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說課稿

時間:2022-01-14 15:10:47 說課稿

《桂林山水》說課稿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shè)計一份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么什么樣的說課稿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桂林山水》說課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桂林山水》說課稿

《桂林山水》說課稿1

  一、說教材

  《桂林山水》這篇課文是“注音識字,提前讀寫”實驗教材的第九冊第七組課文。本組五篇課文都是寫景物的記敘文?!豆鹆稚剿肥情_篇的精讀課文。課文依照“總……分……總”的結(jié)構(gòu),先總體提出“桂林山水甲天下”,再分別對桂林水和山的特點進行了形象生動的描寫,最后又用“這樣的山圍繞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倒映著這樣的山”和“空中云霧迷蒙,山間綠樹紅花,江上竹筏小舟,讓你感到像是走進了連綿不時的畫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兩句作結(jié),使讀者對桂林山水發(fā)生了一個完整的美好的認識,既照應(yīng)了課文開頭,又豐富了“甲天下”的內(nèi)涵。

  重點段分析:二、三兩個自然段分別具體描繪了桂林水、山的特點,是全文的主體,也是重點。這兩個自然段在寫法上是相同的,也是獨具匠心的。每段都由三句組成,第一句都以別處的秀水或青山作比較來映襯桂林的水和山,其中第三個分句以“卻從沒看見過”這種轉(zhuǎn)折語氣的句式來強調(diào)、贊美桂林的山或水,并以此句提示下文。第二句由三個并列分句組成,具體地從三個方面,運用排比、對偶和比喻的手法來描寫桂林的水、山,每一個分句都是由兩個以上的小句組成,而且前半句寫出山水的特點,后半句都是由兩個以上的小句組成,而且前半句寫出山水的特點,后半句補充描寫前半句的特點。第三句都寫作者的感受。所不同的是:寫水句的前半句點出桂林山的特色,“奇、秀、險”,而后半句以二三個比喻短語組成排比句和兩個四個字的詞語相結(jié)合組成補充描述句,寫出了桂林山的形態(tài)奇、色彩秀、山勢險。

  難點分析:最后一段是一個比喻句,中間又夾著一個排比句。這句話的意思是桂林的山水像一幅“連綿不時的畫卷”。山水是畫的主體,空中的云霧迷蒙,山間的綠樹紅花,江上的竹筏小舟則是點綴。多美的一幅山水畫!大自然這位雕塑家以鬼斧神工,雕刻出如此巧奪天工的畫卷,作者簡直入迷了,乘著木船,蕩舟漓江,感覺到自身走進了一幅連綿不時的畫卷,沉溺在桂林山水的幽靜美之中。作者這種對桂林山水熱愛的感情的流露,是同學入境動情的難點所在。

  整篇文章構(gòu)思精巧,句段精美,文首引名句,文尾引詩句,以“蕩舟漓江,來觀賞桂林的山水”開始,以“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結(jié)尾,首尾照應(yīng),結(jié)構(gòu)渾然一體,給讀者以強烈的藝術(shù)感受。

  教學目標:

 ?。?、理解課文內(nèi)容,認識桂林山水的特點,激發(fā)同學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

 ?。?、學習課文按“總……分……總”和按特點記敘的構(gòu)思方法。

 ?。?、學會生字新詞。

  二、說教法

  文章是寫景的抒情散文,根據(jù)文章的特點,我主要采用“以讀代講,以講促讀”,這一方法進行教學。

  語言文字具有意會不可言傳的特點,許多妙詞佳句往往講也講不清楚?!豆鹆稚剿非苍~造句嚴謹,語言優(yōu)美,詩化的語言耐人尋味。字里行間洋溢著作者對桂林山水的一片熱情。假如老師講得太多,文章會搞得支離破碎,整體的美被破壞。只有通過多讀,反復讀,讀出語感,以讀代講,披文入情,使作者的感情和讀者的感情溶為一體。因此,在教學中,我是采用“以讀代講”布置教學環(huán)節(jié)的:A、范讀課文激發(fā)感情。揭示課題后,老師馬上以豐滿的感情范讀課文感染同學并激起朗讀興趣;B、自由朗讀醞釀感情。當同學激起朗讀興趣后,通過自由朗讀醞釀出與作者愛在一起的感情;C、摳字眼體會感情。老師緊扣“甲”、“靜、清、綠”,“奇、秀、險”等重點詞,讀讀議議,個別讀、齊讀、引讀、議讀,文中作者對桂林山水的熱愛之情完全被同學體會出來了;D、授技巧入情入境。第二小節(jié)共三句,第一句話要注意長句的自然停頓,“卻從沒看見過”合度的重音,才干在比較中顯示出漓江水的獨特風格;第二句讀好“啊”的音變[靜?。╪ga),清?。╪ga),綠?。▂a)]和三個并列分句的遞進語勢(聲音由低到高,語速由慢到快,感情由弱到強),才干表達出漓江的水“靜、清、綠”到極點的特點;第二句到第三句語氣的轉(zhuǎn)入要稍停長些,語氣轉(zhuǎn)入平穩(wěn)。因為,這時作者被眼前的美景陶醉了,忘記了周圍的一切,連自身乘坐的船在前進,還是停泊著都沒感到,許久許久才醒悟過來;E、品讀課文抒發(fā)感情,通過前四步,同學已經(jīng)掌握作者對桂林山水的熱戀之情,最后同學循作者思路,以真摯的感情齊讀課文,將課堂氣氛推向高潮,使小朋友們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融為一體,可達到預(yù)定的教學目的。

  三、說學法

  重點段兩小節(jié)的結(jié)構(gòu)、寫法頗相似,因此采用“舉一反三”法。

  “舉一”即揭示規(guī)律,掌握方法。學習第二自然段“漓江的水”。按這四步來學習。

  (1)這小節(jié)分幾層寫?

  (2)每層各用什么方式來表達?

 ?。ǎ常┻@樣表達有什么好處?

 ?。ǎ矗┓磸驼b讀。

  在第二自然段學完之后,讓同學回顧一下剛才我們分幾步用怎樣的方法的學習,現(xiàn)在用這樣方法學習第三自然段“桂林的山”。

  “反三”重在比異。因為“舉一”提供的模式,“反三”時按圖索驥,多數(shù)同學并不會感到困難。容易忽略的恰恰是它們的相異之處。所以重在抓排比句。內(nèi)容不同:寫水時,寫水態(tài),水色的特點,而寫山時寫山態(tài)、山色、山勢的特點;寫法不同:寫水時后半句用述敘式,寫山時用短語排比和兩個四個字的詞語。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運用上段學到的適當?shù)耐nD,合度的輕重,語調(diào)的抑揚,音色的處置與朗讀技巧,反復育讀,使教師、同學與作者的感性融為一體。

  這樣,從扶到放,既能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能發(fā)揮同學的主體作用,培養(yǎng)同學的自學能力。

  四、說過程

  1、揭題談話:

  讓同學說說桂林的地理位置,文章的體裁,簡介作者和有關(guān)作品。

 ?。?、激情入境:

  教師范讀課文,同學聽后談自身的感受、想法。

 ?。场⑷刖硠忧椋?/p>

  自由讀后逐段指導讀,帶同學入境動情。

  第一段:主要理解“甲”的義和“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意思。

  第二段:輕聲讀課文,講講第二小節(jié)分幾層寫?每層各用什么方式來表達?這樣寫有什么好處?老師引導同學一層一層地讀讀講講,講講讀讀,進入作者的意境,用朗讀把自身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融為一體。第三小節(jié)運用第二小節(jié)的學習方法、朗讀技巧,放手讓同學自身理解語言文字,入境動情。

  第三段:老師誦讀配上圖畫帶同學入境,讓同學圖文對照,讀讀議議,體會作者此時此刻入迷的感情,發(fā)生共鳴,抒發(fā)自身的感情。

 ?。?、以情感人:

  老師總結(jié):作者按總分總的結(jié)構(gòu),抓桂林山水我構(gòu)思方法,寫出桂林山水甲天下,表達了自身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全班女同學齊讀,把這種熱愛之情表達出來,感動他人。

《桂林山水》說課稿2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今天,我說的課文是《桂林山水》,它是六年制小學語文第十一冊第一單元中的第一課。這篇課文抓住了桂林山水的特點,以優(yōu)美、簡練的語言,生動形象地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景,表達了作者對桂林風景的喜愛之情。

  本文從“桂林山水甲天下”講起,既概括說明桂林山水在祖國名勝中地位,又交代了作者觀賞桂林山水的緣由。最后,用對比的方法描述了漓江水,桂林山的突出特點,作者把桂林的山和水聯(lián)系起來,作為一個完美的整體,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桂林是世界聞名的游覽勝地。那里的山青,水秀,洞奇,石異,園美?!肮鹆稚剿滋煜隆钡莱隽怂毺氐拿篮吞氐拿篮腿藗儗λ挠芍再潎@。)

  2、教學目標

  教學是為了促進學生的發(fā)展,這是新一輪課程改革對教學提出的嶄新的要求,在學習語文中,學生的發(fā)展的是多方面的,它包括聽說讀寫能力的發(fā)展,情感世界的豐富,觀察領(lǐng)悟能力的提高以及創(chuàng)造、探索精神的培養(yǎng)等。

  因此,我在設(shè)計《桂林山水》一課的教學時,著重體現(xiàn)了以下教學目標。

  (1)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景,感受課文的語言美,激發(fā)學生熱愛我們祖國山河壯美的情感。

  例如:“漓江的水真綠啊,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

  (2)領(lǐng)悟作者細致觀察、抓住特點、運用對比描寫景物的方法。(本篇課文屬于圖文結(jié)合的文章。在教學中讓學生先觀察圖畫,初步了解桂林山水的美景。接著,圖文結(jié)合,進一步感受桂林山水的美。通過把大海、西湖與漓江水進行對比,了解漓江水靜、清、綠的特點;把泰山、香山與桂林山對比,突出桂林的奇、秀、險的特點。

  (3)能仿照句式寫景物。

  (4)學會本課8個生字;理解15個詞語的意思。

  例如;詞語:拔地而起:指桂林的水不像一般的山逐漸高上去,而是仿佛從地面上突然高出來的似的。拔:高出、超出。

  各不相連:指桂林的山不像一般的山連綿起伏,接連不斷。而是各自都平地崛起,互不相連。

  奇峰羅列:羅列:排列。奇形怪狀的山峰沿江排列。

  形態(tài)萬千:各有各的樣子。有的像,有的像……

  屏障:起遮擋作用的東西。指桂林的山像屏障似的遮擋著這一帶。

  危峰兀立:高高的山峰直挺挺地聳立著。危:高,兀:高高突起。

  怪石嶙峋:奇形怪狀的石頭,重重疊疊的樣子。

  生字:漓 lí

  瀾 lán 注意門里是“柬”

  瑕 xiá 注意與“假”和“段”對比。

  (凡韻母為“ia”的字右上應(yīng)是;凡韻母為“an”的字右上應(yīng)是

  翡 fěi 上下結(jié)構(gòu)

  巒 luán 注意上半部“亦”不帶鉤。

  障翹舌音字,不要誤讀為平舌音。

  筏 fá 注意右下不丟撇。

  綿與“棉”音同形近偏旁不同。棉,棉花。綿,綿長、綿延、連綿。

  3、教學重、難點

  學習課文2、3自然段,學會運用段落大意歸并法歸納課文主要內(nèi)容是本文的教學重點,學習抓住景物的特點進行具體描寫的寫作方法寫一處景物,是教學的難點。

  二、說教法、學法

  首先抓住一條主線

  即以“桂林山水”為主線,抓住這一主線,把“漓江的水”“桂林的山”兩個內(nèi)容串聯(lián)起來,引導學生去探究漓江水靜、清、綠。桂林山奇、秀、險的特點。從而把語言文字的訓練,情感的熏陶、想象力的培養(yǎng)有機的融為一體。

  其次,落實兩個訓練點。

  1、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這是本課訓練的重點。本課中有許多含義深刻的句子。如“桂林山水甲天下”“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對這些句子的理解。我們不能停留在表面上。要使學生體會其蘊涵的感情。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本文語言優(yōu)美,字里行間都透露出作者對桂林山水的喜愛。在教學中,我花大力氣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以讀代講,以讀悟情,以讀達情。

