上述的目的,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最大限度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對一些主要環(huán)節(jié)采取了以下安排:

  1.實驗引入新課(約5分鐘)

 ?、? 出示思考題:

  把一塊硬幣放在平底大盤里,倒上紅墨水,剛好淹沒硬幣,請同學們把硬幣拿出來而不沾濕手。然后讓學生討論,此時氣氛活躍,學生得出各種結(jié)論,教師不作解釋,讓學生觀察。

  演示:

  把點燃的紙放入杯子,倒扣在硬幣附近的盤子里,實驗效果明顯,水全被吸入杯子,學生一片驚訝、好奇,這就迅速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

 ?、冢埰兴畬嶒灒合瓤毡?,再裝水,兩次實驗結(jié)果不一樣,原因是什么?

  此時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引導啟發(fā)學生思考,過渡到本節(jié)的學習。

  2.大氣壓強(約15分鐘)

 ?、? 講述大氣壓強的定義。

 ?、?氣體與液體類比找出大氣壓強產(chǎn)生的原因以及大氣壓的方向。液體壓強產(chǎn)生的原因是因為液體受到重力的作用,氣體也受到重力,因此氣體也能產(chǎn)生壓強;液體具有流動性,因此液體壓強的方向是向各個方向,氣體同樣具有流動性,所以氣體壓強的方向也向各個方向。

  ③ .演示紙片托水實驗,旋轉(zhuǎn)不同的方向,證明大氣壓的方向也是向各個方向的。

 ?、?馬德堡半球?qū)嶒灐?/p>

  大氣壓強的存在是本節(jié)的重點和難點,因此要做好演示實驗。首先讓學生閱讀課文問號,然后師生共同演示馬德堡半球?qū)嶒灒ㄒ驗閷嶒炇业鸟R德堡半球容易漏氣,師生共同參與,有利于教師控制場面)。接著,師生共同分析此實驗的作用:首次證明了大氣壓強的存在。最后,引導學生分析馬德堡半球很難打開的原因。

  ⑤.學生實驗:用皮碗模擬馬德堡半球?qū)嶒?。提問學生實驗時的感覺,以及此實驗證明了什么問題。通過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學生積極思考,樂于接受知識。為了加深學生對大氣壓強存在的認識,此時再看一段錄象。

 ?、?錄象演示瓶子吃雞蛋的實驗(即課本圖11-4)。啟發(fā)學生此實驗證明了什么?教學進行到這里,學生已經(jīng)完全接受了大氣壓強存在的事實,這時教師趁機引導,轉(zhuǎn)入大氣壓大小的教學。

  3.大氣壓的大?。s15分鐘)

  由紙片托水實驗,知道大氣壓可支持水柱,換用量筒,發(fā)現(xiàn)大氣壓可支持一量筒水,那么到底大氣壓可支持多少水柱,歷史上有人用10米長的玻璃管做實驗,發(fā)現(xiàn)玻璃管仍充滿水,還是沒測出大氣壓的值,說明用水測大氣壓不方便。此時,引導學生由P=ρgh分析得出用密度大的水銀來實驗,引出托里拆利實驗。

 ?、? 介紹實驗裝置。

  ②. 模擬操作過程。

  ③. 錄象演示操作過程。

 ?、?分析:為什么大氣壓支持的是76cm高的水銀柱?如果玻璃管上端有進氣口,將會出現(xiàn)什么結(jié)果?

 ?、?演示(用水類比):用兩端開口的玻璃管,在水槽中裝滿水,用一手堵住一端的'開口,從水中把玻璃管提起,讓學生觀察水柱。然后把手慢慢松開,讓學生觀察哪段水柱由大氣壓強支持。通過此實驗,學生很容易接受哪段水銀柱是由大氣壓支持的,

  因此可得出:

  P大氣=ρ水銀gh=13.6×103千克/米3×9.8牛/千克×0.76米=1.01×105帕≈105帕。

 ?、?講述大氣壓1.01×105帕的物理意義。同時提問學生大氣壓很大,為什么我們感覺不到,為什么房子不會被壓垮。

  4.大氣壓強的應用(約8分鐘)

 ?、伲忉屓∮矌诺膶嶒灐?/p>

 ?、冢菔緡娙獙嶒灒寣W生解釋。

  本節(jié)第一個實驗引起學生極大的興趣,此時學生已經(jīng)知道為什么。但是物理語言的駕馭能力還比較差,此時教師引導學生抓住問題的關鍵,規(guī)范這類簡答題的答法。噴泉實驗,讓學生自己解答。

