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的密度說課稿

時間:2022-06-29 17:40:14 說課稿
  • 物質的量教學設計 推薦度:
  • 醫(yī)院物質采購計劃 推薦度:
  • 《秋天》說課稿 推薦度:
  • 《海燕》說課稿 推薦度:
  • 說課稿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物質的密度說課稿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時常會需要準備好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什么樣的說課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物質的密度說課稿,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物質的密度說課稿

物質的密度說課稿1

  一、教材分析

  密度這一節(jié)不僅是本章的一個重點也是整個初中物理的重要基礎知識。它是在已有知識質量和體積的基礎上運用比值定義法建立的概念。也為運用比值定義法建立的物理量打下了基礎。密度在力學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二、目標分析:

  1、知識與技能目標:

  通過探究認識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成正比,比值一定;不同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不同。知道密度的定義,公式和單位,理解密度的物理意義,會查密度表。記住水的密度。

  2、過程與方法目標:

  在探究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引入密度概念的過程中,體會利用比值不變反映的數量關系來定義物理量的方法。

  3、情感與價值目標:

  在生活中有應用密度知識的意識,感受物理知識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價值。

  三、教學重點:

  1、探究物質質量與體積的關系;

  2、密度概念的理解

  教學難點:是利用“比值”定義密度概念,理解“密度是物質本身一種性質”。

  四、教學準備:

  天平和砝碼三套、邊長為1CM的正方體木塊、鐵塊、鋁塊各一個,10m、20m、30m的正方體木塊。

 ?。ǘW情分析

  初二學生現階段能力發(fā)展水平不平衡,形象思維能力較強,邏輯思維能力發(fā)展水平不高,學生已有“物體體積越大,質量越大”生活經驗,已初步掌握了測量固體、液體質量的方法,同時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欲望比較強,樂于參與實驗,但是學生語言表達能力還有欠缺,在本課密度概念教學時,將通過實驗、討論、辨析和訓練,強化學生對密度概念的理解

 ?。ㄈ┙谭?、學法

  教法:實驗法、講解法等

  學法:合作探究法、歸納法等

 ?。ㄋ模┙虒W過程程設計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達到已定的教學目標,我設計了以下四個環(huán)節(jié)。第一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情景,新課引入。第二環(huán)節(jié):實驗探究,解決問題。第三環(huán)節(jié):新知學習。第四環(huán)節(jié):課堂小結。

  第一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情景,新課引入

  〖師〗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質量的概念,下面我們看一個問題。

  【圖片1】如何鑒別兩個貌似相同而實質不同的物質呢?是銀制品還是不銹鋼?

  【圖片2】是金條還是鍍金銅條?

  【故事1】20xx年,家住紅旗村的何家貴老人和老伴被兩個上門的騙子騙走20xx元血汗錢,換到手的只有一塊一文不值的破鐵塊!據何老漢介紹,幾天前來了兩個中年人,自稱是上海來的地質隊員,判斷這里肯定埋藏了稀世寶物。兩個人隨即掏出了工作證、身份證等證件給何老漢“檢查”,之后又神神秘秘地拿出了一個據說是探測器的黑盒子,在何老漢的陪同下上了老漢后院的小山坡上,果然挖出了一塊亮閃閃的“金塊”,說這是清朝的文物,價值15萬元,不如大家各自分5萬元算了。最后兩人哄得老兩口拿出了20xx元錢。臨走時,兩人留下一張欠條,一再表示他們會盡快趕回來拿錢贖寶,并叮囑老兩口“千萬不要走漏風聲,以防壞人來偷”。到了晚上,何老漢兩口子越想越不對勁,拿著金塊到鄉(xiāng)里的派出所報案,據民警介紹,這寶貝應該是鐵一類的金屬,僅僅鍍了一層銅粉而已。

  【問題】為什么這些人會被騙呢?單靠測物體的質量能不能將其辨別出來?如何揭穿這些騙人的把戲?