  此外,還要培養(yǎng)兩種能力。

  3、探究感悟能力

  本文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是通過語言文字來表現(xiàn)的,因此在教學中我善于引導學生探究文字,從文字中獲得感悟,產(chǎn)生共鳴。在《桂林山水》中,我讓學生圍繞主問題“桂林山水甲天下”進行探究,要求學生說說是“通過哪些讀懂的”。這樣的操作形式,首先可以讓我的學生有目的地讀文探究,同時又讓學生說出了自己的感悟。

  4、想象能力

  本課蘊涵著豐富的訓練學生想象力的因素。第三自然段在描寫桂林山的形狀時,文中提到有的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像翠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那么它還可能像什么,在此部分教學時可以讓學生發(fā)揮想象。這樣既拓展了學生的思維,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能力。

  三、教學設(shè)計

  為了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加強語言文字訓練,我緊扣“課標要求”,針對教材內(nèi)容,采用講讀法、討論法、多讀多想、從扶到放等方法,我設(shè)計了這樣的教學程序:

 ?、?、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我要帶大家到一個舉世聞名的旅游勝地——桂林去玩。我想,那里的山,那里的水,那里的迷蒙云霧,那里的綠樹紅花,一定會使你以為走進了迷人的畫卷。同學們,想不想去領(lǐng)略那神奇秀麗的桂林風光呢?桂林是世界聞名的游覽勝地。那里的山青,水秀,洞奇,石異,園美?!肮鹆稚剿滋煜隆钡莱隽怂毺氐拿篮腿藗儗λ挠芍再潎@。)

 ?、妗⒊鍪菊n件,對圖文進行整體感知。

  1、實物是學生最易接受的直觀教材,我先讓學生仔細看圖,讓他們對桂林山水有個總體印象。

  2、大綱指出:聽、說、讀、寫是語文的基本能力,也是學生必須的語文素質(zhì)。我讓學生邊看圖邊思考:桂林的水有什么特點?(靜、清、綠)桂林的山有什么特點?(奇、秀、險)讓學生帶著問題看,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集中注意力和進行獨立思考的能力。

 ?、?、直奔中心,緊扣重點,教給方法。

  桂林山水的特點,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是作者仔細觀察事物、充分發(fā)揮想象、采用對比、排比等多種修辭手法、用優(yōu)美動人的語句把它描繪出來的。

  分析第2自然段:

  1、指導看圖

  2、請一位同學朗讀,讓其它學生思考討論:桂林水的靜、清、綠表現(xiàn)在哪里?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綠啊,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

  3、老師講解,然后分組輪讀,邊讀邊想象桂林水的美。相繼地出示句子:漓江的水真……無瑕的翡翠。

  4、全班讀,體會排比這種修辭手法的作用。

  5、仿句子寫句子:

  а、公園里的花真香呀,香得……

  ь、教室里真靜啊,靜得……

  及時運用了課堂上剛剛學習的句式,真正做到了知識的遷移,使課內(nèi)和課外的知識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

  通過本段的學習,學生真正感受到了桂林水的靜、清、綠的特點,特別是通過圖文對照,仿佛自己正置身于桂林,看到了桂林水的美,怎能不對桂林充滿愛?怎能不對祖國山河的秀麗表示贊嘆?同時又學到了讀段的方法。

 ?、?、放手自學,鞏固訓練重點。

  在教給學生領(lǐng)會讀段的方法后,讓學生自學第3自然段,體會桂林山的奇、秀、險,想象它的美,然后交流、反饋自學情況。

 ?、?、講讀第4自然段

  以讀代講,讓學生劃出描繪整幅畫的詞語,想象整幅畫卷的形象,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意思。

  ㈥、指導朗讀

  朗讀能發(fā)展學生的思維,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將理解語言和積累語言的訓練融為一體,學生朗讀能力逐步提高,對內(nèi)容的理解就會逐步加深。本課作者在描寫桂林山水的特點時,用了許多優(yōu)美的語句,這些語句表達了作者對桂林山水的喜愛和贊美,朗讀時讓學生把這種感情讀出來,把自己被桂林山水陶醉的情感表達出來……通過這種有感情地朗讀,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對桂林的愛,對祖國河山的贊美,激起學生對美好生活的熱愛。

  ㈦、拓展延伸

  桂林山水風景優(yōu)美,景色怡人,作者用優(yōu)美、簡練的語言,把桂林山水的特點描繪了出來。只要我們用心地去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我們周圍也有許多風景優(yōu)美的地方運用作者這種描繪景物的寫作方法。

  選擇當?shù)睾线m的一處風景,想想它有什么特點?然后寫一段話。

  四、說板書設(shè)計

  這一板書,把課文中最優(yōu)美、最精煉、最關(guān)鍵的語句精選了出來,不但把文章的結(jié)構(gòu)顯現(xiàn)出來,而且把桂林山水的特點也表達出來,幫助學生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課文、指導背誦。把課文中心內(nèi)容表達完整,使文章的內(nèi)容一下印在學生的腦子里。

  《桂林山水》這篇課文是一篇寫景的圖文結(jié)合的文章,其具體描寫了桂林山水的風景,通過本課的學習,借助于文章作者的描繪,觀賞桂林山水的風光圖片,我們雖未到廣西桂林,但已經(jīng)有了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仿佛自己現(xiàn)在已經(jīng)已置身于桂林,正在欣賞美麗的桂林風光一樣,真是“人未到桂林,但已有那種感覺”。

  回顧這節(jié)課的教學,我遵循了“老師主導、學生主體、訓練主線”的基本原則,力求語言、文字和思想感情熏陶的有機結(jié)合,既突出的重點,又突破了難點,較好地完成了既定的目標。

《桂林山水》說課稿3

  (一)、說教材:

  《桂林山水》是課標版教材小學語文第八冊第一單元中的第二課。這篇課文抓住了桂林山水的特點,以優(yōu)美、簡練的語言,生動形象地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景,表達了作者對桂林風景的喜愛之情。課文按“總——分——總”的順序先從“桂林山水甲天下”講起,然后用對比的方法描述了漓江的水靜、清、綠和桂林的山奇、秀、險的突出特點,最后把桂林的山和水聯(lián)系起來,作為一個完美的整體,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課文語言優(yōu)美,適合學生朗讀背誦,描述生動逼真,其中抓住桂林山水的特點進行具體描寫的寫作方法,是學生學習習作的典范

  (二)、目標及重難點:

  根據(jù)學生實際和我對這課教材的把握,我將本課的教學目的確定為:

 ?。?) 學會本課8個生字。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感受課文的語言美激發(fā)熱愛祖國山河美的情感。

 ?。?)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的特點、運用對比描寫景物的方法。

  本課的教學重點、難點是:

  引導學生感受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的那種獨特的美;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

  本課我計劃用兩課時上完。

  第一課時:能將課文讀通順流利,整體感知課文,學會生字,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并選擇自已喜歡的內(nèi)容小組合作學習

  第二課時:繼續(xù)學習課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意思,學習作者寫作方法,試著背誦課文。

  (三)、說教法,說學法

  1、情境教學法:教學2、3自然段時,運用多媒體、板畫創(chuàng)設(shè)情境,拉近學生與課文的距離,理解重點詞句

  2.舉一反三法:第2、3自然段結(jié)構(gòu)相似、教學要求相同,運用舉一反三法,通過反復訓練,有利于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

  3.朗讀體會法:通過抑揚頓挫、聲情并茂的朗讀,幫助學生體會語言的優(yōu)美,感受作者對桂林山水的贊美之情,同時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語感訓練。

  4、學法指導:

  歸納總結(jié)學習寫景文章的方法“抓住詞句──欣賞美景──體會感情──朗讀表達”。并指導學生自學課文第三自然段。

  (四)、說過程,說精華(第二課時)

  1.學習第一自然段。

  理解:“桂林山水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它和全文有什么關(guān)系?在一定的語境中辨析近義詞“觀賞”與“欣賞”。

  2.精讀第二自然段。

  (1)自由朗讀第二自然段,思考:①圈出寫漓江水的特點的詞語。②用“~~~”劃出具體描寫特點的句子。

 ?。?)課件出示句子,品析句子表達的意思。

 ?。?)教師設(shè)計一組舉一反三的句子訓練,課件出示句子:

  a.公園里的花真香啊,香得( )。

  b.教室里真安靜啊,安靜得( )。

 ?。?)通過教師范讀、學生試讀、指名讀、比較讀等多種形式有感情地朗讀這組句子,體會漓江水奇異的美。

 ?。?)學習提示,指導背誦。

 ?。?)小結(jié)學法,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笆谥贼~,不如授之以漁?!弊寣W生自悟?qū)W法,使學法得到真正遷移。3.“讀——找——品——誦”的方法用于第三自然段的學習,4.學習第四自然段。

  以讀代講,讓學生劃出描繪整幅畫卷的詞語,想象整幅畫

  卷的形象。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意境。

  5.指導朗讀,激發(fā)情感。

  [教學意圖:再次創(chuàng)設(shè)情境,指導學生朗讀全文,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

  (五)總結(jié)全文,指導背誦。

  1.按照板書,小結(jié)全文。并讓學生用所拿到的桂林山水實景圖片各說一句話。

  2.指導背誦課文。

《桂林山水》說課稿4

  一、說教材

 ?。ㄒ唬┙滩牡牡匚缓妥饔?/p>

  本課是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一篇寫景散文,本單元的主題是祖國的大好河山?!豆鹆稚剿愤@篇文章,以生動形象的筆觸描繪了桂林山水的秀麗風光,開篇引用“桂林山水甲天下”點明桂林山水聞名遐邇,然后從漓江的水、桂林的山、桂林的山和水等角度分別描寫了桂林美景的特色。

  學習本文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欣賞與熱愛之情,并讓學生體悟作者是如何用優(yōu)美的語句來表情達意的。

 ?。ǘ┍菊n重點和難點

  根據(jù)本單元主題和本文的特點,設(shè)定本課重難點如下:

  重點:感受桂林山水之美,學會用寫景手法描繪身邊的事物。

  難點:了解本文語言特點,掌握排比、比喻等寫景手法。

  二、說學情

  1、本課教學對象是四年級下學期的學生,他們在之前學習過關(guān)于描繪山水的文章,初步具有了欣賞美、熱愛美的能力,但是體會作者如何通過語言運用技巧來寫景達意,并對其中的優(yōu)秀技巧進行模仿寫作,這樣的感悟力和能力還需要加強。

  2、我的學生多是95后,他們已經(jīng)學會了網(wǎng)上查資料,有的還曾經(jīng)去很多地方旅游過。因此,讓他們通過自己查資料先了解桂林山水的美并不難。他們也已經(jīng)初具獨立思考問題和探討問題的能力,可以組織相應(yīng)的互動活動。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jù)新課標三維目標的要求、教材分析和學情分析,我確立了以下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組詞和聽寫,并能正確讀寫“無瑕、兀立、嶙峋、波瀾壯闊、峰巒雄偉、連綿不斷”等詞語。

  2、背誦全文。

 ?。ǘ┓椒繕耍?/p>

  1、通過了解作者的語言表達特點,掌握引用、對比、排比、比喻等寫景手法。

  2、能夠模仿例段,學習用相同的句式寫一段話。

 ?。ㄈ┣楦心繕耍?/p>

  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養(yǎng)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四、說教法學法

  (一)教法

  新課程的核心理念就是通過語文教學過程中的文本研習、問題探究、活動體驗等多種形式,幫助學生提高語文的綜合素養(yǎng),并形成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為此,我主要采用“品讀賞析”和“問題探究”的多媒體教學方法,安排2課時。

  借助反復品讀,引導學生體味作者在描寫景色時所采用的優(yōu)美語句;通過問題探究,展開教師、學生、作者和文本四者之間的對話,構(gòu)建師生間和諧平等、互動對話的語文課堂。

  對于教師的作用,新的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指出:“教師既是與學生平等的對話者之一,又是課堂閱讀活動的組織者、學生閱讀的促進者?!薄敖處煹狞c撥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講解代替學生的獨立閱讀?!币虼耍@一堂課,在教法上我采用對話式教學模式,主要采用提問法、講解法,引導學生自主閱讀課文。