  5.小結(jié)和作業(yè)(約2分鐘)

  回顧講解的知識點、研究問題的方法,讓學生體會實驗是學習物理的重要手段。

  作業(yè):練習1、2、3。

大氣壓強教學設計2

  《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指出:“科學探究既是學生的學習目標,又是重要的教學方式之一。將科學探究列入內(nèi)容標準,旨在將學習重心從過分強調(diào)知識的傳承和積累向知識的探究過程轉(zhuǎn)化,從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向主動獲取知識轉(zhuǎn)化,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和敢于創(chuàng)新的探索精神。讓學生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學習科學的探究方法,領悟科學的思想和精神。”可見,探究性教學應把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探究能力和實踐能力,作為教學目標的取向之一;把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態(tài)度和價值觀、實踐操作、解決生活中與物理學相關的實際問題的能力作為教學的重點。探究性教學的教學設計應主要圍繞學生的學習策略和學習環(huán)境這兩方面來展開、本文僅就現(xiàn)行的初中教科書《物理》(第一冊)第十一章中的“大氣的壓強”一節(jié)的教學設計,淺析探究性教學設計中學習策略和學習環(huán)境的有關問題。

  1.設置發(fā)現(xiàn)問題的學習環(huán)境

  觀察1 將一干燥的玻璃瓶放在酒精燈上均勻加熱一段時間,用一插有長細玻璃管的橡膠塞把玻璃瓶的瓶口塞緊,并倒插入盛水的玻璃槽中,這時玻璃管中的“水往高處走”,如圖1所示。

  觀察2 在一玻璃杯中裝滿水,用一蓋玻片將其蓋住,手壓住蓋玻片,將玻璃杯口向下倒置,放開手后蓋玻片并不掉下,如圖2所示。

  觀察3 把一個內(nèi)徑比手指肚稍小一點的玻璃管或飲料吸管插入水中,直到全部被水淹沒。用手指堵住管子的一端并將其從水中取出,水依然保留在管中,只有當手指松開被堵塞的管口,水才會流出來,如圖3所示。

  現(xiàn)象的觀察主要是為學生正確理解“大氣具有壓強”提供感性認識,引起學生注意,也就是為他們發(fā)現(xiàn)問題和提出問題提供一種學習環(huán)境。同時,這一環(huán)境也激發(fā)了學生的好奇心,激發(fā)了他們學習物理的良好欲望。

  2.引導學生思考。促使學生現(xiàn)有概念向科學發(fā)展

  物理概念的學習是物理學習的基礎,只有讓學生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才能真正掌握物理概念??茖W概念的形成需要有一個構(gòu)建已有事實的邏輯數(shù)學結(jié)構(gòu)的過程,因此,教師還應引導學生做出玻璃管中水、蓋玻璃片的受力示意圖,進一步明確大氣壓的存在,這是把原始問題抽象成物理(或數(shù)學邏輯結(jié)構(gòu))模型,也是解決物理問題的關鍵。

  3.從現(xiàn)象的分析與印證,促進學生現(xiàn)有概念向科學概念的轉(zhuǎn)化,培養(yǎng)思維能力和良好的思維習慣

  現(xiàn)象的觀察與分析為學生建立了“大氣壓”的概念,但是,概念的正確與否卻需要有實驗的驗證。有步驟地進行實驗,不但增強了學生的體驗機會,更重要的是為學生概念的形成提供幫助。這時教師可以在組織學生在認真分析前面三個演示實驗的基礎上,列舉出與大氣壓強有關的自然現(xiàn)象或物理現(xiàn)象,并演示給學生看,或者說,讓學生親自參與到實驗中來。

  教師也可利用物理學史中關于人類對大氣壓強的認識,幫助學生構(gòu)建具有抽象意義上的“大氣的壓強”。如馬德堡半球?qū)嶒灒旱聡锢韺W家奧托?格里克利用自己發(fā)明的抽氣機把兩個直徑只有26.4厘米的鐵球抽成真空。然后用8匹馬來對拉,卻怎么也拉不開兩個鐵球,可見大氣壓強有多大。

大氣壓強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了解由于大氣壓強的客觀存在而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

  了解測量大氣壓強的方法;