 ?。ㄎ锢韽纳钪衼?,又回到生活中去,與生活實際緊密聯系,從學生已有的一些生活經驗提出問題,并鼓勵學生大膽推測、猜想和假設。)

  【圖片3】同體積的圓柱體,質量不同。

  【圖片4】比較相同體積物體的質量。

  【問題提出】

  1、不同種物質,它的質量和體積有什么關系?

  2、對于同一種物質,它的質量和體積有什么關系?

  【播放視頻】量筒、量杯的使用方法。

  【實驗】:

  1、出示天平、砝碼三套和正方體木塊、鐵塊、鋁塊各一個,請學生利用天平稱出三種物質的質量。并請學生測出這三個物體的體積。

 ?。ㄔO計意圖:1、鞏固天平的使用方法;2、知道這三個物體的體積相同)

  2、引導學生根據測量結果分析得出:體積相同的不同物體,它們的質量是不相同的。再出示體積為10m、20m、30m的正方體木塊,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啟發(fā):同種物質構成的物體分成兩半,體積分成兩半,物質的量也分成兩半;如果體積增大到原來的2倍,質量也會增加到原來的2倍嗎?)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成正比嗎?

 ?。ㄔO計意圖:鼓勵學生大膽提出問題,由此激發(fā)學生的疑問和探究的欲望。)

  第二環(huán)節(jié):實驗探究,解決問題

  《新課標》指出:注重科學探究,提倡教學方式多樣化。要把科學探究的學習和科學內容的學習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以學生為主體,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1、引導學生進行猜想,并說出探究的下一步。

  2、設計實驗:教師提供實驗器材,引導學生討論交流,設計實驗步驟。

  3、實驗驗證:請三名學生合作實驗進行探究,其余同學觀察思考,及時提出實驗中不足和需要注意事項,教師加以指導。同時請其余學生根據實驗數據,在教材坐標圖上描點。

 ?。ㄔO計意圖:讓所有學生都參與其中,并知道根據實驗數據畫出的圖像時正比例函數圖像即可。并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團結合作關系)

  4、歸納分析、得出結論:根據實驗數據,學生自行討論交流,匯報,教師指導下得出結論:同種物質的質量和體積成正比,比值是一定的。

  (設計意圖:歸納分析得出結論是中考能力題中最難的部分,平時多加強練習,逐步提高學生的歸納分析能力)

  第三環(huán)節(jié):新知學習

  葉圣陶說過“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予,而在相機誘導”。

  1、在兩次實驗結論的基礎上,教師就能很自然的引導學生得出:同種物質的質量和體積成正比,比值是一定的。體積相同的不同物質它們的質量是不一樣的。也就是說,不同的物質它們的質量和體積的比值是不同的。這個比值的不同就是每一種物質所特有的性質,我們把這種性質用一個新的名詞來表示:那就是密度。此處由教師講解引出。(板書課題——物質的密度)

  2、接著教師引導學生從性質上運用比值定義法推導出密度的定義,然后教師舉例子幫助學生理解,例如:一杯水倒出一半,剩下水的密度怎樣變化?

  3、教師再根據密度的定義引導得出密度公式:ρ=m/v及引導學生寫出變形公式:m=ρv和v=m/ρ

  4、引導學生學習符號的意義及單位。單位換算:1g/m=1×103Kg/m

  5、讓學生自己在密度表中找出一些常見物質的密度。比如:冰、蠟、銅、鐵、煤油、酒精、水等物質的密度。并根據密度的定義引導學生理解密度的物理意義,比如水的密度1.0×103Kg/m的意義是:1m的水的質量是1.0×103千克。在說意義時著重強調:“某種物質”和“質量的單位”,學生很容易把后面的質量單位說成密度單位。并要求學生牢記水的密度,在做題時作為已知條件應用。

  6、【一些物質的密度】

  找出最大密度的物質?最小密度的物質?同種物質,狀態(tài)變了,其密度變了嗎?