 ?。ㄈW法

  1、朗讀法:形式多樣的讀、大量的讀、有感情的讀。

  2、討論法:通過提問思考討論,引導自己思考,自己得出正確答案。

  3、質(zhì)疑法:引導學生從無疑處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

  五、說教學過程

 ?。ㄒ唬┘ぐl(fā)興趣、導入新課

  一節(jié)新課的開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調(diào),第一個音定準了,就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礎(chǔ)。上課也是如此,第一錘就應(yīng)敲在學生的心靈上,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我是這樣設(shè)計導語的,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展示課下搜集的桂林山水的圖片、文字資料或歌曲。

  通過對桂林山水的直觀感受,激發(fā)學生對學習本課的興趣。老師總結(jié)同學們的展示,導入課題。(同學們,大家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向我們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我們?nèi)滩蛔∠肴ス鹆挚纯矗①潎@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果然名不虛傳。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描寫桂林山水的散文,跟隨作者的眼睛,去一睹桂林的風采?。?/p>

 ?。ò鍟旱?課桂林山水)

  (二)初步朗讀、整體感知

  引導學生自讀課文,這一部分大約需十分鐘的時間。是這一堂課中占時較多的一部分。之所以安排這么多時間,是因為這是一篇寫景抒情的美文,充分的朗讀是讓學生體驗這篇文章最好的辦法。

  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而“讀”就是“自主”學習方式的最直接體現(xiàn)。巴金說過:“寫吧,只有寫,才會寫?!蔽覀兪欠褚部梢赃@樣說:放手讓學生讀吧,只有讀,才會讀。讓學生在讀中感受,在讀中思考,在讀中品味語言文字的魅力。這一部分大約分這樣幾步:

  1、學生自由朗讀,然后分排進行有感情的朗讀;通過朗讀,感受作者的語言美,以及語言所表達的景色美。

  2、教師范讀,學生標出生字在課文中的位置和本文出現(xiàn)重要詞語。

  3、教師范讀以后,再請學生默讀,這次是帶著任務(wù)的默讀:首先,讓學生借助詞典查出生字的讀音和組詞,并查出新出現(xiàn)的重要詞語的意思;然后,試著概括每段最主要寫的是桂林的什么美景。(說明:新課標要求三、四年級的學生,四年級的學生初步學會默讀,不指讀,學會略讀并粗知文章大意,所以在默讀的時候,我給學生布置了簡單概括文章的大意的任務(wù);另要求學生學會借助相關(guān)工具書查閱生字詞的意思,所以我還安排學生自己查詞典并解決生詞釋義。)

  4、檢查朗讀的任務(wù)完成,并引導學生概括文章大意。

  首先我請兩名同學分別讀出8個生詞,并進行組詞。帶領(lǐng)學生解決了生詞的問題,再來初步概括文章大意。這里仍然采用檢查任務(wù)完成的方式,請4名同學分別說出每段最主要寫了桂林的什么美景。得出如下線索:

 ?。?)桂林山水甲天下;

 ?。?)漓江的水;

 ?。?)桂林的山

  (4)桂林的山水

  老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在黑板上板書。

 ?。ㄈ┥钊腴喿x、攻克難點

  初步感知文章的大意和結(jié)構(gòu)以后,接下來就要重點學習文章如何運用優(yōu)美的語言來描寫桂林的美景的。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我采用讓學生分段研讀的方法,因為本文每個段落的主題都很鮮明,整體形成總——分——總結(jié)構(gòu),進行分段研讀非常適合。分段研讀的設(shè)計如下:

  1、第1段,統(tǒng)領(lǐng)全文:前面我們已經(jīng)概括了每段的大意,第一段最主要的一句話就是“桂林山水甲天下”。為什么這么說呢,接下來學習第2段。(板書:桂林山水甲天下以這7個字為綱,統(tǒng)領(lǐng)整篇課文)

  2、第2段,漓江的水:

 ?。?)請一名同學讀第二段,教師重點講解:波瀾壯闊、無瑕。

 ?。?)攻克重點:體會作者描寫漓江水所采用的手法。

  A、作者要寫漓江的水,為什么先寫大海和西湖?這是一種什么樣的描寫手法?

  B、作者寫了漓江水的哪幾個特點?具體是怎么寫的?

 ?。ò鍟豪旖红o、清、綠)

  靜:采用引讀法(老師讀前面的內(nèi)容,學生根據(jù)老師的引導讀出后面的內(nèi)容),教師:漓江的水真靜啊學生: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

  清:采用引讀法,教師:漓江的水真清啊學生:清的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

  綠:采用引讀法,教師:漓江的水真綠啊學生:綠的仿佛那是一塊翡翠。

  這里,采用了排比法,突出了漓江水的特點;還采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漓江的綠水比喻成一塊翡翠。

 ?。?)第3段,桂林的山:(板書:桂林的山:奇、秀、險)

  A、請一名同學讀第3段,重點講解:危峰兀立、怪石嶙峋

  B、學生自主探究、小組合作,找出桂林的山有哪些特點呢?描寫山的特點又采用了什么樣的手法呢?

 ?。ㄕf明:由于本文第二段和第三段所采用的描寫手法是一樣的,學生根據(jù)前面老師的講解,結(jié)合小組討論,可以對第三段進行分析了,所以我采用了學生自主探究和小組討論的方法。)

  小組討論以后,預(yù)想學生會總結(jié)出桂林山的三個特點:奇、險、秀,和采用的修辭手法:對比、比喻、排比,老師就可以根據(jù)大家的回答,按照第二段的模式寫成板書。

 ?。?)第4段,桂林山水:

  A、請一名同學朗讀,重點講解:連綿不斷。

  B、作者在描寫桂林山水時,用了什么手法?作者是怎么描述“舟行碧波山,人在畫中游”的?

 ?。ㄋ模┱w回顧、拓展延伸。

  攻克了本課的重點和難點,我會帶領(lǐng)學生對本節(jié)所學的內(nèi)容進行回顧,并進行相應(yīng)的拓展。我是這樣幫助學生回顧整體知識的:

  1、本文先用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來總領(lǐng)全篇,又分別從漓江的水、桂林的山進行景色描寫,最后寫桂林的山和水匯成一副美麗的畫卷,采用了“總——分——總”的結(jié)構(gòu)。

  2、作者在描寫景色時,用了排比、比喻、對比等修辭手法,使描寫桂林的語言跟美景一樣,格外美麗。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見到了很多美景,你能否可以模仿本文的寫作手法“真靜啊,靜得……;真清啊,清得……;真綠啊,綠得……”,描寫你所見的一處風景。

  3、我們的祖國,大好河山真的很美,像畫卷一樣。同學們,如果你們可以,一定要多出去看一看,多開闊自己的視野,多培養(yǎng)自己開放的胸懷。

 ?。ㄎ澹┎贾米鳂I(yè):

  請同學們模仿文中描寫漓江水的寫作手法,寫一篇50字左右的片段,描寫你所見過的或者特別喜歡的風景、植物、動物。

《桂林山水》說課稿5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今天我說課的課文是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的課文《桂林山水》。本次的說課我設(shè)計了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shè)計五個方面。

  一、說教材

  《桂林山水》是一篇典型的寫景的文章,全文共四個自然段,以總分總的結(jié)構(gòu),抓住桂林的水靜、清、綠和桂林的山奇、秀、險的特點,生動得描繪了桂林山水的秀麗風光。語言優(yōu)美流暢,描述生動逼真,贊美了祖國的錦繡河山,表達了作者熱愛祖國山水的思想感情。很顯然,這是一篇適合對小學生進行審美教育,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好教材!

  二、說教學目標

  四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初步養(yǎng)成獨立識字的能力,閱讀能力也也在不斷提高,能初步養(yǎng)成與他人閱讀感受的習慣?;趯滩牡睦斫夂蛯W情的分析,我從知識與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考慮,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隨文學習“翡”“瑕”等生字,理解“拔地而起”“奇峰羅列”“色彩明麗”“危峰兀立”等詞語,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

  2、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品味桂林山水的美和課文的語言美,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以及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進行說話的能力。

  3、情感目標:激發(fā)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

  三、說教法學法

  語文是培養(yǎng)學生通說讀寫能力的科學,并在此基礎(chǔ)上形成理解并運用祖國文字的能力?!墩Z文課程標準》也指出,閱讀是教師、學生、文本之間對話的關(guān)系,閱讀的重點培養(yǎng)學生理解、觀察、欣賞和評價的能力。結(jié)合學生的知識結(jié)構(gòu)和認知水平,我主要采用以下的教法學法:

  在教法上,第一我會利用導語利用多媒體課件創(chuàng)設(shè)情境,用朗讀感悟情境,用聲音再現(xiàn)情境,用音樂渲染情境,讓學生入境動情!第二,我會采用“讀、找、品、誦”為主要訓練方式,鼓勵學生多讀,在讀中促悟,增加積累,發(fā)展語感,加深體驗與領(lǐng)悟。

  在學法上,我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把學習的主動權(quán)交給學生,注重學生的交流合作觀察體會,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合作精神,促進學生發(fā)展。

  四、說教學過程

  1、創(chuàng)設(shè)情境,揭示課題

  在上課前,我會這樣導入,先出示多張桂林山水美景的課件圖片,然后問學生,這是哪里呢,你們覺得這里漂亮嗎?揭示課題《桂林山水》。接著再問學生,看了這個課題,你有什么想問的嗎?桂林山水到底在祖國的哪里呢,它有哪些迷人的風景呢等等。在這這里,我通過出示圖片,使他們進入一定的情景,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好奇心,這樣就能很自然的講解下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

  2、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整體感知

  在上一環(huán)節(jié)中,學生們自己提出問題,回答問題,引起他們旺盛的求知欲,引導他們在課文中尋找答案。由于是一篇寫景的文章,我會要求學生先聽教師的配樂朗讀,用聲音渲染情境,盡量讓學生做到身臨其境。在這過程當中我要求學生完成兩個任務(wù),學習本文的生字詞和將文章分段。接著讓學生自己流利、正確、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把讀不通的句子,課文中的生字新詞多讀幾遍!在學生朗讀的過程中,在教室不斷點拔得過程中,我們就會明白課文以總分總的關(guān)系共分為三大段。

  3、細讀課文,合作探究,自主學習

  首先,我讓學生齊讀第一自然段,并提問“桂林山水甲天下?是什么意思,“觀賞”又是什么意思,這一段在全文當中有什么作用!

  第二自然段主要寫了桂林的水的特點,我主要采用讀、找、品、誦的學習方式先讓學生自由朗讀第二自然段,讓學生找出描寫漓江水特點的詞語和句子。也就是文章的這句話,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漓江的水真清啊,清的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率啊,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提問,這句話主要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對四年級學生來水,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是司空見慣的,所以很快就能回來出來。

  提問,課文明明是寫漓江的水,為什么還要寫大海,西湖的水呢?讓學生明白,原來這里是運用了對比的手法,使漓江的水的特點更突出??!

  為了有利于學生更容易的品讀,誦讀,我會通過教師的泛讀,學生的自由朗讀,指名讀,分組讀等多種形式來感受漓江水的魅力。

  教師做總結(jié),這段主要運用了對比,排比,比喻的修辭手法,將漓江水的靜,清,綠描寫的如此生動形象。我們在平時的寫作中也要適時的運用。

  教學描寫桂林山奇、秀、險的特點,我同樣也運用讀——找——品——誦的方式,讓學生自學第三自然段。重點是學習對詞語的理解,通過配樂朗讀,出示課件圖片等多個方法讓學生聲情并茂、有感情朗讀,體會桂林山的奇特與魅力。

  最后是學習最后一個自然段,我會以讀代講,讓學生找出描寫山水的詞語,結(jié)合課文中的插圖來有感情的朗讀。插圖與文章相輔相成,給學生以直觀的形象,更有利于將學生帶入那優(yōu)美的畫卷,讓學生體會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意境。再聯(lián)系課后問題三,讓學生談?wù)勛约簩鹆稚剿母惺?,以此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總之,在這一部分當中,我主要是通過創(chuàng)設(shè)情境,指導學生朗讀,通過把握文章的重點語句,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4、拓展練習,總結(jié)全文

  在拓展練習當中,我會讓學生模仿文章的句子,用課件出示這樣的句子,公園的花真美啊,美得……。商場里的物品真多啊,多得……等等,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

  5、布置作業(yè)

 ?。?)抄寫本課生字詞

 ?。?)背誦本課,摘抄自己喜歡的詞名

 ?。?)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描寫你熟悉的一處景物。

  五、說板書設(shè)計

  桂林山水

  總述:甲天下

  水:靜、清、綠

  分述:

  山:奇、秀、險

  總結(jié):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各位評委老師!