  了解大氣壓強的大小,能用大氣壓強解釋相關問題。

  2.過程與方法:

  觀察實驗現(xiàn)象,體驗大氣壓強的存在;

  探究測量大氣壓強的方法;

  聯(lián)系實際,培養(yǎng)學生觀察、思考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應用知識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動手和積極探究的精神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教學重點】

  大氣壓的存在、大氣壓的大小

  【教學難點】

  測量大氣壓大小的方法。

  【教學用具】

  玻璃杯1個,粗玻璃管1根,小試管1個,燒杯1個,水槽1個,燒瓶1只,乒乓球1只,硬紙片1塊,水適量,注射器1只,馬德堡半球一個,抽氣機一個。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提問:

 ?。?)液體內(nèi)部壓強特點是什么?為什么液體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液體內(nèi)部壓強怎樣計算?

  二、情境引入:從生活走向物理。

  實驗演示:

 ?。?)將礦泉水瓶裝滿水后把一個乒乓球放在瓶口,請同學們猜測瓶子倒過來后會發(fā)生什么現(xiàn)象?你看到的現(xiàn)象是什么?想一想為什么?

 ?。?)“覆杯實驗”:將玻璃杯裝滿水,用硬紙片蓋緊倒過來或朝向各個方向,你又看到了什么?這是什么原因?

 ?。?)試管放在長玻璃管中倒過來會怎樣?這是什么原因?

 ?。?)抽氣機抽取馬德堡半球內(nèi)氣體時,橡膠管會怎樣?為什么會發(fā)生形變?受到了誰施加的力?這說明了什么?

  三、新課

 ?。ㄒ唬┐髿鈮旱拇嬖?/p>

  師生分析上述實驗,得出結(jié)論:大氣有壓強即大氣壓。

  引入新課,板書課題。

  那么,你還能列舉哪些現(xiàn)象或事例說明大氣壓的存在呢?學生舉例說明。

  學生閱讀教材86內(nèi)容。

  問:大氣壓有什么特點呢?

  學生思考回答,也可做演示說明。如在“覆杯實驗”中將紙片朝向各個不同的方向,發(fā)現(xiàn)紙片不掉下來,從而得出:大氣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那么,大氣壓有多大呢?你能否設計實驗測量出來?

 ?。ǘ┰鯓訙y量大氣壓?

  [活動]討論:如何估測大氣壓。

  學生討論可用哪些方法?

  討論后,給予鼓勵

  學生可能說出的方法:

 ?。?)器材:吸盤、彈簧測力計;原理:P=F/S

  思路:(由學生交流討論,再整理)

  (2)器材:注射器、彈簧測力計、刻度尺;原理:P=F/S

  思路:(由學生交流討論,再整理)

  以上兩步,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再將實驗的思路總結(jié)出來。

  問:還有其他方法嗎?

  [活動]教師演示作鋪墊,學生觀察思考。

  (1)先用試管裝滿水倒插入水槽中,再慢慢往上提(杯口不離開水面,下同),觀察試管中水是否充滿?接著換用量筒和細長玻璃管,重復上述過程。

 ?。?)學生討論:你觀察到了什么現(xiàn)象?為什么水總是充滿的?怎樣做才能使水不充滿呢?

  經(jīng)過討論之后,使學生認識到:水充滿的原因是由于大氣壓大于管中的水壓,只有管內(nèi)水壓等于外界大氣壓時,把管子再加長的話,管內(nèi)水面就不再上升充滿整個管子了,這時它的上方成了真空。

  這就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測量大氣壓的思路:可以利用液體壓強間接測量大氣壓。但是由于水的密度太小,要求玻璃管太長,所以,人們就選擇了密度大的液體汞(水銀),這就是著名的托里拆利實驗。

  [活動]學生閱讀:托里拆利實驗。

  思考:(1)開始時,汞為什么會下降?什么時候停止下降?

 ?。?)玻璃管內(nèi)汞柱上方為什么是真空?

  (3)如何計算大氣壓的值?