  7、密度的應用

 ?。?)、密度公式的變形:求質量m=ρV;求體積v =m/ρ。

  (2)、看課本例題,然后呼應前面的引題。

 ?。?)、視頻播放:不同密度物質的應用。

  8、【想想議議】一卷細銅絲,如何方便快速地知道它的長度?需要什么器材?如何測量?如何計算?

 ?。ㄔO計意圖: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在自主探究的基礎上,教師與學生共同學習,使學生的知識結構更加清晰、穩(wěn)定和完善。)

  第四環(huán)節(jié):課堂小結

  總結:在實驗探究時大家應該注意什么?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

 ?。ㄔO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敢于質疑,積極思考,回顧總結)

  自我評價: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實驗探究引導他們學習新知,盡量讓學生自主的去探索發(fā)現,親身經歷從感知到抽象,由抽象到生活的具體過程,讓他們充分體驗物理與生活的聯系,感受學習物理的樂趣。

  板書設計:

  密度

  1、密度定義:

  2、密度的公式:

  單位:

  換算關系:

  3、密度的物理意義:

  4、密度的應用:

物質的密度說課稿2

  各位專家、領導,下午好!我說課的題目是《測量物質的密度》,下面我從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作業(yè)布置六個方面來說這節(jié)課。

  一、說教材

  1.說課內容

  本節(jié)課的內容是新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六章第三節(jié)內容。

  2.教材分析

  這是一節(jié)測量型實驗課,是對天平、量筒密度等知識的綜合運用,通過這節(jié)課的探究活動,讓學生進一步熟悉和掌握天平和量筒的正確使用,并能夠通過對密度公式的理解,使學生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的完成實驗。

  3.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1)進一步熟悉和掌握天平和量筒的使用;

 ?。?)知道測密度的原理,能合理設計出實驗步驟;

  過程目標:通過實驗探究,經歷探究過程,并學會利用物理公式間接測量物理量的科學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

  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嚴謹的、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4、教學重點: 測量不規(guī)則的固體和液體的密度。

  5、教學難點:由實驗原理設計出實驗步驟、實驗記錄表格再到記錄數據得出結果是本節(jié)的難點。我采用小組合作交流突破此難點。

  二、說教法

  為了讓學生能順利地測出物質的密度,由于教材中又沒有明確的實驗步驟及實驗記錄表格,這就需要學生先討論如何設計實驗步驟及實驗記錄表格,然后自己動手操作測出實驗結果。因此本節(jié)課我采用了討論與實驗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三、說學法

  對于剛剛接觸密度這個概念的初中生來說,對密度這個概念的理解并不透徹,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再給學生補充必要的學習方法。從而引導學生順利完成實驗,并達到提高學生的探究的能力。

  四、說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一、 創(chuàng)設情景

  1、復習密度公式引出新課《測量物質的密度》并板書課題

  2、教師出示一個正方體銅塊,要測量這個銅塊的密度,需要測量哪些量?怎樣測量?

  3、出示任意形狀的小石塊和裝在燒杯中的鹽水,還能否用刻度尺來測小石塊和鹽水的體積呢?引出量筒的使用。

  教學環(huán)節(jié)二、 量筒的使用

  教師展示:量筒,學生觀察:量筒

  1.師生共同討論量筒的單位、量程、分度值、讀數時注意問題及用途。特別強調1ml=1cm3

  然后讓學生動手往量筒內倒水,練習讀數

  2.學生討論并口頭回答:用量筒測石塊的體積的方法。

  教師稍后板書:不規(guī)則固體的體積(排水法) V=V2-V1

  教學環(huán)節(jié)三、 測量小石塊的密度

  1、 設計實驗方案

  首先學生分組設計實驗方案,然后各組間交流所設計的實驗方案。根據交流結果歸納實驗步驟:

 ?。?)調節(jié)天平測出小石塊質量m;