《桂林山水》說課稿6

  一、說教材分析

  《桂林山水》是新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2篇課文。這篇精讀課文寫的是漓江水的靜、清、綠和桂林山的奇、秀、險的特點。

  課文寫了作者欣賞漓江的水,桂林的山,還有空中云霧迷蒙,山間綠樹紅花,江上竹筏小舟,像是走進了連綿不斷的畫卷,走進了人間仙境。

  這篇課文的選編意圖,一方面是為了讓學生了解桂林山和漓江水的美,另一方面是激發(fā)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同時,也再現(xiàn)了作者細致觀察,描寫有序的寫作特點,培養(yǎng)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二、說教學目標

  鑒于上述對教材的初步分析,根據(jù)四年級教學要求,課文特點和課后練習題,我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1、課文,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養(yǎng)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

  2、會認、會寫本科生字。能正確讀寫“觀賞、無暇、擴散、攀登、波瀾壯闊”等詞語。

  3、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全文。

  4、了解作者的語言表達特點,模仿課文語段,學習用相同的句式寫一段話。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朗讀品味,感受桂林山水之美,體會作者的表達方式。

  四、說教法與學法

  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達到教學目標,本節(jié)課遵循“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這一原則,堅持導讀法教學。讓學生在導讀中分析、綜合、比較,在分析、綜合、比較中導讀,以讀代講,寓講與讀,使學生在分析、綜合、比較的思考過程中理解課文,獲取知識,提高聽、說、讀、寫能力。根據(jù)學生對桂林山水缺乏感性認識,給學習課文帶來一定的困難,因此我采用情景教學法,在教學中巧用影視資料,將桂林山水的美景顯示在學生面前,是學生入情入境,降低了理解難度,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在教學過程中,努力營造一個“實在、有序、輕松”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參與教學過程,引導學生緊扣主題讀、找、認、議,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有機地運用教學插圖、掛圖等強化感性認識,反復訓練朗讀,加強對文章的理解;熟讀成誦,積累知識。

  五、說教學過程

  1、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發(fā)興趣,引起動機;

  2、抓住主題,整體教學,體會感情;

  3、指導初讀,感受景象,深化感情;

  4、品文析句,理解課文,學習表達;

  5、總結(jié)全文,練習背誦,積累詞句;

  6、板書設(shè)計:

  2.桂林山水

  水:靜、清、綠

  舟行碧波上

  甲天下

  人在畫中游

  山:奇、秀、險

  六、說課后反思

  1、整理課文,提出問題,質(zhì)疑問難,統(tǒng)統(tǒng)圍繞閱讀展開,總體思路無誤,具體實施后覺得還可多讀,在朗讀指導上應(yīng)多下點功夫,以讀悟文,以讀體情。

  2、學生回答問題聲音低沉,是因為平時對學生要求過于生硬。今后教學過程當中,應(yīng)當更多體現(xiàn)民主,課堂上應(yīng)多點幽默,少些平淡。

《桂林山水》說課稿7

  一、說教材

  《桂林山水》這篇課文是注音識字,提前讀寫實驗教材的第九冊第七組課文。本組五篇課文都是寫景物的記敘文?!豆鹆稚剿肥情_篇的精讀課文。課文按照總分總的結(jié)構(gòu),先總體提出桂林山水甲天下,再分別對桂林水和山的特點進行了形象生動的描寫,最后又用這樣的山圍繞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倒映著這樣的山和空中云霧迷蒙,山間綠樹紅花,江上竹筏小舟,讓你感到像是走進了連綿不斷的畫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兩句作結(jié),使讀者對桂林山水產(chǎn)生了一個完整的美好的認識,既照應(yīng)了課文開頭,又豐富了甲天下的內(nèi)涵。

  重點段分析

  二、三兩個自然段分別具體描繪了桂林水、山的特點,是全文的主體,也是重點。這兩個自然段在寫法上是相同的,也是獨具匠心的。每段都由三句組成,第一句都以別處的秀水或青山作比較來映襯桂林的水和山,其中第三個分句以卻從沒看見過這種轉(zhuǎn)折語氣的句式來強調(diào)、贊美桂林的山或水,并以此句提示下文。第二句由三個并列分句組成,具體地從三個方面,運用排比、對偶和比喻的手法來描寫桂林的水、山,每一個分句都是由兩個以上的小句組成,而且前半句寫出山水的特點,后半句都是由兩個以上的小句組成,而且前半句寫出山水的特點,后半句補充描寫前半句的特點。第三句都寫作者的感受。所不同的是:寫水句的前半句點出桂林山的特色,奇、秀、險,而后半句以二三個比喻短語組成排比句和兩個四個字的詞語相結(jié)合組成補充描述句,寫出了桂林山的形態(tài)奇、色彩秀、山勢險。

  難點分析:最后一段是一個比喻句,中間又夾著一個排比句。這句話的意思是桂林的山水像一幅連綿不斷的畫卷。山水是畫的主體,空中的云霧迷蒙,山間的綠樹紅花,江上的竹筏小舟則是點綴。多美的一幅山水畫!大自然這位雕塑家以鬼斧神工,雕刻出如此巧奪天工的畫卷,作者簡直入迷了,乘著木船,蕩舟漓江,感覺到自己走進了一幅連綿不斷的畫卷,沉浸在桂林山水的幽靜美之中。作者這種對桂林山水熱愛的感情的流露,是學生入境動情的難點所在。

  整篇文章構(gòu)思精巧,句段精美,文首引名句,文尾引詩句,以蕩舟漓江,來觀賞桂林的山水開始,以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結(jié)尾,首尾照應(yīng),結(jié)構(gòu)渾然一體,給讀者以強烈的藝術(shù)感受。

  教學目標:

 ?。?、理解課文內(nèi)容,認識桂林山水的特點,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

 ?。?、學習課文按總分總和按特點記敘的構(gòu)思方法。

 ?。?、學會生字新詞。

  二、說教法

  文章是寫景的抒情散文,根據(jù)文章的特點,我主要采用以讀代講,以講促讀,這一方法進行教學。

  語言文字具有意會不可言傳的特點,許多妙詞佳句往往講也講不清楚?!豆鹆稚剿非苍~造句嚴謹,語言優(yōu)美,詩化的語言耐人尋味。字里行間洋溢著作者對桂林山水的一片熱情。如果老師講得太多,文章會搞得支離破碎,整體的美被破壞。只有通過多讀,反復讀,讀出語感,以讀代講,披文入情,使作者的感情和讀者的感情溶為一體。因此,在教學中,我是采用以讀代講安排教學環(huán)節(jié)的:A、范讀課文激發(fā)感情。揭示課題后,老師馬上以飽滿的感情范讀課文感染學生并激起朗讀興趣;B、自由朗讀醞釀感情。當學生激起朗讀興趣后,通過自由朗讀醞釀出與作者愛在一起的感情;C、摳字眼體會感情。老師緊扣甲、靜、清、綠,奇、秀、險等重點詞,讀讀議議,個別讀、齊讀、引讀、議讀,文中作者對桂林山水的熱愛之情完全被學生體會出來了;D 、授技巧入情入境。第二小節(jié)共三句,第一句話要注意長句的自然停頓,卻從沒看見過合度的重音,才能在比較中顯示出漓江水的獨特風格;第二句讀好啊的音變[靜?。╪ga),清?。╪ga),綠啊(ya )]和三個并列分句的遞進語勢(聲音由低到高,語速由慢到快,感情由弱到強),才能表達出漓江的水靜、清、綠到極點的特點;第二句到第三句語氣的轉(zhuǎn)入要稍停長些,語氣轉(zhuǎn)入平穩(wěn)。因為,這時作者被眼前的美景陶醉了,忘記了周圍的一切,連自己乘坐的船在前進,還是停泊著都沒感到,許久許久才醒悟過來;E、品讀課文抒發(fā)感情,通過前四步,學生已經(jīng)把握作者對桂林山水的熱戀之情,最后學生循作者思路,以真摯的感情齊讀課文,將課堂氣氛推向高潮,使孩子們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融為一體,可達到預(yù)定的教學目的。

  三、說學法

  重點段兩小節(jié)的`結(jié)構(gòu)、寫法頗相似,因此采用舉一反三法。

  舉一即揭示規(guī)律,掌握方法。學習第二自然段漓江的水。按這四步來學習。(1)這小節(jié)分幾層寫?(2)每層各用什么方式來表達?(3)這樣表達有什么好處?(4)反復誦讀。在第二自然段學完之后,讓學生回顧一下剛才我們分幾步用怎樣的方法的學習,現(xiàn)在用這樣方法學習第三自然段桂林的山。

  反三重在比異。因為舉一提供的模式,反三時按圖索驥,多數(shù)學生并不會感到困難。容易忽略的恰恰是它們的相異之處。所以重在抓排比句。內(nèi)容不同:寫水時,寫水態(tài),水色的特點,而寫山時寫山態(tài)、山色、山勢的特點;寫法不同:寫水時后半句用述敘式,寫山時用短語排比和兩個四個字的詞語。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運用上段學到的適當?shù)耐nD,合度的輕重,語調(diào)的抑揚,音色的處理與朗讀技巧,反復育讀,使教師、學生與作者的感性融為一體。

  這樣,從扶到放,既能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能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

  四、說過程

 ?。薄⒔翌}談話:

  讓學生說說桂林的地理位置,文章的體裁,簡介作者及有關(guān)作品。

  2、激情入境:

  教師范讀課文,學生聽后談自己的感受、想法。

 ?。场⑷刖硠忧椋?/p>

  自由讀后逐段指導讀,帶學生入境動情。

  第一段:主要理解甲的義和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意思。

  第二段:輕聲讀課文,講講第二小節(jié)分幾層寫?每層各用什么方式來表達?這樣寫有什么好處?老師引導學生一層一層地讀讀講講,講講讀讀,進入作者的意境,用朗讀把自己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融為一體。第三小節(jié)運用第二小節(jié)的學習方法、朗讀技巧,放手讓學生自己理解語言文字,入境動情。

  第三段:老師誦讀配上圖畫帶學生入境,讓學生圖文對照,讀讀議議,體會作者此時此刻入迷的感情,產(chǎn)生共鳴,抒發(fā)自己的感情。

 ?。?、以情感人:

  老師總結(jié):作者按總分總的結(jié)構(gòu),抓桂林山水我構(gòu)思方法,寫出桂林山水甲

  天下,表達了自己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全班女同學齊讀,把這種熱愛之情表達出來,感動別人。

《桂林山水》說課稿8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桂林山水》是義務(wù)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十一冊第一單元中的第1課。課文描繪了桂林山水的秀麗風光,贊美了祖國的錦繡河山.表達了作者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課文按先課文按照"總—分—總"的順序分為4個自然段。第1自然段寫作者蕩舟漓江觀賞桂林山水的原因。第2、3自然段分別寫了桂林的山、水的特點,先寫漓江的水靜、清、綠的特點,接著寫桂林的山奇、秀、險的特點。第4自然段寫了作者觀賞桂林山水所獲得的總的印象。全文重點突出,條理清楚,是本單元重點訓練用段意歸并法歸納課文主要內(nèi)容的好例子。語言優(yōu)美流暢,描述生動逼真,其中抓住桂林山水的特點進行具體描寫的寫作方法,是學生學習習作的典范。

  2.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領(lǐng)會作者細致觀察、抓住特點、運用對比描寫景物的方法。

  (4)學會本課8個生字;理解15個詞語的意思。

  3.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課文2、3自然段,學會運用段落大意歸并法歸納課文主要內(nèi)容。

  難點:學習抓住景物的特點進行具體描寫的寫作方法寫一處景物。

  二、說教法

  1.直觀教學法:教學2、3自然段時,運用多媒體、板畫創(chuàng)設(shè)情境,拉近學生與課文的距離,理解重點詞句。

  2.舉一反三法:第2、3自然段結(jié)構(gòu)相似,教學要求相同,運用舉一反三法,通過反復訓練,有利于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