  學生回答后,教師小結(jié)并強調(diào):1個標準大氣壓的值──

  P0=ρ汞gh=13.6×103kg/m3×9.8N/kg×0.76m=1.013×105Pa

  [想想議議]教材88頁“想想議議”

  學生計算,并討論、交流。

  思考:我們生活在大氣層的底層,為什么沒有感到難受或被壓癟呢?再得出結(jié)論。

  學生閱讀:氣壓計并了解其作用。

  思考抽水機工作原理,并討論、交流。

  四、知識拓展

  介紹大氣壓強發(fā)現(xiàn)的歷史(見附頁)

  本節(jié)小結(jié)。

 ?。?)大氣有壓強嗎?它有什么特點?

 ?。?)托里拆利實驗中,應注意的哪些問題?一個標準大氣壓的值。

 ?。?)大氣壓有什么應用?

  五、課后作業(yè)。

 ?。?)完成課后動手動腦學物理。

  (2)練習冊76頁第7、8題

  計算1標準大氣壓能支持多高的水柱.

  板書設計:14.3大氣壓強

  一、大氣壓的存在

  二、大氣壓的測量:托里拆利實驗

  三、大氣壓的大?。?60mm高汞柱

  標準大氣壓P0=1.013×105Pa

  四、氣壓計

  附頁

  大氣壓發(fā)現(xiàn)的歷史

  17世紀以前的人們認為自然界不存在真空,即所謂“自然界厭惡真空”。對于抽水機能把水抽上來,認為是活塞上升后,水要立即填滿活塞原來占據(jù)的空間,以阻止真空的形成。

  20xx多年以前,古希臘學者亞里士多德提出了“自然害怕真空”的說法。人們曾用這種說法來解釋抽水機為什么能抽水:活塞向上一提,水面和活塞之間形成了一段真空,自然害怕真空,于是水就升上來填補這段真空。人們還常常用“真空吸力”來解釋這種現(xiàn)象,把鋼筆吸墨水、用吸管喝汽水等都說成是“真空吸力”的作用。

  1640年,在古老的意大利城市佛羅倫薩,制造了一臺抽水機,準備用它把探礦坑里的水抽走。但是抽水機造成以后,用來一試,水被提到不足10米高的地方就不再上升了。技師們千方百計地改進抽水機,保證活塞和水面間是真空,結(jié)果還是不能使水再升高。這是什么原因呢?

  人們便去請教那位發(fā)現(xiàn)單擺規(guī)律的伽里略,那時他已經(jīng)成為著名的物理學家了。76歲的伽里略曾經(jīng)對“自然害怕真空”的說法產(chǎn)生過懷疑,他猜想:也許空氣有壓力吧?抽水機是不是靠壓力把水壓上來的呢?遺憾的是,不久伽里略便逝世了。

  在伽里略去世的1642年,他的學生托里拆利設計了一個實驗。證實了伽里略的猜想。

  托里拆利預料,因為水銀的密度大約是水的14倍,如果用水銀代替水,水銀升起的高度應該是水升起高度的1/14。托里拆利設計了用水銀柱檢驗這個預想的方案。1643年他的學生做了這個試驗,結(jié)果證明了他的預想是正確的。在托里拆利試驗中,玻璃管內(nèi)水銀面的上方就是真空,可見自然界是可以存在真空的。托里拆利用一根大約1米長一端封閉的玻璃管,往里面灌滿水銀,用食指封住開口的一端,然后將玻璃管倒插在水銀槽中,放開手指,管里的水銀就往下降,降到管里的水銀面比管外的水銀面大約高76厘米,水銀就不再下降了。管里水銀面的上邊沒有空氣,叫托里拆利真空。管內(nèi)的水銀柱是被大氣壓支持著的。托里拆利試驗不但揭示了大氣壓的存在,而且測出了大氣壓的值。

  托里拆利試驗的消息傳到法國,引起了科學家們的廣泛興趣。帕斯卡推論說,如果水銀柱是被大氣壓支持著的,那么在海拔較高的地方,水銀柱應該較短。1648年他的朋友沿多姆山山坡從山腳到山頂設立了若干觀察站,每個站上裝一個托里拆利氣壓計,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水銀柱的高度隨高度的增加而減小,證明了帕斯卡推論的正確。

  同一時期,德國的科學家格里克也進行了大氣壓強的試驗研究,他做了一個水氣壓計,水能升高到他住房的第三層,格里克認為水的上升是大氣壓的作用。通過長期的觀察,他還發(fā)現(xiàn)水柱高度的變化與天氣有關,1660年他根據(jù)一次氣壓的突然下降,預報了一場大的風暴。