  (2)在量筒中倒入適量的水,讀出水面到達的刻度V1

  (3)用細線拴住小石塊,慢慢浸沒到水中,讀出水面上升到的刻度V2

 ?。?)計算石塊密度ρ=m/(V2-V1)

  最后老師提問:為什么先測質量,后測體積?讓同學們從減小誤差方面進行思考。

  2、設計記錄表格

  操作過程中的數據,需要專門的表格來記錄,下面根據我們的需要設計一個記錄數據的表格。教師巡視并提示實驗時應記錄:實驗中直接測量的物理量,中間計算量,最終計算量三方面的數據。最后讓學生展示自己設計的實驗記錄表格,并糾正設計中的不足。

  3.分組實驗

  學生小組合作完成實驗。老師強調小組分工,有操作的,有記錄的,并巡視指導。

  4、教師請各小組匯報實驗結果,分析產生誤差的原因。

  教學環(huán)節(jié)四 、測量鹽水的密度

  設計實驗方案

  考慮到設計該實驗方案比較難,學生不易想到,我設計了一個問題讓學生討論最佳實驗方案。

  設計問題:(播放課件)

  在“用天平和量筒測鹽水密度”的實驗中,甲乙兩同學各提出了一套方案.

  甲方案:先用天平測出空燒杯的質量,然后在燒杯中裝入一些鹽水,測出它們的總質量,再將鹽水倒入量筒中測出鹽水的體積.

  乙方案:先用天平測出燒杯和鹽水的總質量,然后將鹽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測出鹽水體積,再測出余下的鹽水和燒杯的質量.

  學生交流,回答你覺得誰的方案更好?請說明原因。小組討論交流,引導學生如何使實驗誤差更小討論確定最佳方案。

  2設計實驗記錄表格。教師巡視指導,之后讓學生匯報。

  3.分組實驗

  學生小組合作完成實驗,教師巡視指導。

  4、展示實驗結果。給予適當評價。根據實驗結果,分析產生誤差的原因。

  教學環(huán)節(jié)五、課堂小結,暢談收獲

  五、板書設計:

  測量物質的密度

  1、實驗原理:ρ=m/v

  2、量筒的使用

  不規(guī)則固體的體積(排水法): V=V2-V1

  3.測量小石塊的密度。

  m, v1, V2

  4、測量鹽水的密度。

  m1 , v , m2

  六、布置作業(yè)。

  為了使學生對測量固體密度更全面更系統(tǒng)的掌握,我設計了這樣一道題:蠟塊不能沉入水中,還能用天平和量筒測出蠟塊的密度嗎?想想有什么好辦法?

  七、結束語

  以上是我對《測量物質的密度》這節(jié)教材的認識和對這堂課的整體設計,由于本人水平有限,上面過程肯定有許多缺點和漏洞,希望各位專家多多批評指正,謝謝!

物質的密度說課稿3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地位和作用

  密度是初二物理第六章第三節(jié)的內容,也是本章的重點內容。 密度是一個應用十分廣泛的物理概念,也是今后學習液體內部壓強、大氣壓強、阿基米德原理和物體浮沉條件的必要基礎.通過本節(jié)教學應使學生掌握密度的概念;會查密度表;知道水的密度.讓學生掌握密度的概念是本節(jié)教學的重點.理解“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是本節(jié)的教學難點.現行教材一般都是通過實驗引入密度的概念,再介紹密度的公式和單位.因此,做好實驗是本節(jié)教學的關鍵.