  3.朗讀體會法:通過抑揚頓挫、聲情并茂的朗讀,幫助學生體會語言的優(yōu)美,感受作者對桂林山水的贊美之情,同時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語感訓練。

  三、說學法

  培養(yǎng)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讓學生運用“讀、找、品、誦”的方法學習課文。

  四、說教學程序

  (一)創(chuàng)設(shè)意境,導入新課

  出示桂林山水的圖片,讓學生猜猜這是哪呢?上課一開始,教師用各種美麗的圖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再用充滿激情的導語邀請學生一起游覽桂林,把學生引入課文,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緊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

  (二)檢查預(yù)習

  1.開火車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交流課前搜集到的有關(guān)桂林山水的材料。

  3.了解課文的結(jié)構(gòu),提出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

  (三)自主選擇,學習自已喜歡的部分

  課文的二、三自然段分別介紹了桂林的山和水的特點,學生選擇自已喜歡的部分,小組合作學習,并在課件上顯示各種學習方法,供學生自己選擇,然后全班交流,說說自己是用什么方法學的,還有什么不清楚的。

  (四)質(zhì)疑問難,小結(jié)

  (五)布置作業(yè)

  1.抄寫本課的生字詞

  2.背誦本課,摘抄自已喜歡的詞名

  3.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描寫你熟悉的一處景物。

  五、說板書設(shè)計

  桂林山水

  總 — 水:靜 清 綠

  分 — 山:奇 秀 險

  總 —“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桂林山水》說課稿9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桂林山水》是丁編教材義務(wù)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十一冊第16課的內(nèi)容。課文描繪了桂林山水的旖旎風光,贊美了祖國的錦繡河山.表達了作者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課文按先總說、后分述、再綜合的順序,分為4個自然段對桂林山水進行描寫。第1自然段.寫作者蕩舟漓江觀賞桂林山水的原因。第2、3自然段分別寫了桂林的山、水的特點,先寫漓江的水靜、清、綠的特點,接著寫桂林的山奇、秀、險的特點。第4自然段寫了作者觀賞桂林山水后的總體印象。全文重點突出,條理清楚,語言優(yōu)美流暢,描述生動逼真,其中抓住桂林山水的特點進行具體描寫的.寫作方法,是本單元訓練的重點“學習仔細觀察,抓住特點,按照方位進行描寫”的讀寫典范。

  2.教學目標

  (l)掌握本課生字詞,積累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3)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景,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

  (4)學習課文抓住景物特點,有次序地進行具體描寫的方法,用一段話描寫一處景物。

  3.教學重點、難點

  學習課文2、3自然段,引導學生通過分析、比較、綜合的方法理解課文內(nèi)容是本文的教學重點。學習抓住景物的特點進行具體描寫的.寫作方法寫一處景物,是教學的難點。

  4.課時安排:三課時

  第二課時:學習課文第二段,理解、學習課文中作者抓住桂林山水的特點進行具體描寫的寫法,讀熟課文。完成課堂作業(yè)第2、4題。

  5.教具準備

  《桂林山水》.課件。

  二、說教法

  1.直觀教學法:教學第2、3自然段時,運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shè)情境,拉近學生與課文的距離,理解重點詞句,認識整體結(jié)構(gòu)。

  2.舉一反三法:課文中第2、3自然段結(jié)構(gòu)相似、教學要求相同,所以我在教學中運用舉一反三法,讓學生自主探究、反復訓練,有利于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

  3.朗讀體會法:通過抑揚頓挫、聲情并茂的朗讀,以多種形式練習,引導學生體會語言的優(yōu)美,感受作者對桂林山水的贊美之情。

  三、說學法

  通過教師創(chuàng)設(shè)情景,采取靈活互動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的良好習慣,讓學生運用“讀、找、品、誦”的方法自主學習,獲得新知。

  四、說教學程序

  (一)創(chuàng)設(shè)意境,導入新課。

  回顧引入:同學們,上一節(jié)課我們開始學習了《桂林山水》這篇文章,大家肯定還記得第一自然段中的那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今天我們就來觀賞這個舉世聞名的旅游勝地??纯垂鹆稚剿疄槭裁词翘煜碌谝?。

 ?。ㄉ险n一開始,教師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用帶著問題的語言創(chuàng)設(shè)教學情境,把學生引入課文,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又通過幻燈片的展示,緊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向?qū)W生提出預(yù)習要求:

  (1)桂林山水到底美是指哪些地方的美?

  (2)漓江的水有什么特點?

  2.讓學生們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觀看《桂林山水》幻燈片,從整體上感知桂林山水的奇麗風光。

  3.檢查預(yù)習情況,學生齊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4.學生質(zhì)疑問難(教師指導學生進行解答)。

  (三)舉一反三學課文,品詞賞句悟感情。

  1.精讀第二自然段。

 ?、抛杂衫首x第二自然段,思考:

  ①用“。。。”圈出寫漓江水的特點的詞語。

 ?、谟谩啊眲澇鼍唧w描寫特點的句子。

 ?、茩z查思考題①,板書:水

 ?、菣z查思考題②,投影出示句子:

  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

  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

  漓江的水真綠啊,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

 ?、韧ㄟ^教師范讀、學生試讀、指名讀等形式,有感情地朗讀,體會漓江水奇麗的美。

 ?、勺髡哌\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把漓江的水寫得這般奇麗?(排比、比喻)

  ⑹教師投影出示句子一組舉一反三的句子訓練:

  ①.漓江的水真綠啊,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

  ②.教室里真安靜啊,安靜得 。

 ?、郏珗@里的花真香啊,香得 。

 ?、苏n文第二自然段第一句還寫了大海、西湖,它們有什么特點?

  這一段寫漓江的水,為什么還要寫大海、西湖?

  教師小結(jié):作者運用了對比、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把漓江水的靜、清、綠的特點描繪得非常生動、形象。

  ⑻小結(jié)學法。剛才我們感受了漓江的秀麗風光,是通過什么順序、什么方法學習的?

  討論后板書:讀——找——品——誦。(讓學生.總結(jié)學法,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作用。)

  2.運用學法學習第三自然段。

  用“讀、找、品、誦”的學習方法,自學第三自然段。

  重點放在尋找景物的特點及怎樣進行具體描寫。借助幻燈片,讓學生形象地感受桂林山的特點。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加深學生對桂林山的美的感受和熱愛。

  3.學習第四自然段。

  以讀代講,讓學生邊讀劃出描繪整幅畫卷的詞語,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意境。

  5.指導朗讀,激發(fā)情感。

  這篇課文語言優(yōu)美,描述生動、形象,有利于朗讀訓練。通過指導學生朗讀全文,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

  (四).總結(jié)全文,指導背誦。

  1.按照板書,小結(jié)全文,強調(diào)本文寫法是抓住景物特點進行具體描寫。

  2.運用課堂練習2的提綱,指導學生背誦課文。

  學生通過自由背、同桌互背、指名背、分組背等多種形式,達到背誦的目的。

  3.布置作業(yè):背誦課文;整理完成課堂練習第2、4題。

  五、說板書設(shè)計

《桂林山水》說課稿10

  一、說教材

  《桂林山水》是義務(wù)教育教科版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中的第1課。這篇課文抓住了桂林山水的特點,以優(yōu)美、簡練的語言,生動形象地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景,表達了作者對桂林風景的喜愛之情。課文按“總——分——總”的順序先從“桂林山水甲天下”講起,既概括說明了桂林山水的緣由。然后用對比的方法描述了漓江的水靜、清、綠和桂林的山奇、秀、險的突出特點,最后把桂林的山和水聯(lián)系起來,作為一個完美的整體,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jù)學生實際和我對這課教材的把握,我將本課的教學目的確定為:

 ?。?)會寫本課13個生字、認識7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感受課文的語言美激發(fā)熱愛祖國山河美的情感。

 ?。?)領(lǐng)悟作者細致觀察、抓住特點、運用對比描寫景物的方法。

  本課的教學重點、難點是:

  引導學生感受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的那種獨特的美;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

  本課我計劃用兩個課時完成教學任務(wù)。

  第一課時:能將課文讀通順流利,整體感知課文,學會生字,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并選擇自已喜歡的內(nèi)容小組合作學習

  第二課時:繼續(xù)學習課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意思,學習作者寫作方法,試著背誦課文。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配音磁帶一盒

  三、說教法

  文章是寫景的抒情散文,根據(jù)文章的特點,我主要采用“以讀代講,以講促讀”,這一方法進行教學。

  語言文字具有意會不可言傳的特點,許多妙詞佳句往往講也講不清楚?!豆鹆稚剿非苍~造句嚴謹,語言優(yōu)美,詩化的語言耐人尋味。字里行間洋溢著作者對桂林山水的一片熱情。如果老師講得太多,文章會搞得支離破碎,整體的美被破壞。只有通過多讀,反復讀,讀出語感,以讀代講,披文入情,使作者的感情和讀者的感情溶為一體。

  四、說學法

  1、合作討論法

  重點段兩小節(jié)的結(jié)構(gòu)、寫法頗相似,教師先引導學生揭示規(guī)律,掌握方法。學習第二自然段“漓江的水”。按這四步來學習。(1)這小節(jié)分幾層寫?(2)每層各用什么方式來表達?(3)這樣表達有什么好處?(4)反復誦讀。在第二自然段學完之后,讓學生回顧一下剛才我們分幾步用怎樣的方法學習的,現(xiàn)在用這樣方法小組合作學習第三自然段“桂林的山”。

  這樣,從扶到放,既能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能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yǎng)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能力。

  2、朗讀體會法:

  文章是寫景的抒情散文,根據(jù)文章的特點,我主要采用“以讀代講,以講促讀”,這一方法進行教學。

  3、課件展示,直觀教學法。

  給學生直觀出示各種桂林山水的圖片,讓學生對桂林山水有個直觀的感受。

  五、說教學程序

  (一)多媒體創(chuàng)設(shè)意境,導入新課。

  先播放歌曲《我想去桂林》同時配以桂林山水的美麗風景的畫面。師:同學們,今天讓我們一同走進那畫境般的桂林,去領(lǐng)略他山水的美。教師用絢麗多姿的畫面、動情的歌曲和充滿激情的導語創(chuàng)設(shè)情境,很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緊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積極主動的參與學習。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提出預(yù)習要求:

 ?。?)讀通課文,生字或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課文每一自然段分別在寫什么?