  按照這個實驗結(jié)果來推算,一個人的手掌面積大約是50厘米2,上邊應受到大約500牛頓的壓力,這相當于一個50千克的人踩在上面。1米2的桌面上,所受的大氣壓力相當于10噸重的物體壓在桌面上。作用在人體表面上的大氣壓力相當于12~15噸的物體的重力。這似乎是難以相信的。但是著名的馬德堡半球?qū)嶒?,用事實使人們信服了?/p>

大氣壓強教學設計4

  “發(fā)現(xiàn)法”“做中學”“思中學”“說中學”“練中學”是新課改中常見的詞匯,其側(cè)重點各有不同,但其內(nèi)在的宗旨都是自主、合作、探究,都是為了實現(xiàn)課堂互動,讓學生快樂學習、學會學習。由于水銀對人體有害,“大氣壓強”一節(jié)的實驗多為講解實驗,增加了教學的難度,應該怎樣把握教材,實現(xiàn)師生互助,達到教學目標呢?下面談談我的做法。

  對于本節(jié)的教學,對學生提出課前預習要求:

  1、根據(jù)課文的描述,做一做皮碗實驗和水杯實驗,初步體會實驗原理、產(chǎn)生問題;

  2、觀察生活中與大氣壓有關的現(xiàn)象。

  課堂上,我將其分為四部曲:

  一、課題的引入──設置問題、激發(fā)興趣;

  二、問題的探究──得出概念、實驗測量;

  三、問題的拓展──聯(lián)系實際、深化研討;

  四、總結(jié)和歸納──形成結(jié)論、體味方法。

  具體的處理方法:

  一、課題的引入──設置問題、激發(fā)興趣

  同學們在家里做了實驗,你是怎樣做的?你有什么想法?(大約2分鐘的發(fā)言時間)教師對講得好的進行表揚,對講得不怎么好的進行鼓勵,調(diào)動積極性。

  二、問題的探究──得出概念、實驗測量

 ?。ㄒ唬┐髿鈮簭姼拍畹牡贸?/p>

  1、學生做皮碗實驗(如圖1),思考是什么力量吊起了鉤碼?在教師的引導下分析原因:除了皮碗和鉤碼,就只有空氣!這個力量一定來自空氣。那為什么要擠壓皮碗呢?學生會談很多的想法,然后教師進行動畫分析講解(圖2),得出a中大氣對皮碗有向上的壓力f;b中大氣對皮碗有向右的壓力f,在f的作用下,玻璃和皮碗間產(chǎn)生一個摩擦力f,f等于皮碗和鉤碼的重,從而得出大氣壓強的概念。

  2、能證明大氣壓強存在的還有哪些實例?鼓勵學生發(fā)言,肯定學生的發(fā)言后,請兩位學生分別演示書上的“水杯實驗”和“雞蛋實驗”,再一次分析原因。

  3、教師指出:能證明大氣壓強存在的事例很多,但最早證明大氣壓強存在的是馬德堡半球?qū)嶒?。通過多媒體介紹奧托·格里克和馬德堡半球?qū)嶒?,然后請學生上臺演示,學生踴躍爭取動手,此時,可趁機提問:①怎么做這個實驗?②為什么要將里面的空氣抽掉?實驗完畢后,再請學生講講:為什么會有那么大的力量?說明了什么?鼓勵學生勇于探索,科學求證,大膽實踐。

  4、思路拓展:為什么大氣有壓強?為什么大氣對各個方向都有壓強了

  對比液體產(chǎn)生壓強的原因,學生很容易得出空氣受重力作用,所以能產(chǎn)生壓強,空氣具有流動性,所以大氣對各個方向都有壓強的結(jié)論。

  (二)大氣壓強的測量

  1、提問:我們怎樣才能測量出大氣壓強的值呢?要用到什么器材?(猜想)

  2、演示(圖3)實驗:將玻璃瓶灌滿水,再倒過來,看到什么現(xiàn)象?水受重力的作用,但沒有往下流,一定是受到一個向上的力的作用,這個作用只能是來自大氣壓。將瓶子灌滿的目的是什么?再將玻璃瓶換成1米長的玻璃管,用水灌滿后倒放在水槽里,看到水還是沒有流下來。那么,是不是不管玻璃管多么長,水都不往下流呢?究竟大氣壓能支待多高的水柱?(引出話題,進一步猜想)

  3、介紹托里拆利和托里拆利實驗:用多媒體向?qū)W生展示實驗動畫,邊演示邊講解。

  4、我們怎樣將大氣壓強計算出來呢?