  2、 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

  理解密度的物理意義。

  知道密度的公式,能用公式進行計算。能用密度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知道密度單位的寫法、讀法及換算。

  2.過程與方法

  通過經歷密度概念的建立過程,學習建立科學概念的思維方法。

  熟悉量筒的使用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密度反映的是物質本身所具有的特性。通過探究活動,使學生對物質屬性的認識有新的拓展。

  通過量筒、天平使用的技能訓練,培養(yǎng)學生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與協作精神。

  3、 教學重點

  本節(jié)的重點是理解密度的物理意義。知道密度的公式,能用公式進行計算。

  4、 教學難點

  本節(jié)的難點是學生對“密度是物質本身所具有的特性”的認識,以及密度單位的寫法、讀法及換算。

  二、學情分析

  1、學生的前期知識

  這是學生第一次接觸一個重要的物理性質。密度本身有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學生一下子“蒙”的感覺,教師引導從學生對生活常識的感性認識,用實驗、分析的方法建立密度概念,認識用比值定義密度的方法。

  2、 學生的學習興趣

  初二學生的學習興趣表現的有些狹隘—僅限于一般的、直接的水平上。他們只滿足于新奇的實驗現象,希望看到鮮明、生動、不平常的實驗現象,并未產生探索這些實驗原因的需要,有的學生只對實驗的操作感興趣,卻忽略了對現象本質的認識,因此教學中要充分發(fā)揮實驗的教學功能,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

  三、教法和學法確定

  采用實驗探究的方法來形成科學的概念,在教學設計中充分強調教學中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活動性。這樣激發(fā)學生探索的興趣和熱情,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能力,提高科學素質。

  四、教學程序設計

  1、 新課引入

  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怎樣區(qū)分表面相同顏色相同的鐵塊和塑料塊?或把鐵塊和鋁塊用紙包住。

  學生交流討論,老師總結,

  2、新課教學

  學生多數認為可以通過用手掂的方法,也就是稱質量,也就是說學生沒有考慮體積對質量的影響,那么我們這樣反問,一大堆塑料比一小堆鐵的質量小嗎?這樣就會引起學生注意到質量與體積之間存在一定的關系,體會到只有相同體積的兩個物體才可以比較質量的大小。引導學生去考慮物體的質量和體積存在著一定關系,進而想探究一下同種物質的質量和體積有什么關系?不同種物質的質量和體積有什么關系?要探究需要我們做什么?我們都知道做實驗,怎樣去設計實驗,引導學生去討論,得出實驗器材和實驗方法,我們可以分別選取三個大小不同的鐵塊和銅塊,分別稱出他們的質量,測出各自的體積,記下數據,算出質量與體積的比值,方法確定之后再做實驗。實驗過程要把數據計下來,然后分析數據,得出結論:同種物質組成的物體,質量與體積的比值是一定的,不同物質的物體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一般是不同的。而質量與體積的比值叫做單位體積的質量,同種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是相同的,不同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一般是不同的,所以,單位體積的質量反映了物質的特性。我們把物質的這種特性叫做物質的密度。由此得出密度的概念,單位體積某種物質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公式:密度=質量/體積ρ=m/v公式得出密度的單位kg/m3和g/cm3,由水的密度進行單位換算。接著解釋水的密度含義:一立方米水的質量是1×103 千克。重點是學生對密度概念的理解,一桶水的密度和一滴水的密度是一樣的,一根蠟燭和半根蠟燭的密度是一樣的。讓學生體會同種物質密度相同,不同物質密度一般不同。

  3、 鞏固練習:練習的設計一要鞏固密度概念,二是要強化水的密度及含義,三,通過選擇題的設計,讓學生能選擇出哪種物質的密度沒有發(fā)生變化。

  4. 布置作業(yè):作業(yè)的設計除了基本概念換算題目以外,可以通過表格的方式,讓學生通過實驗數據寫結論,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板書設計

  密度:單位體積某種物質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

  公式:密度ρ=m/V。

  水的密度是1×103 kg/m3 ,它表示的物理意義是:一立方米水的質量是1×103 千克

物質的密度說課稿4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本節(jié)是滬粵版教材八年級物理上冊的第四章第3節(jié),是力學的基礎部分,與前幾章的“簡單現象”相比,知識的講述深入了一步,本節(jié)既是質量的深化和延伸,又是對物質世界認識的進一步探索,同時也為九年級的液體壓強、阿基米德原理以及浮沉條件的學習奠定基礎。