  2、檢查預(yù)習情況,讀課文。

  (三)教師范讀,激發(fā)學生初步美感,形成整體表象。

  然后播放錄音,創(chuàng)設(shè)美的情景,引導學生身臨其境。這樣能讓學生盡快融入課文語境中去。

  (四)圖文對照,品讀課文。

  1、播放漓江水的圖片,創(chuàng)設(shè)課文情境,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二段,要讀出美感。

  2、按課文的順序概括漓江水的特點。(靜、清、綠)

  作者用什么與漓江的水相比?比的目的是什么?怎么比的?引導學生認識對比句。學生交流匯報后,出示西湖和大海的畫面,讓學生進一步加深印象。然后了解排比句,并仿照本段的排比句句式練習仿說。

  4、引導學生照畫面反復朗讀,品讀本段。感受抒情句、排比句、比喻句所體現(xiàn)的贊嘆之情。

  5、多媒體出示總結(jié)感悟本段的寫作方法。

  抓住特點:靜、清、綠 (排比句)

  運用對比:波瀾壯闊的大海 水平如鏡的西湖

  (五)創(chuàng)設(shè)情境,自學訓練:

  1、仿照第二段的學習方法自學第三段,師指導。

  2、觀賞“桂林的山的圖片,激發(fā)美感。

  3、多種形式的朗讀體會作者的感嘆之情。

  (六)讀中想,想中讀。

  教師配樂朗讀第四段,學生欣賞畫面。體會祖國大好河山的壯闊。

  (七)閱讀拓展

  播放賀敬之的《桂林上水歌》配以桂林上水的錄像,總結(jié)全文。指導朗讀

  六、說板書設(shè)計

  這一板書,把課文中最優(yōu)美、最精煉、最關(guān)鍵的語句精選了出來,不但把文章的結(jié)構(gòu)顯現(xiàn)出來,而且把桂林山水的特點也表達出來,幫助學生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課文、指導背誦。把課文中心內(nèi)容表達完整,使文章的內(nèi)容一下印在學生的腦子里。(板書如下)

  桂林山水

  總 甲天下

  水:靜 清 綠

  分

  山:奇 秀 險

  總 “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七、說課后反思

  《桂林山水》這篇課文是一篇寫景的圖文結(jié)合的文章,其具體描寫了桂林山水的風景,通過本課的學習,借助于文章作者的描繪,觀賞桂林山水的風光圖片,我們雖未到廣西桂林,但已經(jīng)有了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仿佛自己現(xiàn)在已經(jīng)已置身于桂林,正在欣賞美麗的桂林風光一樣,真是“人未到桂林,但已有那種感覺”?;仡欉@節(jié)課的教學,我遵循了“教師主導、學生主體、訓練主線”的基本原則,力求語言、文字和思想感情熏陶的有機結(jié)合,既突出的重點,又突破了難點,較好地完成了既定的目標。

《桂林山水》說課稿11

  一、說教材

  《桂林山水》是人教課標版四年級下冊的一篇精讀課文。這篇課文以生動形象的筆觸描繪了桂林山水的秀麗風光,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寫景佳作。文章開頭引用名句“桂林山水甲天下”,點明桂林是聞名遐邇、令人神往的游覽勝地,一個“甲”字高度概括了桂林山水的奇麗之景,堪稱天下第一,此句為全文的總領(lǐng)。下文就圍繞這一名句,分別對漓江水的靜、清、綠和桂林山的奇、秀、險兩個方面作了具體描繪。文章最后以“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詩句收尾,既畫龍點睛地概括全文,又與首句“甲天下”遙相呼應(yīng)。全文脈絡(luò)清晰,起承轉(zhuǎn)合,自然流暢,給人以美的享受。

  2、教學目標

  根據(jù)《新課標》的要求和本組訓練的重點,我設(shè)定了如下的教學目標:

 ?。?)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景,激發(fā)熱愛祖國山河美的情感。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會按提綱背誦課文。

 ?。?)學會”瀾、暇”等8個生字;理解“波瀾壯闊、無暇”等18個詞語的意思。

  (4)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具體描寫的寫作方法。

  3、教學重點、難點

  學習課文2、3自然段,列提綱背誦是教學的重點。學習抓住景物的特點進行具體描寫的寫作方法,寫一處景物,是教學的難點。

  4.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學會生字,理解部分詞語和課文的意思。學習課文第一段。

  第二課時:學習課文第二、三、四段,理解課文作者抓住桂林山水的特點進行具體描寫的寫作方法。

  5.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桂林山水》

  二、說教法

  1.直觀教學法:教學2、3自然段時,運用多媒體、板畫創(chuàng)設(shè)情境,拉近學生與課文的距離,理解重點詞句。

  2.朗讀體會法:通過抑揚頓挫、聲情并茂的朗讀,幫助學生體會語言的優(yōu)美,感受作者對桂林山水的贊美之情,同時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語感訓練。

  3.舉一反三法:第2、3自然段結(jié)構(gòu)相似、教學要求相同,運用舉一反三法,通過反復訓練,有利于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

  三、說學法

  培養(yǎng)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讓學生運用“讀、找、品、誦”的方法學習課文。

  四、說教學過程

  為了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加強語言文字訓練,我緊扣“課標要求”,針對教材內(nèi)容,采用講讀法、討論法、多讀多想、從扶到放等方法,我設(shè)計了這樣的教學程序:

 ?。ㄒ唬﹦?chuàng)設(shè)意境,導入新課。

  出示桂林山水的圖片,讓學生猜:這是哪呢?上課一開始,教師就用各種美麗的圖片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然后讓學生輕輕地閉上眼睛,想象一下如果有一片竹筏帶你漂在這樣清澈的水面上,該是怎樣的一種感覺呢?再用充滿激情的導語邀請學生一起游覽桂林,把學生引入課文,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緊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

 ?。ǘ┏踝x課文,整體感知。

  大綱指出:聽、說、讀、寫是語文的基本能力,也是學生必須的語文素質(zhì)。我讓學生邊看圖邊思考:桂林的水有什么特點?桂林的山有什么特點?讓學生帶著問題看,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集中注意力和進行獨立思考的能力。

 ?。ㄈ┲北贾行?,緊扣重點,教給方法。

  1.學習第一自然段。

  齊讀第一自然段,提問:"桂林山水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它和全文有什么關(guān)系?在一定的語境中辨析近義詞"觀賞"與"欣賞"

  2、重點分析第2自然段:

  先讓學生邊讀邊圈出漓江水特點的詞語,并用波浪線畫出具體描寫的句子,邊讀邊想象桂林水的美。這樣學生對漓江水有了大體的印象,于是我趁熱追擊:作者寫漓江水之前為什么要寫到大海和西湖呢?它們各有什么特點?(波瀾壯闊、水平如鏡)這時我在課件上出示大海和西湖的照片,方便學生更好地理解這兩個詞語。

  接著我們來分析描寫漓江水特點的三個分句:并提問,這每個分句各寫出了水的什么特點(學生回答靜、清、綠),再次品讀“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在朗讀中更真切地感受水靜、清的特點。然后我接著提問:你們平常見到的水都是什么樣子的?此時學生便會議論開來,兩種水一對比見明顯地感受出桂林水靜和清的特點。

  再分析“綠”的特點,先讓學生齊讀這個句子,師拋出問題:無暇的翡翠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學生答無暇是沒有瑕疵),師出示翡翠的圖片,用翡翠比喻漓江水的特點,可見漓江水之綠。

  3、仿句子寫句子:

  а、池塘里的荷花花真美呀,美得……

  ь、教室里真靜啊,靜得……

  及時運用了課堂上剛剛學習的句式,真正做到了知識的遷移,使課內(nèi)和課外的知識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

  通過本段的學習,學生真正感受到了桂林水的靜、清、綠的特點,特別是通過圖文對照,仿佛自己正置身于桂林,看到了桂林水的美,怎能不對桂林充滿愛?怎能不對祖國山河的秀麗表示贊嘆?同時又學到了讀段的方法。

  4.運用學法學習第三自然段。

  用“讀、找、品、誦”的學習方法,自學第三自然段。重點放在理解詞語的意思上。借助板畫老人山、駱駝山、巨象山,讓學生形象地感受桂林山的奇的特點。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加深學生對桂林山的美的感受和熱愛。

  5.學習第四自然段。

  以讀代講,讓學生劃出描繪整幅畫卷的詞語,想象整幅畫卷的形象。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意境。

  6.指導朗讀,激發(fā)情感。

  朗讀能發(fā)展學生的思維,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將理解語言和積累語言的訓練融為一體,學生朗讀能力逐步提高,對內(nèi)容的理解就會逐步加深。本課作者在描寫桂林山水的特點時,用了許多優(yōu)美的語句,這些語句表達了作者對桂林山水的喜愛和贊美,朗讀時讓學生把這種感情讀出來,把自己被桂林山水陶醉的情感表達出來……通過這種有感情地朗讀,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對桂林的愛,對祖國河山的贊美,激起學生對美好生活的熱愛。

  五、說板書設(shè)計

  板書濃縮了課文內(nèi)容的精華,我設(shè)計的板書文字簡潔,既能幫助學生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課文,指導背誦,又恰如其分的落實了教學重點,加上直觀新穎的簡筆畫.給學生以美的享受.

  結(jié)束語:

  這節(jié)課,我和孩子們一起走進了語言文字,感受到了桂林山水獨特的美,我們又一起走出了語言文字,帶著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走向了生活。設(shè)計教學時,我努力做到,讓學生課前有所期待,課堂有所滿足,課后有所回味,品味語言文字,品味真摯情感,讓我們的語文課更有語文味兒。

《桂林山水》說課稿12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桂林山水》是教科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的第9課。課文描繪了桂林山水的旖旎風光,贊美了祖國的錦繡河山,表達了作者熱愛祖國大好江山的思想感情。

  課文按先總說、后分述、再綜合的順序分為4個自然段。第1自然段寫作者蕩舟漓江觀賞桂林山水的原因。第2、3自然段分別寫了桂林的山、水的特點,先寫漓江的水靜、清、綠,接著寫桂林的山奇、秀、險。第4自然段寫了作者觀賞桂林山水所獲得的總的印象。

  全文重點突出,條理清楚,語言優(yōu)美流暢,描述生動逼真,用對比的方法描述了漓江的水、桂林的山的突出特點。最后,把桂林的山和水聯(lián)系起來,作為一個完美的整體,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

  2、學情分析

  經(jīng)過兩年多的培養(yǎng),三年級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比較扎實的語文學習基礎(chǔ),聽、說、讀、寫能力明顯提高,自主學習意識、良好的讀書習慣已基本形成,在語文教學中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的閱讀、分析、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見解。

  3、教學目標

  根據(jù)課程標準對本學段的要求,即“感受閱讀的樂趣;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向往美好的情境,關(guān)心自然和生命;展開想像,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yōu)美”,以及課文的特點,我確立了以下教學目標: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課文的語言美。

 ?。?)領(lǐng)悟作者細致觀察、抓住特點、運用對比描寫景物的方法。

 ?。?)學會運用段落大意歸并法,歸納課文主要內(nèi)容。

 ?。?)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激發(fā)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教學重點、難點

  學習課文2、3自然段,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感受桂林山水獨特的美是本文的教學重點。領(lǐng)悟作者抓住景物的特點、運用對比描寫景物的方法是教學的難點。

  二、說策略與準備

  1、設(shè)計理念

  根據(jù)教材和學生的情況,在本課教學中,以農(nóng)村現(xiàn)代遠程教育資源和設(shè)備為平臺,以促進學生發(fā)展為根本理念,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把“讀中領(lǐng)悟,自主探究”貫穿于教學的始終。教師做引領(lǐng)者,利用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情境,讓學生在自主、愉悅、輕松的氛圍中學習。整個教學過程都圍繞著質(zhì)疑導讀的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自主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實現(xiàn)導與學的和諧統(tǒng)一,構(gòu)建和諧的語文課堂。

  2、教學準備

  雖然教科版語文教學資源比較少,在農(nóng)村遠程教育資源列表中也沒有教科版語文教材的內(nèi)容,但我們在小學課程資源中找到了人教課標版四年下冊第2課《桂林山水》,正好與我們使用的教科版三年語文下冊第9課《桂林山水》完全相同,于是就采用了其中的多媒體課件,并結(jié)合實際做了一些改動。通過風光視頻、配樂范讀、變音示范、對比圖片等豐富的內(nèi)容,可以有效幫助學生突破重點、難點,實現(xiàn)教學目標。

  3、課時安排

  兩課時。本節(jié)課為第一課時: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學會生字,理解部分詞語和課文的意思。通過反復的聽、讀、議,理解朗讀的變音規(guī)則,理清文章脈絡(luò)結(jié)構(gòu),明確桂林的水和山的特點,在美的欣賞中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感。

  三、說教法

  1、直觀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多媒體課件創(chuàng)設(shè)情境,拉近學生與課文的距離,理解重點詞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2、朗讀體會法:通過欣賞抑揚頓挫、聲情并茂的朗讀和學生自讀,幫助學生體會語言的優(yōu)美,感受作者對桂林山水的贊美之情,同時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語感訓練。

  四、說學法

  培養(yǎng)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引導學生運用“讀、找、品、誦”的方法學習課文。

  五、說教學流程

 ?。ㄒ唬┣榫硨?,激發(fā)興趣。

  同學們,今天我要帶大家到一個舉世聞名的旅游勝地——桂林去玩。我想,那里的山,那里的水,那里的迷蒙云霧,那里的綠樹紅花,一定會使你以為走進了迷人的畫卷。同學們,想不想去領(lǐng)略那神奇秀麗的桂林風光呢?現(xiàn)在就請作者為我們做導游,共同來游覽美麗的桂林山水(揭示并板書課題,同時播放《桂林山水》配樂朗誦風光視頻)。這樣,教師用充滿激情的導語把學生引入課文,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利用課件創(chuàng)設(shè)優(yōu)美的情境,緊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在優(yōu)美的畫面和悅耳的樂音中觀賞、聆聽、品味桂林美景。

 ?。ǘ┏踝x課文,整體感知。

  1、欣賞了桂林美景,讓學生伴隨全文朗誦從整體上感知桂林山水的奇麗風光,課文語言的優(yōu)美。

  2、提出預(yù)習要求:

 ?。?)認真聽范讀,讀通課文,圈畫自學生字、詞。

 ?。?)試著找一找漓江的水有什么特點?桂林的山有什么特點?