  水銀產(chǎn)生的壓力與大氣壓力平衡,將大氣壓強轉(zhuǎn)化為水銀的壓強來計算:

  p=p0=ρ水銀gh

  5、這里是采用轉(zhuǎn)化和替代的方法來解決問題的,算一算標準大氣壓能支持多高的水柱?由此知道如果用水來做這個實驗有難度。

  三、問題的拓展──聯(lián)系實際、深化研討

 ?。ㄒ唬┩欣锊鹄麑嶒灥耐卣?/p>

  1、實驗中為什么要把玻璃管中的空氣排盡?如果沒有排盡空氣,對實驗結(jié)果有什么影響?為什么?我們又怎樣檢驗空氣是否排盡?

  2、玻璃管的粗細對結(jié)果有沒有影響?為什么?

  3、如果將玻璃管往上提1cm或往下壓1cm,但管口都不離開槽中水銀面,管內(nèi)外水銀高度差有沒有變化?如果將玻璃管傾斜呢?為什么?

  4、如圖4,a中在玻璃管頂端a處開一個小孔,會出現(xiàn)什么現(xiàn)象?為什么?b中如果在玻璃管中間b處開一個小孔呢?

  5、如圖5,如果當時的

  大氣壓是72cm水銀柱,a中a點的壓強是多少?b點的壓強又是多少?b中玻璃管頂端受到多大的壓強?

 ?。ǘ┯嬎銌栴}拓展

  1、能不能用公式p=ρ空氣gh來計算空中某點的壓強?為什么?

  2、假定當?shù)氐臍鈮菏?6cm水銀柱,塑料吸盤的半徑是10cm,塑料吸盤吸在天花板上(不考慮吸盤的質(zhì)量),下面能吊多重的物體?

  3、假定地面的氣壓是76cm水銀柱,地球的半徑是6400km,地球上空氣的質(zhì)量大約是多少?

  四、總結(jié)和歸納──形成結(jié)論、體味方法

  這一部分盡量由學生完成,教師提示、鼓勵。在這里就略寫。

  1、學生活動:總結(jié)本節(jié)內(nèi)容,相互補充,形成本節(jié)知識體系。

  2、學生活動:大氣壓在生活中的應用。

  3、教師結(jié)語:生活處處皆物理,只要我們用心觀察,多想方法,大膽實踐,就能學好學活。

大氣壓強教學設計5

  一、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通過與液體的類比,引出大氣壓強的課題。由于氣體的特殊存在形式—看不見、摸不著,所以大氣壓強對初中學生來說是比較抽象的概念,需要通過一系列新奇、有趣的實驗,讓他們感受到大氣壓的真實存在。托里拆利實驗中水銀柱的高度等于大氣壓強值應是本節(jié)的難點。教材通過介紹生產(chǎn)生活中的氣壓計,使學生了解一些大氣壓的測量方法。又通過介紹抽水機等,強化從物理走向社會這一課程理念。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大氣壓強;

  (2)了解測量大氣壓強的方法,了解大氣壓強的大小和單位。

  2、過程與方法

 ?。?)觀察、體驗跟大氣壓強有關的現(xiàn)象,感知大氣壓強的存在;

 ?。?)通過感知,認識大氣壓強在生活中的應用。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了解大氣壓強的應用,認識科學技術對人類生活的影響。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大氣壓強的存在,大氣壓強的測量。

  難點:托里拆利實驗測量大氣壓值。

  四、教法與學法

  教法:通過瓶吞雞蛋、覆杯、半球等實驗探究大氣壓的存在;通過半球、托里拆利實驗粗略和精確測量大氣壓的值。

  學法:在探究實驗活動中,體驗感受大氣壓的存在;通過氣體壓強與液體壓強的類比,學習大氣壓值的計算方法和測量方法。

  五、教學準備

  教師:玻璃瓶、雞蛋、酒精棉球、水槽、水、硬紙片、兩個粗細相同高度不同的杯子、大小不同的試管各1支。

  學生:注射器、水、燒杯、一個吸盤掛鉤、玻璃板、彈簧測力計,小吸盤等。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演示:探究實驗一(瓶吞雞蛋)

  師:同學們,我們先來做個實驗,讓瓶子吞雞蛋,(將雞蛋放在瓶子上),吞不下去,怎么辦呢?(用點燃的酒精棉球在瓶子里燒,再放上雞蛋),雞蛋吞進去了,瓶子為什么能吞進比瓶口粗的雞蛋呢?