  教材由三個段標組成,即物體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密度的公式和密度單位、密度知識的應用。教材首先由“鐵塊的質量比木塊大”的問題的爭論開始,用一個完整的科學探究過程來認識物質密度這一特性,內容豐富;對于密度公式和單位的認識,教材讓學生通過閱讀課文以及查看常見的固體、液體、氣體的密度表等活動方 式,來自己得出密度公式和密度單位;對于密度知識的應用,教材通過三條途徑來展開的:一是根據密度的大小比較,來鑒別物質、發(fā)現物質;二是通過密度公式變 形測算出物體的質量;三是通過密度公式變形測算出物體的體積。

  2.教學目標

 ?、胖R與技能:通過實驗探究理解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是物質自身一種特性。知道密度單位、含義及寫法讀法,會進行不同密度單位之間的換算。了解常見物體的密度大小。知道水的密度大小。初步運用密度公式進行物質密度的簡單計算。

 ?、七^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觀察、實驗和比較方法,認識到某中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是物質本身的'一種特性。進一步體會比值定義法在密度概念建立過程的應用。

 ?、乔楦袘B(tài)度目標:用實驗探究引起學生對密度知識的直覺興趣,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密度是物質本身特性的討論,對生活中有關密度的知識或現象產生關注。

  3.教學重點、難點、關鍵點

  重 點:密度概念的理解。

  o 難 點:密度概念的建立。

  o 關鍵點:通過組織好實驗探究建立密度的概念是本節(jié)的關鍵點。

  二、學情分析

  初二學生現階段能力發(fā)展水平不平衡,形象思維能力較強,邏輯思維能力發(fā)展水平不高,學生已有“物體體積越大,質量越大”生活經驗,已初步掌握了測量固體、 液體質量的方法,同時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比較強,樂于參與實驗,但是學生語言表達能力還有欠缺,在本課密度概念教學時,將通過實驗、討論、辨析和訓 練,強化學生對密度概念的理解。

  三、教學方法

  由于本節(jié)是概念教學,物理概念的建立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生活經驗,避免密度把密度概念直接灌輸和強加給學生,依據建構主義的學習理論和教學心理學原 理,在密度概念教學過程中,應通過形象化的實驗,充分發(fā)揮學生主動探究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在合作探究、小組討論的過程中自主建構密度概念,教師僅僅是學生 概念學習的引導者、促進者和幫助者。為此,本節(jié)課采用“科學探究小組合作”教學模式。

  由于本節(jié)屬于概念教學,學生由于日常生活的經驗積累了一些與質量、體積有關的感性認識,但由于初二學生的感性認識和抽象思維能力不足,其中有些經驗的形成 是片面或錯誤的,這會干擾正確概念的形成。因此,要教學中要注意設法排除前概念(即思維慣性)的干擾,本課主要采用“實驗探究,小組討論”的教學方法。

  學法指導:指導學生會利用比較、類比以及“比值”定義物理量的方法,正確建立密度的概念。

  四、說教學過程設計

 ?、逡胄抡n

  列舉同種物質的物體之間質量大小的比較,如一根鐵釘和一個鐵塊,比較其質量大小,依據是什么?列舉不同種物質的物體之間的質量比較,取一個大木塊和一個小 鐵塊,比較其質量大小,如何比?通過教師引導,學生討論,使學生認識到:相同體積的不同物質,質量一般是不相等的。從而導入新課課題“探究物質的密度”。

 ?、嫘抡n教學

  1、物體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

  ⑴提出問題

  提出問題:同種物質,它的質量與體積之間有什么關系?不同種物質,它的質量與體積之間又有什么關系?