  (3)課文可分幾段?依據(jù)是什么?

  3、檢查預(yù)習情況,輪讀課文。

  4、學生質(zhì)疑問難(教師根據(jù)疑難歸納有價值的問題)。

  (三)品詞賞句,自主感悟。

  1、學習第一自然段。

  齊讀第一自然段,提問:“桂林山水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它和全文有什么關(guān)系?在一定的語境中辨析近義詞“觀賞”與“欣賞”。

  2、精讀第二自然段。

 ?。?)自由朗讀第二自然段,思考:①圈出寫漓江水的特點的詞語。②劃出具體描寫特點的句子。

 ?。?)欣賞“漓江的水”視頻,進一步加深體會。檢查思考題①,學生會找到“靜、清、綠”的特點。教師歸納后板書:簡畫水,靜清 綠。

 ?。?)看屏幕,聽第二段范讀。看“大?!焙汀拔骱钡膱D片,思考:這一段寫漓江的水,為什么還要寫大海、西湖?

  教師小結(jié):作者運用了對比、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把漓江水的靜、清、綠的特點描繪得非常生動、形象。

  (4)認讀“瀾、漓、瑕、翡”四個生字,課件展示書寫規(guī)范。

 ?。?)檢查思考題

  ②,重點學習描寫漓江的水靜、清、綠的句子:

  漓江的水真靜啊,

  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

  漓江的水真清啊,

  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

  漓江的水真綠啊,

  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

 ?、?課件播放重點句朗讀,強化學習“啊” 的變音規(guī)則。

 ?、?品讀比較它們表達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通過教師范讀、學生試讀、指名讀等多種形式有感情地朗讀這組句子,體會漓江水奇異的美。理解“瑕”、“翡翠”的意思。

 ?。?)小結(jié)學法。剛才我們感受了漓江的秀麗風光,是通過什么方法學習的?討論后板書:讀——找——品——誦“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弊寣W生自悟?qū)W法,使學法得到真正遷移,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3、運用學法學習第三自然段。

  用“讀、找、品、誦”的學習方法,教師適當引導,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第三自然段。課件設(shè)計與運用思路與第二段相同。看桂林的山的視頻,聽本段朗誦,自讀找到桂林的山“奇、秀、險”的特點,對比泰山、香山圖片明確作者的寫作手法,認讀“巒、兀、嶙、峋”四個生字,重點學習描寫桂林的山奇、秀、險的句子,進一步掌握“啊”的變音規(guī)則,在品讀中深化對句子意思的理解。

  4、學習第四自然段。

  以讀代講,認讀“筏”字的讀音和寫法,讓學生劃出描繪整幅畫卷的詞語,想象整幅畫卷的形象。通過運用課件展示“桂林山水”畫卷,促進學生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意境。

  5、指導朗讀,激發(fā)情感。

  這篇課文語言優(yōu)美,描述生動、形象,有利于朗讀訓練。再次創(chuàng)設(shè)情境,指導學生朗讀全文,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

 ?。ㄋ模┩卣固骄?,深化總結(jié)。

  1、小組合作,假如你是小導游,請你為桂林山水設(shè)計導游詞。這一步驟是為了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開拓學生的思維空間。

  2、欣賞我國現(xiàn)代著名詩人賀敬之的《桂林山水歌》。此設(shè)計意在讓學生走進文本,又走出文本,課內(nèi)延伸到課外,使學生再次感受語言之美,進一步激發(fā)對桂林山水奇妙景觀的贊嘆和對祖國壯美河山的熱愛之情。

  3、學生歸納、講評,談學習收獲。

  4、教師結(jié)合板書總結(jié),布置課后學習任務(wù),結(jié)束本課時教學。

  六、說板書設(shè)計(課件展示)

  七、說教學反思

  通過對農(nóng)村現(xiàn)代遠程教育資源的有效利用,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了豐富多彩的學習情境,極大地提高了學習的趣味性、實效性,促進了教師設(shè)計能力和課堂教學實踐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廣大農(nóng)村教師的專業(yè)成長。因此,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須加強農(nóng)遠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研究,讓農(nóng)遠工程在農(nóng)村的廣闊天地中更加枝繁葉茂、生機盎然。

《桂林山水》說課稿13

  尊敬的各位考官,大家好!(鞠躬)我是語文組x號考生。

  下面我將與各位分享一下我對課文《桂林山水》的教學設(shè)想。

  一、說教材

  為了巧妙的組織教學內(nèi)容,進行有效的課堂教學,教材研讀必不可少。

  《桂林山水》是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一組的一篇精讀課文。本組課文以“走進祖國的大好河山,感受祖國的魅力,激發(fā)對祖國的熱愛之情,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為主題,意在培養(yǎng)學生“細致觀察景物以及學習如何描繪具體景物的”能力?!豆鹆稚剿愤@篇課文抓住了桂林山水的特點,以優(yōu)美、簡練的語言,生動形象地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景,表達了作者對桂林風景的喜愛之情。作者以詩一般的語言,帶著讀者觀賞了風景秀麗的桂林山水。

  課文按照“總—分—總”的結(jié)構(gòu),先從“桂林山水甲天下”講起,既概括說明了桂林山水在祖國名勝中的地位,又交代了作者觀賞桂林山水的緣由。同時引起了我們對桂林山水的向往。然后,用對比的方法描述了漓江的水、桂林的山的突出特點。最后,把桂林的山和水聯(lián)系起來,作為一個完美的整體,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

  二、說學情

  學生是課堂的主角,了解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認知方式是生動課堂的指南針。

  四年級的學生語文知識有了一定的積累,但是本文的學習對他們來說仍有難度。因為這篇寫景的課文有很強的抒情性,許多學生并沒有去過桂林,看過桂林的山和水,因此要體會文中作者對桂林山水的熱愛之情可能會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我會充分考慮采取適當?shù)慕虒W方法幫助學生感悟。

  三、說教學目標

  好的教學目標是一堂好課的風向標,具有靈魂和統(tǒng)帥作用。

  因此,基于教材和學情,我從課程標準中“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基本理念出發(fā),設(shè)計了以下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學會本課8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玩賞、無暇、波瀾壯闊、危峰兀立、連綿不斷”等詞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通過朗讀、理解、品味文中的精美佳句,掌握作者的語言表達特點,并能夠領(lǐng)略大自然的美景。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養(yǎng)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四、說教學重難點

  如果說教學目標是一堂好課的靈魂與統(tǒng)帥,那么教學重難點則是心臟,處于核心地位。

  基于以上對教材、學情的分析和教學目標的設(shè)立,我將理解漓江水“靜、清、綠”和桂林山“奇、秀、險”的特點,并掌握作者的如何運用語言文字寫出桂林山水的特點作為我的教學重點,將理解文章的重難點句子“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含義作為我本堂課的教學難點。

  五、說教法學法

  為了實現(xiàn)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教學中我主要采用品讀法、討論法、多媒體輔助法相結(jié)合展開我的教學。

  那么接下來我將著重介紹我的教學過程,這也是我本次說課最為核心的環(huán)節(jié)。

  六、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好的導入是教學通往最優(yōu)化境界的第一步,也是學生感悟知識情境的開始。

  為了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更好地獲取新知識。我將采取談話導入法,我會讓學生描述他印象最深刻的景色,進而引到有一位作家用筆記錄了他印象最深的美景,讓我們跟隨作者的腳步一起去領(lǐng)略一下。順勢導入新課《桂林山水》。

  (二)初步感知

  語文教學應(yīng)培養(yǎng)學生敢于閱讀、樂于閱讀、喜歡閱讀的習慣,而整體感知環(huán)節(jié)可以體現(xiàn)這一要求。本課伊始,將首先給五分鐘時間學生默讀課文,圈劃易錯易混生字詞,并指名寫在黑板展示區(qū)。

  接下來,以小組匯報的形式就展示區(qū)的生字詞從讀音、字義、字形三方面進行講解。

  通過這種形式的生字教學鍛煉了學生獨立識字能力,為之后的文本閱讀掃清了障礙。

  我將從指導誦讀入手引導學生初步感知課文。首先我會進行示范朗讀,有感情地進行朗讀。在學生聽和讀之前,我會給學生設(shè)置以下問題:概括課文主要從桂林美景的哪些方面進行描寫?問題的設(shè)置,完全將學生置于閱讀的主體地位。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有了一定的把握,為接下來深入研讀文本奠定良好基礎(chǔ)。

  (三)深入研讀

  深入研讀是深入的與作者對話、與文本對話,深入也是對學生思想情感的深入。

  為此,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我將用大屏幕展示出這樣幾個層層遞進、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問題放手給學生,學生以同桌探討,填寫表格的方式力求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文章中山和水有哪些特點呢?你能否找到原文中描寫這些特點的詞句?作者又是使用什么樣的表達方法來進行描寫的呢?(這些問題設(shè)置,能夠培養(yǎng)學生把握重要詞句以及歸納概括的能力,同時為后文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做下鋪墊)

  接下來是對課文更為細致的品讀,思考以下問題:如何理解文章的最后一句話“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及在文中所起的作用?通過小組相互交流以及教師的補充,學生能夠得出課文以“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詩句收尾,既畫龍點睛地概括全文,又與首句“甲天下”遙相呼應(yīng)。全文脈絡(luò)清晰,起承轉(zhuǎn)合,自然流暢,給人以美的享受。

  (四)鞏固提高

  鞏固是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知識內(nèi)化吸收的過程,也是拓展興趣的平臺。

  我將組織一個創(chuàng)編活動,學生自由組合,一位同學朗誦課文,另一位同學創(chuàng)編合適的歌舞,并給予點評和評選。在這個活動中,學生的積極性達到課堂的巔峰,也潛移默化提升了學生們對課文的內(nèi)化理解和吸收。

  (五)小結(jié)作業(yè)

  在語文教學中,小結(jié)作業(yè)的地位不可低估。首先,我將采用系統(tǒng)歸納與情感升華相結(jié)合的方式對本課重難點進行梳理,并烘托出情感主旨:大家要養(yǎng)成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并敢于出現(xiàn)走走,發(fā)現(xiàn)新鮮事物,感受祖國的魅力。

  課后作業(yè)是教與學的交匯點,是與課堂學習內(nèi)容的對話。我希望通過作業(yè)的布置,強化學生對本文的理解,并能夠?qū)崿F(xiàn)知識的遷移。

  基于此,我布置一個開放型的作業(yè),以語文興趣小組為單位創(chuàng)作一幅桂林美景圖,并配上相應(yīng)的小詩歌。通過布置這個小任務(wù),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擴充了學生知識面與生活技能,體現(xiàn)語文教學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的理念。

  我的整個教學過程遵循了語文教學由整體——部分——整體的教學思路,體現(xiàn)了在閱讀中思考,在思考中學習的理念。

《桂林山水》說課稿14

  教學目標:

  1、通過看圖、學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從而受到熱愛祖國錦繡河山的教育,陶冶愛美情趣。

  2、學習通過比較,概括事物特點的方法,并學習作者細致觀察和具體形象地描寫景物的方法,培養(yǎng)觀察、想象、理解、表達能力。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句。

  4.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1、理解第二、三自然段,了解漓江和桂林山水的特點。

  2、指導看圖,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和理解力。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教學方法:

  1、本課的教學思路是:先整體后部分再整體,也就是先“整體感知,直奔中心”,接著“部分深究,逐層滲透”,最后“再現(xiàn)整體,深化中心”。

  2、教給學生“從中心句入手”學課文的方法以及抓關(guān)鍵詞學句的方法。

  3、采用先扶后放,扶放結(jié)合的方法。第二節(jié)的教學由教師“扶”,第三節(jié)“放”手讓學生自學,教師進行點撥引導。在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的同時,要充分注意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啟發(fā)談話,導入新課。

  同學們都喜歡旅游,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去桂林,領(lǐng)略那里的山水。桂林,是我國廣西的一座美麗的城市,也是著名的游覽勝地。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游客前往參觀旅游。為什么呢?因為桂林山水素有“甲天下”的美稱。

  二、引導學生進入圖文描繪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之中

  播放錄像片,配以課文朗讀,欣賞圖片,圖文進行整體感知,然后讓學生談感受。

  三、課文是怎樣評價桂林山水的?