  (二)新課教學

  1、大氣壓存在

  師:雞蛋雖受重力,但瓶口卡住了它,用酒精在瓶里燒一下,雞蛋就吞進去了,為什么?

  師:我們來了解一下空氣(教師介紹大氣層)。液體受重力,能流動,液體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空氣會不會向各個方向有壓強呢?演示:探究實驗二(覆杯實驗)師:(將杯子裝滿水,蓋上紙板,倒過來),紙板為什么不掉下來?

  演示:探究實驗三(小試管在大試管中上升)

  師:(將大試管裝滿水,將小試管放進大試管,倒過來,水流出,小試管卻上升),小試管為什么會上升?

  學生:探究實驗四(注射器吸水)

  師:請同學們做注射器吸水實驗,并分析實驗現(xiàn)象。

  學生:探究實驗五(吸盤半球?qū)嶒灒?/p>

  師:用兩個吸盤合在一起,擠出其中的空氣,用力拉開,并解釋現(xiàn)象。

  早在1654年,在德國的馬德堡市,就有人做過著名的類似實驗—馬德堡半球?qū)嶒?。(將兩個半徑為20cm的銅制半球合在一起,抽出里面的空氣,兩邊用馬拉,直到增加到16匹馬時,伴隨一聲巨響,半球才被拉開。經(jīng)過上述大量探究實驗,我們可得到一個什么樣的結(jié)論?

  結(jié)論:大氣存在壓強,大氣壓強很大。

  2、大氣壓的測量

  (1)用吸盤半球?qū)嶒灤譁y大氣壓強值。

  師:(分析前面吸盤半球?qū)嶒灒?,當兩邊用力拉吸盤時,彈簧測力計拉力與大氣壓力是什么關系?

  師生:據(jù)p=F/s得,p大氣壓=F拉力/s

  因為吸盤中空氣不易抽盡,所以p大氣壓為粗測值。

  (2)用托里拆利實驗精確測量大氣壓值。

  師:回顧覆杯實驗,紙片不掉下來,說明p氣〉p水,換一個高些的杯子做實驗,紙片還是不掉下來,說明仍然有p氣〉p水,什么時候,紙片將掉下來?分析:p氣=p水,即p氣=ρgh時;展示探究實驗七(托里拆利實驗)

  師:為減少h,我們選用ρ較大的水銀做實驗,當h為76cm高時,液面不下落。據(jù)p氣=ρ銀gh得p氣=1.013×105帕,即一標準大氣壓。師:一標準大氣壓可支持多高水柱?分析:據(jù)p氣=ρ水gh得h≈10m(3)常用氣壓計師:(介紹水銀氣壓計、無液氣壓計、液化氣罐上的氣壓計、醫(yī)用氧氣瓶上的氣壓計的工作原理)。

  3、大氣壓的變化

  師:大氣壓的值與哪些因素有關?(引導觀察大氣壓與海撥高度關系圖

  結(jié)論:與海撥高度、季節(jié)、溫度有關。演示:探究實驗八(自制氣壓計)

  師:(在帶塞玻璃瓶塞上打一小孔插入細管,由細管向瓶中吹氣)瓶中液面上氣壓變大,管中液面上升。

  4、大氣壓的應用

  師:我們在生活在大氣海洋里,身邊哪些地方用到了大氣壓強?

  師生:真空吸盤、活塞式抽水機、吸飲料等。

 ?。ㄈ┱n堂小結(jié)

  師:學到了什么?(略)

  教學反思:

  一、通過大量探究實驗,引導學生感受大氣壓強的存在,進行大氣壓強值的測量,觀察大氣壓強的變化,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深刻認識大氣壓強。

  二、利用氣體與液體類比,有利于幫助學生理解大氣壓的存在,理解大氣向各個方面都有壓強。

  三、改變覆杯的高度做實驗,直至展示托里拆利實驗,有利于學生理解托里拆利實驗測量大氣壓值的原理,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

  四、廣泛列舉生產(chǎn)生活中應用大氣壓的實例,有利于體現(xiàn)、落實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教學理念。

【大氣壓強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大氣壓強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