 ?、撇孪肱c假設

  鼓勵學生對上面的討論進行大膽的猜想與假設,學生的猜想是多種多樣的,千奇百怪的,有些甚至是離譜的,教師要充分給予肯定,并進行適當引導,得出有用的結論。

 ?、侵贫ㄓ媱澟c設計實驗

  為了研究物體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實驗設計的思路如下:

 ?、胚x擇研究對象:取木塊、鐵塊作為研究對象;

 ?、七x擇器材:實驗中應該選擇哪些測量工具;

 ?、菍嶒炦^程安排:實驗的步驟有哪些?要收集哪些證據?怎樣收集?

 ?、葘嶒炘O計過程中要考慮到:物質的種類、質量多少、體積大小三個因素。

 ?、冗M行實驗與收集證據

  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分別用不同大小的木塊、鐵塊進行實驗。將實驗數據,通過處理,填寫在課本的表中。

  ⑸分析與論證

  組織學生圍繞實驗測得的數據進行分組討論,看看能得出什么規(guī)律?

  通過討論,引導學生得出:木塊的質量和體積的比值是一定的,木塊體積增大幾倍,它的質量就增大幾倍,即同種物質組成的物體的質量與體積成正比;鐵塊也存在同樣的結果。

  進一步引導學生分析數據發(fā)現:木塊和鐵塊質量與體積的比值是不同的。

  由于學生不容易想到物質質量與體積的比值就是單位體積的質量,教師可以適時補充:質量與體積的比值等于物體單位體積的質量。從而讓學生真正體驗和發(fā)現:不 同種類的物質質量與體積的比值確實不同,這反映了物質的一種特性。從而得出物理量“密度”的概念:物理學中,將某種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 度。

 ?、试u估:

  “鐵塊質量比木塊質量大”這句話應該怎樣說才科學?

  2、密度公式與密度單位

 ?、艑τ诿芏裙胶蛦挝坏恼J識,教師讓學生通過閱讀課文以及查看常見的固體、液體、氣體的密度表等活動方式,來自己得出密度公式和密度單位。

  ⑵要注意引導學生弄清公式的來源,會用數學形式表示密度的大小,了解各字母的代表的物理量。

  ⑶通過質量單位,體積單位的回憶,讓學生正確認識到密度國際單位是 kg/cm3,并讓學生知道密度其他單位g/cm3與其換算關系。

 ?、扔捎诿芏葐挝皇且粋€比較復雜的復合單位,因此對單位的換算、讀法、寫法以及含義,可以通過水的密度來學習讓學生體會清楚,從而將密度的定義具體化。

  ⑸教師可以多舉幾個常見物質的密度,讓學生練習和體會。(如銅、鐵、鋁等)

  ⑹為了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密度是物質本身的特性,強化對密度概念理解,進一步組織學生討論兩個問題:

 ?、僖煌八鸵坏嗡膫€密度大?

 ?、趯㈣F塊壓成鐵餅,鐵的密度變大還是變???

  通過討論,學生要認識到密度是物質本身的特性,與質量、體積和形狀無關。

  3、密度知識的應用。

  密度的公式屬于本節(jié)的重點,這是學生第一次接觸物理公式,要教會學生如何進行公式變形。根據公式變形,結合課本例題,引導學生利用密度公式進行密度的計算。要讓學生認識到利用密度公式可以計算物質密度的大小??梢宰寖蓚€學生到黑板上板演,其他學生做在練習本上。

  教師要引導其他學生對黑板上板演的例題,進行評價,從而歸納密度計算要注意兩個問題:一是正確選擇公式,書寫格式規(guī)范;二是單位換算正確,計算結果準確。

  ㈢自主歸納,評價小結

  引導學生進行本課知識的歸納,反思和回顧本課學到了什么。在知識歸納基礎上,進行學法小結,總結出本課利用了比較、“比值”定義的方法研究物理概念。

  針對本課內容進行分層次的反饋練習。教師進行巡視,收集問題,及時點評。

  以上是我對這節(jié)課的粗淺認識,整個設計過程一定有許多缺點和漏洞,希望各位專家給予批評和指正,謝謝!