  找出來讀一讀,導入學習第一自然段?!凹滋煜隆笔鞘裁匆馑?(天下第一)既然桂林山水天下第一,那我們和作者一起蕩舟漓江,觀賞桂林山水。

  四、觀賞漓江的水(學習第二自然段)。

  1.觀察圖畫或錄像中的漓江水

  問:漓江的水與別處的水有什么不同,有哪些突出的特點?

  (可用圖畫、錄像等手段,展示波濤洶涌的大海,以幫助學生理解“波瀾壯闊”;展示風光旖旎的西湖,以幫助學生理解“水平如鏡”。)

  2.歸納漓江水的特點自讀課文,畫出漓江水的三個特點,想想課文是怎樣分別描寫的。

  (特點之一“靜”。課文用“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從感覺上突出了漓江水的“靜”。)

  (特點之二“清”。課文用“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從視覺上突出了漓江水的“清”。)

  (特點之三“綠”。課文用“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這一形象的比喻,從色彩和品質(zhì)上突出了漓江水的“綠”和“純”。翡翠:綠色的硬玉,有光澤。無瑕:沒有斑點,非常純凈。)

  3.體會最后一句。

  4.練習朗讀,讀出漓江水的靜、清、綠,讀出對漓江水的喜愛之。情。

  注意指導讀好“真靜啊”“真清啊”“真綠啊”。

  五、觀賞桂林的山(學習第三自然段)

  1.觀察圖畫或錄像中桂林的山

  問:桂林的山與別處的山有什么不同,有哪些顯著的特點?

  (可用圖畫、錄像等手段,展示泰山和香山,以幫助學生理解“峰巒雄偉”“紅葉似火”。)

  2.歸納桂林山的特點自讀課文,畫出體現(xiàn)桂林山特點的三個詞,想想課文是怎樣分別描寫這些特點的。

  (特點之一“奇”。課文從兩方面描寫。一是“拔地而起,各不相連”。一般的山脈逐漸高上去,且連綿不斷,桂林的山卻是從平地崛起,互不相連。二是“奇峰羅列,形態(tài)萬千”。羅列:排列。形態(tài)萬千:各有各的樣子。除了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教師還可補充介紹,有的像背著娃娃的婦女,有的像好斗的公雞,有的像下山的猛虎,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蓮花,有的像捧書而立的書童,有的像敞胸露肚的羅漢……使學生感到桂林的山真是形態(tài)萬千,目不暇接。)

  (特點之二“秀”。課文打了兩個比方“像翠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寫出“秀”的表現(xiàn):郁郁蔥蔥,色彩明麗。屏障:起遮擋作用的東西,本課指桂林一帶的山。)

  (特點之三“險”。課文用“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概括了這一特點,并用“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栽下來”的感覺,突出了桂林山的“險”。危峰兀立:即高峰聳立。怪石嶙峋:指奇形怪狀的石頭重重疊疊。)

  3.練習朗讀,讀出桂林山的奇、秀、險,讀出對桂林山的喜愛之情。(重點指導讀好“真奇啊“真秀啊“真險啊。)

  六、我們觀賞了漓江的水,觀賞了桂林的山,總的有什么感覺?作者又有什么感受?(學習第四自然段)

  1.看圖,啟發(fā)學生把山、水聯(lián)系起來讀感受

  2.看看作者有什么感受?

  (1)畫出感受最深的句子:“像是走進了連綿不斷的畫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2)理解“畫卷”“連綿不斷的畫卷”及“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3.練習朗讀第四自然段讀出蕩舟漓江,被桂林山水所陶醉的感情。

  七、作業(yè)

  1.朗讀課文 2.識記生字

  八、板書設(shè)計:

  靜

  水 清

  綠 舟行碧波上

  桂林山水甲天下

  奇 人在畫中游

  山 秀

  險

  第二課時

  一、指名讀課文

  二、自讀課文,思考以下問題,然后討論

  1.課文第二、三、四自然段的內(nèi)容和開頭的“桂林山水甲天下”有什么關(guān)系?

  (第一段總的說人們贊美“桂林山水甲天下”,引起我們對桂林山水的向往,急于閱讀下文。后三段講作者蕩舟漓江看到的景色。第二、三兩段分別描述漓江的水,桂林的山,使讀者對那里的山和水有深切的感受。第四段則將桂林的山和水聯(lián)系起來,使我們讀了在頭腦中形成連綿不斷的活動畫面,深深感到桂林山水的確是天下第一。)

  2.朗讀課文第四自然段,想象“這樣的山圍繞著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倒映著這樣的山”是怎樣一種景象,體會“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感覺,然后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三、識記生字,練習書寫

  漓:注意右半部的寫法。

  瀾:前鼻音。右邊“門”里面是“柬”。

  瑕:可與“假”進行比較。注意右上是“尺”。

  翡:上下結(jié)構(gòu),下邊是兩個“習”,整個字要寫緊湊。巒:前鼻音,與“瀾”比較讀音。與“戀”比較字形。筏:上下結(jié)構(gòu),右下不要丟撇。

  四、指導背誦

  1.在了解句與句關(guān)系的基礎(chǔ)上,一個自然段一個自然段地練習背誦。

  2.在了解自然段之間的關(guān)系及自然段與全文之間的關(guān)系的基礎(chǔ)上,練習背誦全文。

  五、完成“思考練習3”抄寫句子,注意分號的用法。

  要求:以標點為標志,看半句抄半句,不可看一個字詞寫一字詞;格式要正確,字跡要工整;想想分號的用法(長句子中有三個并列的分句,每個分句中已經(jīng)用了逗號,并列的分句之間要用分號。這樣,要以把一個個意思分得很清楚。)

  六、全班背誦課文

《桂林山水》說課稿15

  一、說教材

 ?。ㄒ唬?、教材分析

  《桂林山水》是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的課文。這篇課文抓住了桂林山水的特點,以優(yōu)美、簡練的語言,生動形象地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景,表達了作者對桂林風景的喜愛之情。作者以詩一般的語言,帶著讀者觀賞了風景秀麗的桂林山水。課文按照"總—分—總"的結(jié)構(gòu),先從"桂林山水甲天下"講起,既概括說明了桂林山水在祖國名勝中的地位,又交代了作者觀賞桂林山水的緣由。同時引起了我們對桂林山水的向往。然后,用對比的方法描述了漓江的水、桂林的山的突出特點。最后,把桂林的山和水聯(lián)系起來,作為一個完美的整體,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

 ?。ǘ?、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9個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蕩漾、無瑕、峰巒、游覽、駱駝、奇峰羅列、屏障。

  2.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感受課文的語言美,培養(yǎng)愛美的情趣。

  3.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點,具體形象地描寫景物的方法。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ㄈ?、教學重難點

  重點是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領(lǐng)悟和感受桂林山水的美。

  難點是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點,具體形象地描寫景物的方法。

 ?。ㄋ模⒄n時安排

  本課我將分成三個課時來完成,第一課時的主要任務(wù)是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學會生字,理解部分詞語和課文的意思。學習課文第一段。

  第二課時的主要任務(wù)是學習課文第二、三段,理解作者描寫桂林山水特點的具體寫作方法;真切地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激發(fā)熱愛祖國美麗山河的思想感情。

  第三課時的主要任務(wù)是總結(jié)課文,仿照2、3自然段句式寫景物。運用段落大意歸并法歸納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學會按提綱背誦課文。

  二、說教法

  1.直觀教學法:教學2、3自然段時,運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shè)情境,拉近學生與課文的距離,理解重點詞句。

  2.舉一反三法:第2、3自然段結(jié)構(gòu)相似、教學要求相同,運用舉一反三法,通過反復訓練,有利于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

  3.朗讀體會法:通過抑揚頓挫、聲情并茂的朗讀,幫助學生體會語言的優(yōu)美,感受作者對桂林山水的贊美之情,同時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語感訓練。

  三、說學法

  培養(yǎng)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讓學生運用"讀、找、品、誦"的方法學習課文。 把"讀中領(lǐng)悟,自主探究"貫穿于教學的始終,即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多層次、不同方式的朗讀訓練中理解課文內(nèi)容,領(lǐng)悟和感受桂林山水的特點,并通過自主探究,學習作者具體形象地描寫景物的方法。

  四、說教學程序

  (一)、設(shè)境激趣,觸發(fā)情感

  《桂林山水》風光片,讓學生聽課文朗讀,欣賞風光圖片。然后教師創(chuàng)設(shè)說話情境:讓學生先后用一個字、一個詞、一句話來說自己對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的感受。

  【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誘發(fā)學生對山、水的固有體驗,體味課文的節(jié)奏韻味,心通其情,意會其理,產(chǎn)生審美情感?!?/p>

 ?。ǘ?、自學引導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用文中的一句話說說桂林山水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文,在文中勾畫:

 ?。?)文中哪幾個自然段總寫山水?

 ?。?)文中哪幾個自然段寫山美?

 ?。?)文中哪個自然段寫水美?

 ?。ㄈ⑴e一反三學課文,品詞賞句悟感情。

  1.品讀第一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哪一句歸納了桂林山水的特點?

 ?。?)"桂林山水甲天下"是什么意思?

  2.精讀第二自然段,體會漓江的水的特點。

 ?。?)自由讀,思考:漓江的水有什么特點?

 ?。?)作者是怎樣描寫漓江的水的?運用了什么手法?

 ?。?)讀"漓江的水真綠啊,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

  作者把 比作 ,突出了 .

  (4)漓江的水與大海、西湖相比,有什么不同?

 ?。?)把你感受到的美讀出來。

  教師小結(jié):作者運用了對比、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把漓江水的靜、清、綠的特點描繪得非常生動、形象。

 ?。?)小結(jié)學法。剛才我們感受了漓江的秀麗風光,是通過什么方法學習的?

  討論后板書:讀——找——品——誦

  【讓學生自悟?qū)W法,使學法得到真正遷移,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p>

  3.用同樣的方法學習第三自然段,體會桂林的山的特點。

 ?。?)桂林的山有什么特點?

 ?。?)作者用什么方法寫桂林的山?

 ?。?)桂林的山與泰山、香山有什么不同?

 ?。?)把你感受到的美讀出來。

  【用"讀、找、品、誦"的學習方法,自學第三自然段。重點放在理解詞語的意思上。借助板畫老人山、駱駝山、巨象山,讓學生形象地感受桂林山的奇的特點。指導學生有表情地朗讀,加深學生對桂林山的美的感受和熱愛。】

  4.學習第四自然段。

 ?。?)自由讀第四自然段。

 ?。?)畫出比喻句,文中的"畫卷"是怎樣的?

 ?。?)"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是一幅什么樣的畫面?

  【以讀代講,讓學生劃出描繪整幅畫卷的詞語,想象整幅畫卷的形象。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意境?!?/p>

 ?。ㄋ模⒈荣惱首x自己喜歡的段落。

  這篇課文語言優(yōu)美,描述生動、形象,有利于朗讀訓練。再次創(chuàng)設(shè)情境,指導學生朗讀全文,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

 ?。ㄎ澹?、練習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通過自由背、同桌互背、指名背、分組背等多種形式,達到背誦的目的。

 ?。⑼卣寡由?/p>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欣賞了桂林山水的美麗景色,也學習了作者抓住景物特點,具體形象的描寫景物的方法。請同學們寫一段話介紹一處景物,注意寫出景物的特點。

  【讓學生走向生活,把學習語言文字與發(fā)現(xiàn)美、鑒賞美、創(chuàng)造美的過程融為一體?!?/p>

  五、說板書設(shè)計

  桂林山水

  總述: 甲天下

  水:靜、清、綠

  分述:

  山:奇、秀、險

  總結(jié): 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這堂課的板書設(shè)計,既概括了本課的主要內(nèi)容,又體現(xiàn)了景物的特點,直觀形象,條理清晰?!?/p>

【《桂林山水》說課稿】相關(guān)文章:

1.《桂林山水》說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