物質的密度說課稿5

  各位領導、老師大家好!

  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初三物理復習專題《物質密度的測量》,這節(jié)內容我是按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來講述的。

  一、說教材

  1、說課內容

  本節(jié)課的內容是初三物理復習專題《物質密度的測量》。

  2、教材分析

  這是一節(jié)專題復習課,是對天平和量筒知識的綜合運用,通過對密度公式的理解使學生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的完成實驗。

  3、教學目標

 ?。?)進一步熟悉和掌握天平和量筒的使用;

 ?。?)知道一些測密度的原理,能合理設計出測量的步驟;

 ?。?)通過實驗探究、學習探究方法、經歷探究過程,并學會利用物理公式間接測量兩物理量的科學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

  4、教學重難點

  重點:靈活運用量筒或者結合其他物理知識來測量物體的密度;

  難點:利用公式ρ=m/V進行有關實驗去解決密度的實際問題。

  二、說教法

  為了讓學生能掌握并應用密度公式來解決物質密度測量的問題,需要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如何設計合理的實驗步驟,并簡要評價此實驗步驟。

  因此本節(jié)課我主要采用的教學方法是討論法。

  三、說學法

  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已經學過質量的測量,天平的使用,以及物質密度與物質質量和體積關系的基礎上進行的。對于初三學生來說,密度的知識是在初二上冊學習的,時隔一年,有所遺忘是難免的,作為復習專題,密度概念的再回顧必要的,然后才能從常規(guī)到特殊方法的測量逐步過渡,

  四、說過程

  1、引入新課

  從學生剛發(fā)的20xx年中考說明中的一道密度測量的預測題引入。提出如何用常規(guī)法測量物體密度的問題。

  2、進行新課

  常規(guī)法測物體密度

  即先用天平測出物體質量,然后用量筒測出物體體積,最后根據公式ρ=m/V,測出物質的的密度。

  對于溶于水的固體密度的測量方法,小組討論,得出自己的實驗步驟,其余小組討論該實驗步驟的優(yōu)缺性,并分析其對實驗結果會產生怎樣的誤差。(z制成飽和溶液后放入物體,或者用粉末法進行測量)。20xx年中考真題講解,引出吸水性物質密度測量的方法。

  密度小于水的固體密度的測量。優(yōu)化指導相關習題講解,引出對于這種物質的兩種測量方法——針壓法和助沉法。

  3、每一種物質測量方法的講解后都有對應得習題練習鞏固。

  4、課堂小結:常規(guī)法和對于特殊物體的密度測量方法以及用特殊方法來測量物體的密度。

  4、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我在設計時預想的學生反映應該不錯,因這是一堂復習課,即便是對學過知識有所遺忘,但是基礎在,稍加提醒應該就會喚醒,可是第一道題學生困難的反應,就在開始埋下了選題較難的印象,這是我上課之前沒有想到的。

  學生在討論方案時,各抒己見十分活躍,全身心投入到方案的討論之中,對學生這種探索精神,我十分感動,同時也給了他們展示的機會。但是因為題目的難度系數較大,密度測量方法之多,導致本節(jié)課沒有按計劃完成,學生的反應也差強人意。

  通過這節(jié)課,我認識到,構建知識應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要真正的鐵盒學生的學情和知識掌握程度,不能想當然的自我設計。只有適應學生實際情況的教學設計才能真正的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并增加其掌握程度和提升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

  五、板書設計

  1、常規(guī)法側物體密度

  2、特殊物體的密度測量

  3、物體密度的特殊測量方法(結合浮力、壓強等相關知識進行設計和測量)

  六、布置作業(yè)

  優(yōu)化指導上目睹測量的相關習題。以上就是我對這節(jié)內容的一些粗淺的認識,希望各位批評指正。

【物質的密度說課稿】相關文章:

1.物質的密度說課稿